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强度负荷抗阻训练对雪橇运动员上肢和躯干力量素质及出发环节竞技表现的影响

2019-12-17武大伟宿元朱志强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武大伟 宿元 朱志强

摘    要:为探讨大强度负荷抗阻训练对雪橇运动员力量素质和出发环节竞技表现的影响,采用80%~100% 1RM抗阻训练对国家队13名雪橇运动员(男7名,女6名)进行15周、每周3次的上肢和躯干力量训练;比较运动员训练前后的1RM卧拉、1RM卧推等5项专项力量素质评价指标和0~2 m段出发时长、2~4 m段出发时长2项技术指标。结果:训练前后雪橇运动员的上肢和躯干的最大力量素质及出发时长差异均具有显著性;训练后雪橇运动员1RM卧拉重量出现6.25%~38.46%的增幅,雪橇运动员1RM卧推重量出现8.11%~43.75%的增幅,雪橇运动员出发时长降幅为3.03%~13.16%。结论:雪橇运动员上肢和躯干的最大力量、爆发力与出发时长存在相关性,最大力量素质的提高是缩短出发动作时长的条件之一;大强度负荷抗阻训练可以显著提高雪橇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和爆发力,80%~100% 1RM强度负荷力量训练符合雪橇运动员发展上肢和躯干最大力量和爆发力素质训练的要求。

关键词:雪橇运动;抗阻力训练;力量素质;出发环节

中图分类号:G 863          学科代码:04030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igh intensity load resistance training intervention on the upper limb and trunk strength quality and starting competitive performance of luge athletes, thirteen athletes (male 7, female 6) of the Chinese Luge Team were recruited in training on upper limb and trunk strength for 15 weeks and 3 times a week by 80%~100% 1RM resistance training load. The effects of the training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by 5 special strength evaluation indexes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 procedure, such as 1RM prone row and 1RM bench press. By the same time, 0~2 m phase start time and 2~4 m start time were also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 procedure.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maximum strength quality of upper limbs and trunk in male and female luge athletes, and starting time differences were also been found. After the training procedure, the weight of 1RM prone row increased by 6.25%~38.46% and the weight of 1RM bench press increased by 8.11%~43.75%. At the same time, the start time decreased by 3.03%~13.16%. Conclusions: 1)The maximum strength and explosive power of luge upper athletes limbs and trunks is related with their start tim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aximum strength quality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factors for shortening the start time. 2) High-intensity load resistance train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maximum strength and explosive force of luge athletes. The 80%~100% 1RM load resistance training procedure meets the needs of developing the maximum strength and explosive force of luge athletes.

Keywords: Luge; resistance training; strength; starting performance

雪橇運动是一项在赛道上进行的竞速类雪上运动,在比赛中以运动员在相应的起点完成规定路线滑行所用时间来决定名次[1-2],属于“技能主导类操纵型”的雪上项目[3]310。雪橇运动的比赛过程可以分为出发阶段和滑行阶段2个阶段,尽管出发阶段所用时间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所占比例较小,但该阶段是雪橇运动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唯一能够主动加速的阶段。相关研究表明,出发时长可雪橇运动员55%竞赛成绩的方差[4],在难度较低的赛道中对雪橇运动员竞赛成绩的影响表现得尤为突出[5];因此,出发时长通常被用于评价运动员出发阶段竞技表现的最有效指标,而影响出发时长的主要因素则是出发技术及上肢和躯干肌肉力量。

从出发技术的动作结构特点来看,坐姿状态下的“拉”和“推”是构成出发技术的主要动作,因此,上肢和躯干部位肌肉群在多关节的联合运动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5]。大强度抗阻训练作为发展雪橇运动员力量素质的主要训练方法在各国雪橇运动队形成了共识[6],然而采用何种强度的抗阻训练能够有效发展雪橇运动员的上肢和躯干肌肉力量尚无报道。为此,本研究以中国雪橇国家队13名运动员在2018—2019赛季夏训的专项力量训练为例,探讨大强度负荷(80%~100% 1RM)抗阻训练对运动员上肢和躯干力量素质和出发环节竞技表现的影响。

1   研究方法

1.1  实验法

中国雪橇国家队7名男子运动员和6名女子雪橇运动员自愿参与本实验(见表1)。受试者在实验前已充分掌握抗阻训练的方法并熟练掌握了雪橇出发技术动作,在整个实验周期内未发生运动损伤。

1.1.1  训练方案

采用借助运动器械的抗阻训练(例如卧推杠铃、卧拉杠铃)和克服自身重量的抗阻训练(例如(负重)引体向上、(负重)俯卧撑)等对受试者进行15周的上肢和躯干力量训练。训练负荷以大强度(80%~100% 1RM)负荷为主,依据最大重复次数百分比设定每次训练的重量、次数、组数和间歇时间;同时根据运动员训练的情况,每4周对运动员的各种练习的1RM负重进行测试和调整。专项力量素质训练安排在每周周一、周三、周五上午,每次训练课时长2.5 h;在训练小周期每个训练日的下午安排进行有氧训练、柔韧性练习、灵敏协调性练习等促进运动员的体能恢复。

1.1.2  测试方案

在实验周期的第2周、第6周、第10周和第15周分别对受试者进行4次专项力量素质测试和专项成绩测试。选取5项测试指标评价运动员上肢和躯干的专项力量素质水平,分别为1RM卧推、1RM卧拉、15 s引体向上、30 s俯臥撑、后抛实心球;力量测试安排在2个训练日内进行,第1测试日进行1RM卧推和15 s引体向上2项测试,第2测试日进行1RM卧拉、30 s俯卧撑和后抛实心球3项测试。选取0~2 m出发时长和2~4 m出发时长2个指标作为雪橇运动员出发环节的专项成绩,出发时间测试安排在专项力量测试后的训练日进行。

1.1.3  测试方法

1.1.3.1   1RM卧推

受试者先进行热身活动,热身活动结束后,平躺在卧推架平板上,双脚平放在地板上,头部、肩部、臀部、双脚与卧推架平板接触。测试前,受试者双手正握杠铃杆,选择最有力的卧推姿势,在测试者的协助下将杠铃放置在双手中,双臂伸直,肘部锁定,随后将杠铃杆下降至胸部位置并再次将杠铃杆推举至起始位置。在推举的过程中,如果受试者的脚部、头部、肩部或臀部发生位移则认为该次推举无效。受试者首先以计划的50% 1RM完成10次推举进行热身,然后以计划的85% 1RM完成3~5次推举,之后用计划的90% 1RM完成1次推举,最后完成1次1RM推举,如果受试者成功举起,则在此基础上以2.5 kg为单位递增,直至受试者推举失败,每个受试者所能举起的最大重量视为该受试者卧推的1RM[2] 。

1.1.3.2    1RM卧拉

受试者先进行热身活动,热身活动结束后面朝下俯卧在卧拉台上,保持头部、胸部和双腿静止,然后双手握住下方杠铃杆上,将杠铃从支架上取下,并与受试者双臂保持垂直。当杠铃静止不动时,受试者将杠铃拉向自己的胸部,直到杠铃接触到卧拉台。如果受试者身体的任何部位与卧拉台失去接触,或者杠铃没有碰到卧拉台,则视为该次卧拉无效。第1次卧拉的重量为受试者计划的85% 1RM,如果受试者能拉起,则在此基础上以2.5 kg为单位递增,直至受试者失败。每个受试者所能拉起的最大重量视为该受试者卧拉的1RM[2]。

1.1.3.3    15 s引体向上

受试者双手正握单杠横杆,双手间距与肩同宽,身体垂直于单杠横杠,呈直臂悬垂姿势。受试者从悬挂的位置开始测试,秒表开始计时后,受试者两臂同时用力,向上引体。要求受试者在保持头部正直向前的同时,将身体快速向上拉起,直到下颌与单杠横杆齐平,然后降低身体、手臂完全伸直,还原到开始位置。为了防止运动员产生水平摆动,教练将双手放在运动员腹部两侧;只要不造成水平位移,受试者的膝盖可以弯曲。当受试者下颌与杠铃平行时,计算为1次[3]310,计算受试者在15 s内完成引体向上的次数。每人测试2轮,取次数较多一轮的成绩进行记录。

1.1.3.4    30 s俯卧撑

受试者面朝下俯卧,双臂伸展垂直分开,与肩同宽或略宽于肩,指尖向前,双脚并拢,脚尖着地,腰腹、臀部和腿部收紧,保持颈部、背部、臀部及腿部在一条直线上,保持静止。秒表开始计时后,受试者双肘向躯干外侧弯曲,使躯干下降至胸部离地面2~3 cm后用力再次推起,躯干上移,回到起始姿势。在测试过程中,如果受试者颈部、背部、臀部及腿部不能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则视为此次动作无效。计算受试者在30 s内完成俯卧撑的次数,每人测试2轮,取次数较多一轮的成绩进行记录。

1.1.3.5    后抛实心球

受试者背向站在田赛场铅球投掷圆前端,两脚左右开立,双手持球(男子用球6 kg,女子用球4 kg)于体前,下蹲使球接近地面。测试开始时,受试者腿部用力蹬伸起身,上肢迅速抬起,髋部前送,两手握球,双臂伸直用力向上抛球,将球从头部上方向后上方抛出,实心球落地后标记落点位置,使用米尺对投掷距离进行测量,测量精度误差为1 cm。每人测试3次,取最好成绩进行记录。

1.1.3.6    出发时长测试

采用轮橇出发训练器进行出发时长测试,如图1所示。测试前,以轨道的出发手柄中心为起点,在出发训练器轨道外侧向轮橇前进方向粘贴4 m长的反光带,在反光带0 m、1 m、2 m、3 m、4 m处做出标记;在橇体中心位置粘贴一块25 cm2的反光带作为橇体标记点。2台JVC GC-PX100型高速摄像机(50fps)距离轨道25 m处放置,两机间距2 m,机高0.7 m,主光轴垂直于轨道,摄像机1正对反光带1 m标记点,摄像机2正对反光带3 m标记点,分别对受试者在0~2 m段和2~4 m段的出发启动动作进行摄像。受试者在充分热身并完成1次出发动作后,按照标准出发动作完成出发,同时快速完成一次耙冰动作。使用Kinovea软件分别对0~2 m段出发动作和2~4 m段出发动作进行分析;采用软件内置的数字秒表(精度0.02 s)对橇体中心标记点通过轮橇轨道0~2 m及2~4 m的时长进行统计,计算受试者在0~2 m的出发时长和2~4 m的出发时长。受试者连续测试5次,经软件分析后,取时间相对较短的1次成绩进行记录。

1.2  统计学方法

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1RM卧推、1RM卧拉、15 s引体向上、30 s俯卧撑、后抛实心球5项体能测试指标和0~2 m段出发时长及2~4 m段出发时长进行抗阻训练前后的指标进行对比。使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检验分析运动员在4次测试中专项力量素质指标与出发时长指标间的相关性。数据表达为平均值±标准差(X±S),显著性水平为P<0.05,P<0.01为具有高度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专项力量素质与出发时长的关系

在本研究中,1RM卧拉、1RM卧推、后抛实心球3项指标与运动员0~2 m段出发时长存在较强的相关性(r>0.7),30 s俯卧撑、15 s引体向上2项指标与男子运动员0~2 m段出发时长存在中等程度相关性(0.7>r>0.4);通过对比后发现,2~4 m段出发时长和0~2 m段出发时长与各项专项力量测试指标的相关性并不明显(见表2)。

2.2  大强度负荷抗阻训练前后雪橇运动员力量素质的变化

15周训练后,雪橇运动员的30 s俯卧撑成绩较训练前变化不具有显著性(P>0.05),而在1RM卧拉、1RM卧推等4项测试中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提高(P<0.05)。其中,男子雪橇运动员1RM卧拉重量、1RM卧推重量2项指标提高幅度分别为从6.25%到38.46%和从8.11%到43.75%,女子雪橇运动员以上2项指标提高幅度分别从10.00%到33.33%和从17.35%到32.65%(见表3和表4)。

2.3  大强度负荷抗阻训练前后雪橇运动员出发时长的变化

大强度负荷抗阻训练后男、女雪橇运动员0~2 m段出发时长和2~4 m段出发时长出现显著降低(P<0.01),见表5和表6。训练后男、女雪橇运动员出发时长降幅存在个体差异,男子雪橇运动员0~2 m段出发时长降低幅度为从5.56%到11.76%,2~4 m段出发动作时长降低幅度为从3.03%到12.12%;女子雪橇运动员0~2 m段出发时长降低幅度为从4.88%到10.81%,2~4 m段出发时长降低幅度为从2.50%到13.16%,见表7和表8。

3   讨论

3.1  上肢和躯干力量素质与出发时长的关系

出发技术是雪橇运动员在出发位置借助固定在轨道两侧的出发手柄进行一系列拉、推出发手柄动作及连续耙冰动作从而使雪橇获得初始加速度的技术动作。Fedotova等[5]认为,从出发技术的运动链特点来说,运动员在完成向后拉柄至推柄的整个过程中手腕始终处于固定状态,从而使躯干和手臂的发力动作形成了远端固定的闭链运动;因此,躯干部位的胸大肌、竖脊肌、背阔肌、斜方肌及上肢部位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等肌肉在多关节的联合运动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反映上肢和躯干最大力量的1RM卧拉重量和1RM卧推重量这2项力量素质指标与反映上肢和躯干爆发力的后抛实心球指标均与雪橇运动员的出发时长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且随着上肢和躯干最大力量素质和爆发力素质的改善,雪橇运动员的出发时长明显缩短,表明发展雪橇运动员上肢和躯干最大力量素质和爆发力素质可直接影响出发环节竞技表现。其次,反映上肢和躯干速度力量的30 s俯卧撑、60 s仰卧起坐指标与出发时长的相关性相对较小,说明速度力量素质在雪橇运动员出发环节竞技表现中可能并不是起决定作用的指标。受人体与橇体固定方式的影响,当雪橇运动员以坐姿固定在橇体时,运动员下肢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与上肢和躯干在拉、推出发手柄及完成连续耙冰动作所做的功相比,下肢肌肉所做的功占比较小,因此,躯干和上肢肌肉群的力量和力的输出方式在出发环节中发挥主要作用。在雪橇的初始加速阶段,雪橇运动员躯干和手臂所形成的动力链在发力时产生的力只有超过雪橇与轨道之间的摩擦阻力时才能使橇体产生加速度,而且该力越大,橇体的初始加速度就越大,越有利于使雪橇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快的滑行速度;因此,上肢和躯干的最大力量成为影响雪橇运动员初始出发速度的关键因素。同时,在拉、推出发手柄和耙冰过程中雪橇运动员躯干和上肢的力量和动作速度的乘积决定了运动员力量的大小,因此,肌肉的爆发力水平也是影响雪橇运动员出发速度的另一重要因素。

3.2  大强度负荷抗阻训练的效果

负重抗阻训练是以运动员体质量为基础或者通过运动器械进行的渐进式动作作为肌肉力量训练的主要手段,在使用中应遵循超负荷原则、渐进性原则和特异性原则[7]。抗阻训练的手段、顺序、负荷强度、负荷量和间歇时间安排及训练动作与专项技术的相似性等均会影响训练的效果,其中抗阻训练强度被认为是影响肌纤维适应的关键因素。H?魧kkinen等[8]和Peterson等[9]的研究認为,受过训练的运动员至少需要80%~85% 1RM的训练才可能有效提升肌肉的最大力量。

Platzer等[10]和Crossland等[2]的研究均认为1RM卧拉、1RM卧推是与雪橇运动员的出发时间直接相关的指标。在本研究中,15周大强度(80%~100% 1RM)负荷的抗阻力量训练使雪橇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和爆发力素质及出发技术有明显的改善,其中1RM卧拉和1RM卧推指标的变化最为明显。通过大强度抗阻训练,雪橇运动员1RM卧拉重量出现了6.25%~38.46%的增幅、1RM卧推重量出现了8.11%~43.75%的增幅;此外,雪橇运动员出发时长也有3.03%~13.16%的降幅。上述结果表明,使用大强度负荷力量训练符合该项目最大力量和爆发力素质训练的要求。但是,从雪橇运动员最大力量增幅和出发时长降幅的比例来看,最大力量的改善并未与出发时长的缩短同比例增加,说明最大力量的提高可能只是改变出发技术的前提条件之一,在采用力量訓练的同时,教练员应着重对雪橇运动员出发技术进行进一步提高。

4   结论

1)力量素质对雪橇运动员在出发阶段竞技表现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上肢和躯干的最大力量素质和爆发力素质对雪橇运动员出发技术的影响最为明显,应作为雪橇运动员训练的重点;但在提高雪橇运动员最大力量的同时,应着重完善其出发动作,才能将力量训练的成果充分转化为运动成绩。

2)使用80%~100% 1RM大强度抗阻训练符合雪橇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特点;在力量训练时,应根据出发动作的特点进行动作选取,使力量训练动作和用力顺序尽可能地接近出发动作动力链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ARTUR G, MILOSZ D, MICHAL K,et al.Changes in the internal movement structure during the push and paddle phases in olympic national team lugers[J]. Trends in Sport Sciences, 2016, 2(23): 89.

[2]  CROSSLAND B W , HARTMAN J E , KILGORE J L , et al. Upper-body anthropometric and strength measur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start time in elite luge athletes[J].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2011, 25(10): 2639.

[3]  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选编(2010—2011)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4.

[4]  BRUGGEMANN G P, MORLOCK M, ZATSIORSKY V M. Analysis of the bobsled and mens luge events at the ⅩⅤⅡ olympic winter games in lillehammer[J]. Journal of Applie Biomechanics, 1997(13): 98.

[5]  FEDOTOVA V, PILIPIV V. Hip and shoulder kinematics during initial sled acceleration in luging-a case study[J]. Human Movement, 2012, 13(4): 344.

[6]  ZANOLETTI C, TORRE A L, MERATI G,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ush phase and final race time in skeleton performance[J].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2006(20): 579.

[7]  COLLINS D. Training principles: evaluation of modes and methods of resistance training—a coaching perspective[J]. Sports Biomechanics, 2002, 1(1): 79.

[8]  HKKINEN K, NEWTON R U, GORDON S E, et al. Changes in muscle morphology, electromyographic activity, and force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during progressive strength training in young and older men[J].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A: Biological Sciences and Medical Sciences, 1998, 53(6): 415.

[9]  PETERSON M D , RHEA M R , ALVAR B A . Maximizing strength development in athletes: a meta-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J]. The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2004, 18(2): 377.

[10]  PLATZER H P, RASCHNER C, PATTERSON C. Performance-determining physiological factors in the luge start[J].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009, 27(3):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