APP下载

多媒体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2019-12-18王红

魅力中国 2019年27期
关键词:禾苗语言表达词汇

王红

(鹤岗市教育红星幼儿园,黑龙江 鹤岗 154100)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方便、简单、形象的教学工具,受到广大教师、幼儿的欢迎,多媒体教学有动静结合、图文并茂、易于理解等特点。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给故事插入动画,儿歌配上声音,视听两者相结合起来,为整个教学活动营造绘声绘色的氛围,多方面刺激幼儿的视觉和听觉。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幼儿阶段正是形成表象的时期,幼儿在特定的情境下,获取大量的生动有趣的表象,促使幼儿具体表象思维的发展。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语言符号、思维训练来帮助幼儿了解故事、感受作者表达的涵义,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抓关键期等教学方法,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一、创设情境,发展能力

词是语言符号中的基本单位,要想达到在教学中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目标,首要的措施是扩大幼儿的词汇量,在正确的运用词汇的基础,熟练的应用于生活当中。因此,教师需要对幼儿的词汇进行训练,帮助其掌握。

(一)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掌握词汇

对于课本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发展幼儿观察能力的同时训练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多媒体展示操场放风筝的游戏情境,天空中放飞着五颜六色的风筝,教师追问最大的那个是什么风筝呢?有的幼儿说是燕子,有的说蜻蜓,有的说蝴蝶,我只着告诉学生这是燕子风筝。然后让幼儿用自己头脑中的词汇对小燕子去进行描绘,课堂上一片叽叽喳喳,讨论的不可开交,有的说燕子的尾巴似剪刀,有的说似柳叶,还有的说燕子飞过来,春天就来了,有的说燕子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帮忙除害虫。最后,根据孩子们的讨论,进行了简要的总结。燕子风筝在天空中自由的我飞来飞去,尾巴似剪刀又似柳叶……

(二)在自然情境中积累词汇

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情境,在寻找大自然的同时,积累词汇,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堂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观察教师出示的图,教师阐述故事情节,幼儿听的津津有味,通过灌输的方式,学生接受到了故事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整个过程幼儿并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发展能力。新课程倡导的多媒体教学中,首先呈现动态图片背景,插入声音:花儿开了,小草绿了,青蛙妈妈在池塘中游来游去,产下了数不清的黑色圆卵,当视频中出现呱呱的蛙叫声时,幼儿的兴趣就被吸引住了。我按顺序有条不紊的呈现画面时,孩子们的兴趣也都跟着过来了,他们又好奇又兴奋,拍着小手掌说:“青蛙妈妈终于产下了小蝌蚪”,在这样的情境下,教师了追问让幼儿去观察发现青蛙妈妈产卵是在什么地方,哪个季节,产下的卵宝宝有什么特点等等。通过多媒体展示绝美绝伦的画面,为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铺路石,孩子们在一次次动口表达的环节中能力得到了发展。

二、培养审美情趣

新课程提倡幼儿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从小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捷径之一。教师课堂上应用多媒体展示美好的自然或者生活情境,让幼儿去感受到来源于生活,教师发挥引导者的角色,启发幼儿,幼儿观察教师的语言进而发展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展示秋天丰收的视频:“秋天到了,晴朗天空下的田园里,禾苗妈妈的孩子都在秋风中欢快的跳跃,禾苗妈妈非常高兴,小宝宝躺在妈妈的怀里,妈妈哼着动听的摇篮曲!”教师追问,孩子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心目中秋天田园的景象,有孩子说:“秋天的风轻轻的吹,麦穗在风中摇曳,禾苗妈妈的摇篮时高时低,孩子醒了,跟禾苗妈妈一起和着风声唱起了欢快的歌曲,非常好听。”还有得孩子说:“秋天的禾苗妈妈褪去夏装都穿上了金黄色的新衣服,它们非常的开心,风儿为它们歌唱,它们在田野了欢快的跳舞,太阳公公也特别的温柔,旁边的小溪也加入了这个歌曲中,哗啦啦哗啦啦……”幼儿通过头脑中表象对秋天的认识,经过班杜拉模仿学习的注意-保持-复制等三个步骤,获得了新的秋天景象及语言词汇。说一说环节,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在故事的结尾可以让孩子们自行想象故事的结尾,或者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果他是主人公,会怎么做,发挥幼儿的想象,教师正确引导,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三、结语

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展示幼儿身边熟悉的景象,也可以展示幼儿没有看过的画面,与现实连接的同时对未来美好世界充满憧憬,激发幼儿语言表达兴趣,提高积极性,引发思考。

猜你喜欢

禾苗语言表达词汇
试析大班幼儿阅读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禾苗上的露珠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