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海寺壁画中的沥粉贴金应用解析

2019-12-18赵小棵

魅力中国 2019年24期
关键词:贴金金箔法海

赵小棵

(湖北美术学院壁画系地区,湖北 武汉 430200)

沥粉贴金是两种技法的结合,沥是指液体的点滴,粉是指用粉调制成液体,将其一滴一滴的滴落在物面上。有时用特制的工具把沥的点滴加长,形成一种有规律的,人为的线,这种方法术语称之为“沥粉”。贴金是一种传统、特殊的工艺,在现代包金工艺还没有诞生时,贴金与包金是同一意思,它是将很薄的金箔包贴在器物外表,起保护、装饰作用。据宋代李仲明《营造法式》书中所记,沥粉的制作工艺是:“用土粉为基料,砸碎.细研.过筛.加胶水搅拌成均匀的粥状,然后装入特制的“粉囊”(用猪膀胱制成),通过“粉尖”(用铜毛笔帽磨去尖头而成)挤出如笔勾线一样的画面。待沥粉干后,用石黄加胶水在沥粉线上刷一遍底色,再上胶贴金。古代画工对作画材料的制作和使用都相当严谨。

接下来分享我自己在临摹和创造中使用“沥粉贴金”的方法、步骤。沥粉贴金以前的工艺流程大致是:先高温把沥青化开,之后往里面撒带光泽的牡蛎粉,调粘成团,放在特殊的器皿中,一面挤,一面贴出项链手环等形状。干透以后刷上金焦油,一层层贴上金箔。两个工艺的合成就叫沥粉贴金。一、倒出适量的蛤粉(牡蛎或蛤蜊壳为原料制成)及动物胶(常见有鹿胶、明胶、兔皮胶等)二、慢慢把胶倒进碟中与蛤粉混合,根据蛤粉多少来定胶的分量。三、用手指揉合均匀,必须保证蛤粉和胶融合在一起。四、把调好的蛤粉搓成小汤圆状,然后反复在碟子上摔打,以不粘手状态最佳。五、蛤粉球弄好之后加上清水润开,用毛笔沾上。六、用毛笔或粉囊(可以用裱花嘴代替)画在想凸突成线的地方。实践证明毛笔可以代替粉囊操作沥粉。七、待沥粉干透后,就到金箔(赤金反复捶打制作而成)粉墨登场了。金箔非常柔软轻薄,风一吹或手指一碰即皱即破,所以必须在一个无风环境里进行操作,甚至连呼吸也要注意,以免破损。八、用竹夹把金箔纸轻轻平夹起,放在已涂胶的沥粉线上,时间要把握好。九、等金箔和沥粉充分粘贴、干透,要用棉花球顺序按擦一遍。用羊毛排笔轻轻扫掉多余金箔有的还用玉或玛瑙压实令光,贴金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沥粉时候,一只手握住粉兜,一只手把握兜嘴的走向,讲究粗细均匀稳定,尽量避免断断续续粗细不均以及扭曲不平滑。如果出现失误可以抹平重来。如果遇到比较长线条需要分几段完成,但是需要处理好每段的衔接。贴金工艺也是需要稳定性,几乎没有单独出现过案例。金箔在当时是需要纯金加少量合金融化打制压成。金是有极强的化学稳定性和耐腐蚀性,以及很强的延展性,殷墟出土的金箔检验,测其厚度,仅有0.01±0.001毫米。贴金分为“线金”和“面金”之分。“线金”指的就是沥粉线上的贴金,“面金”指的是在一个沥粉的范围内用金箔覆盖。

沥粉贴金技法最早出现在敦煌莫高窟263号窟北魏壁画中。学术界普遍认为沥粉贴金技术源于建筑彩绘中的漆绘。沥粉贴金技法更接近于漆画技法的堆漆技法,制造平面中的假浮雕效果。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棺表面就是堆漆技术制造的花纹,也有学者是以沥粉贴金理解,可见二者之间的渊源深厚联系分不开。

沥粉贴金在宗教壁画中运用最成熟也最经典,比如永乐宫壁画,法海寺壁画,毗卢寺壁画,开化寺壁画,华严寺壁画等等。这里具体谈谈关于法海寺壁画的沥粉贴金技法应用,因为法海寺壁画是几乎所有寺院壁画中运用这个技术最多也最精美的壁画。

这要从法海寺壁画在明代建立背景说起,当时的明朝初期需要宗教稳定民心,树立皇权权威,兴建寺庙平息战乱多年带来的混乱。所以兴建法海寺壁画是一项政治任务,皇家监制的项目往往不惜成本,用的是当时几乎最好的宫廷画师和工匠工艺,但是为皇家制作就得按照规制施工创作,所以构图和形制略显规矩死板,但是在画面可以完全体现皇家审美趣味富丽堂皇精致工细。

由于多年的民族间通婚贸易和征战,文化融合也表现在法海寺壁画中,他的粉本和山西朔州崇福寺壁画很接近,崇福寺院是晋北辽金寺院,也充满不少的沥粉贴金装饰。不排除他们用的是一个源头粉本,这里解释一下粉本,粉本就是壁画绘制前的人物设计线稿,所以很多壁画中的佛像千里之外竟然能够神貌甚至细节一样或者相似。画面中的一些装饰不属于汉族传统,比如《帝释梵天图》右侧形象多闻天王拿的是属于藏传佛塔的形象,比如一些神官的头饰和首饰也是藏传佛教才有的装饰。沥粉贴金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富丽堂皇有金属的质感,所以用于画面人物身上的发饰衣饰、盔甲、兵器、陈列物等等。容易出现在画面需要集中塑造和表现的人物身上,能够清晰的感觉出来壁画复杂繁多的人物关系中谁是画面的主角和高地位神祗。容易形成画面节奏,形成画面的视觉中心。

法海寺壁画突出了我国古代绘画继承传统与时代创新的艺术特色。在绘制技法上采用了传统的重彩设色和难度很高的立粉堆金技法。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运用了贴金、混金、描金、拔金等多种用金的装饰技法。这在国内壁画中是仅有的沥粉贴金重视线性的流畅和疏密表现,沥粉贴金虽然是一个技法但是他能够体现丰富的风格变化,传统中国绘画中的“十八描”最能体现线性的丰富变化起承转合。沥粉就是在继承传统绘画中墨线的基本之上的技法。所以行笔的快慢对线条的影响就是硬软分别,而沥粉贴金也是如此,像裱蛋糕一样挤出来,挤得快慢也能明显看出了有力和虚浮的感受。行笔的粗细有变化同样之于沥粉,挤得粗和细用于不同装饰才能适宜,比如头冠衣纹就要用到既快又细的沥粉,表现精致细软。香炉或者铠甲就要既要慢也要略粗,表现厚重强硬。沥粉虽说的突起的浮雕效果,也可以表现出来服饰的轻盈飘逸。《帝释梵天图》中的四天王像以及韦陀身上兵器上繁复的花纹和盔甲上层层叠叠密集的鳞甲,体现了宋代皇家画院体风格:工整反复细密精致。完全是整个壁画上最难沥粉贴金的地方之一。沥粉成这么紧密层迭的鳞片需要极度的稳定速度和耐心,世人难及的程度。

总体来说,法海寺壁画的沥粉贴金更加符合皇家恢弘大气富丽堂皇的审美,以及更高的画面节奏要求,起承转合抑扬顿挫细节丰富而不是整体大气,完全服务于画面整体气场的。画面中贴金也达到了同时代最高水平,细的地方细如发丝,面积大的地方平滑如镜的特点。并且鲜艳欲滴的矿物质颜色相辅相成,更加映衬出画面的大气富丽,完全不俗气。画面中沥粉贴金占的比例不多不少正好,过少一定会显得画面单薄,过多就会喧宾夺主,造成画面失衡。在那个时代绘画几乎没有修改机会,几乎一遍成,不肯贴多了还能去掉,也不可以缺少了再去弥补。可见当时的绘画和工艺达到一个相当高的阶段。

结语:经过以上说明,不难发现法海寺壁画沥粉贴金技术集合多个朝代多个民族的精华于一身。技术空前成熟并且是经典中的精华,值得我们壁画工作者学习和研究。沥粉贴金技术经历悠久集合了所有朝代画工的智慧与辛苦积累。应该把这个技术发扬光大运用到壁画和创作中去。我们应该细细研究挖掘更深,并且创新的延展用其他材料来做沥粉贴金,尤其是可以用于壁画创作的公共艺术空间,或者艺术创作中能够延伸出新的表达形式。在艺术创作领域更放光芒。

猜你喜欢

贴金金箔法海
当代沥粉贴金工艺
虚假宣传:网络公司为增强商誉 “贴金”国资委被罚10万
某些作家
蓝靛金箔,历久弥珍(中国画)
白娘子VS法海
金眼睛
法海不懂爱等2则
法海的悲剧
土耳其人往身上贴金
法海本非恶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