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高校学前教育中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的思考
——以塔里木大学为例

2019-12-17万晶晶

黄河之声 2019年23期
关键词:声乐少数民族新疆

万晶晶

(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在新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较为普遍的专业,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民汉双语教学的今天,而声乐课程也是此专业的重要课程。多年来,在新疆高校学前教育事业兴旺发展的同时,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声乐教学已经成为了专业技能课程一个很重要的构成成分。但是国内幼儿园也在不断地进行课程方面的改革,这同时对在幼儿教师的需求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缓解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自身素养方面的差距。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地对课程以及社会需求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在与广大师生的交流以及对学生社会实践的调查研究中,不断的开拓创新,加强在教学方面的完善和改进,最终促进新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朝着更为合理、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同时对于高校声乐教师的理论研究以及新疆高校学前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和完善有着深远的影响及现实意义。

本文以塔里木大学为例,对于新疆高校学前教育中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的思考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首先对塔里木大学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对新疆当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探究,最后结合社会需求与新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提出了在学前教育中声乐教学的发展对策。

一、塔里木大学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现状分析

(一)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身的因素分析

目前塔里木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人数较多,平均每年招160人,4个班,而所招学生也是以当地少数民族为主。虽然在学生构成中大多数都是接受过双语教育的学生,但是他们都不是艺术类特长生,所以学生的声乐基础十分薄弱,有很多学生也只是出于对音乐的一种爱好,并没有接受过专业与系统的培训,甚至有很多学生是零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各自的音乐素养以及嗓音、乐感等条件都与声乐专业的学生有很大的差距。虽然新疆少数民族素来能歌善舞,比较喜欢音乐与舞蹈,但是对声乐基础知识的掌握十分匮乏,对于当地的民歌以及大众流行歌曲等的兴趣与理解也存在差异,这无形中就给声乐教育造成了较大的压力与挑战。

(二)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声乐教材方与师资方面分析

首先在塔里木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材中,新疆地方的少数民族民歌所占的比率不高,虽然其中有部分少数民族歌曲,但是大多都是内地少数民族以及国外的一些民歌,在新疆本土的少数民族歌曲中学生对歌曲的熟知度也并不高。

其次新疆高校的声乐师资教师大都是接受的西方音乐教学体系,虽然也接受过“民族”、“民美”等歌曲类型等方面的教育,但是民族性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凸显的还远远不够。在新疆每一个少数民族的音乐等艺术都凝聚着各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风俗与习惯、思考与启发,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这种多元而又灿烂的艺术文化,需要与新疆少数民族的音乐教育相结合,有待形成一种具有本土特色的“新疆少数民族歌唱”声乐教学体系,同时这也是我们在新疆从事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责任与任务。

(三)在新疆高校学前教育的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方面

目前新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后期所从事的工作大都是跟学前儿童教育有关,但是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教学内容却并不能够很好的让学生运用到实际中去,由于更多的高校教师长期与大学生打交道,缺乏与幼儿园等“小学生”的交流,对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了解的不够深入,对于课程改革方面的理念以及思路缺乏关注,从而导致高校的教学形式与内容与幼儿教育不够吻合。虽然长期以来,新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声乐教学与高校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模式和方法相似,但是没有能够很好的结合受教育对象所面向的工作与实践群体。

其次,高校学前教育的学生,因为在大学期间所接触到的幼儿歌曲较少,导致其对幼儿歌曲的发声概念与技巧并不十分清楚,甚至有一些理解方面的偏差,从而到了工作岗位之后,对于在校期间所学到的声乐知识与声乐技巧不能很好的运用,甚至有些学生会错误的把幼儿歌曲演唱理解为用真声或者白声范唱。在对于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幼儿歌曲弹唱课程教学方面,目前在校学生大多都只能在键盘伴奏课中去实践操作与强化,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实际操作能力不强,缺乏音乐教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为此,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专业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应该注重培养自身的专业特点,使其声乐教育与音乐专业的教育相区别,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实践具有本专业特点的课程和安排。

二、对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

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的结构融合了当地维吾尔族的绿洲音乐文化、哈萨克族游牧的草原生态文化、锡伯族的山间丛林渔猎音乐文化、塔吉克族高原雄鹰音乐文化、回族地方民间花儿音乐文化、柯尔克孜族的说唱音乐文化等。

不同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造就了他们不同的音乐文化,新疆的维吾尔族大都分布在新疆不同地区的绿洲之中,因为受到当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各地同民族之间的音乐、舞蹈风格也存在差异。这也成就了维吾尔族在新疆各地的音乐财富,比如大家所熟悉的“木卡姆”音乐,如《十二木卡姆》、南疆的《喀什木卡姆》、《刀郎木卡姆》,东疆的《吐鲁番木卡姆》等等,音乐文化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和传承,但都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哈萨克族是一个游牧民族,人们喜欢逐水草而居,他们热爱着养育他们的草原,从而使得哈萨克族音乐曲调抒情而悠扬,欢快而富有舞蹈的律动,节奏多以混合拍子为主,调式常以五声、大小调交替,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而又中西兼备的“混合型草原音乐文化”特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黑萨奇等。除此之外,新疆地方的民歌中也有许多大放异彩的,如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玛纳斯》、回族的花儿、锡伯族的汗都春、等等,这些都在散发着民间艺术的光芒。

三、新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对策

在国家“文化自信”不断坚定的今天,新疆有着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背景,而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也有着其独特的价值,加强对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探索,使新疆高校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与高校少数民族声乐教育相融合。

(一)改变教学模式,融入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

根据塔里木大学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现状分析,笔者认为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材以及声乐教学手段及方法形式都很单一,应当努力探索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传承的方式途径,把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融入教学当中。[1]在伴奏方面,之前都是以钢琴为主,尝试使用能够激发少数民族热情的其他伴奏方式,增加伴奏乐器的种类,如加入灵活便于携带的手风琴、独塔尔、冬不拉、手鼓等,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促进地方音乐文化的发展。

在教材的选择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更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加入更多新疆本土的音乐曲目与素材,让当代大学生去自觉发扬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当地的少数民族音乐,提升学生的学生积极性,从而学以致用。

(二)注重艺术实践,提高学生对于新疆音乐文化的认知

随着新疆双语教育、学前教育以及幼儿教育的发展,高校应加大对于学生实践操作的力度,扩大教育实践的广度和深度,高校应该结合教学的实际,有条不紊的加强对幼儿教育的学习和研究,加强高校教师以及学生对幼儿教育信息的认知程度。教师应多深入相关院校听课,多与幼儿教师交流,多像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多吸收其他教师的教学方式。[2]带领学生深入到实习基地去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随学专业在传承当地优秀音乐文化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在了解新疆本地音乐文化、加强对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加强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知,继而增加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并能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实践能力,为社会所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职业目标。

(三)加强多媒体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如今,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使得教师会将多媒体运用到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但是要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合理恰当的运用到声乐教学中还需要高校教师的不懈努力。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上课的真实情况和自身的舞台表演情况,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将制作好的录制文件处理好反馈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查找自身的不足,使自己对个人的自身条件及表现有一个更加客观的认识,还都能提高教学活动的延续性,让学生经常性的去提升自我,让学生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并以此为标准进行反复联系。其次,发挥多媒体的功效,收集并播放具体实践教学意义的音像材料,强化学生对于音乐教学的试听效果,激发他们自身的兴趣以及积极的态度,让他们了解主客观的因素,了解自己所擅长的音乐领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效率、丰富课堂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四)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升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文艺活动,如:各种声乐比赛、校园歌手大赛、主题文艺晚会,同时班级或者专业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小合唱、独唱等文艺竞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任课教师也可以每学期定期地组织一些以班级为单位的联谊晚会,以音乐为主题,中间可以增加一些少数民族歌舞表演等其他形式,从而增加学生的声乐实践水平和能力,同时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一些不足,为提升教学水平,创造更多的条件。

四、结语

新疆高校的学前教育以及对少数民族声乐教学,在丰富和发展当地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以及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满意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仅是笔者针对于新疆高校学前教育中少数民族的声乐教学所提出的一些粗浅建议,希望能促进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声乐教育的长足发展。

猜你喜欢

声乐少数民族新疆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新疆多怪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