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城市记忆工程数字资源建设调查分析

2019-12-17完颜邓邓马群芬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档案 2019年8期
关键词:检索档案馆栏目

完颜邓邓 马群芬/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随着城市记忆工程的广泛开展和档案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记忆数字资源建设在学术界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截至2017年2月,全国共有103个地级以上城市或城区正式提出或实施了城市记忆工程[1]。本研究以全国27个档案信息网站(省级、地级市级、市辖区级)城市记忆栏目和3个城市记忆网站为调查对象,以网络调研为主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城市记忆的数字资源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统计,档案信息网站上只统计“××记忆”“城市记忆”“记忆××”等直接相关的数字资源。具体包括:北京(北京记忆1、北京记忆2,其中1表示由北京市公共图书馆主导, 2表示由人文北京研究中心主导)、山东(记忆东营、青岛城市记忆和老青岛、菏泽记忆)、辽宁(盘锦记忆)、上海(上海记忆)、广东(广州记忆)、江苏(龙城记忆、记忆南通、淮安档案记忆)、浙江(记忆浙江、杭州城市记忆、宁波记忆、奉化记忆、衢州记忆)、福建(鹭岛记忆、记忆三明)、湖南(记忆湘潭)、江西(九江记忆)、内蒙古自治区(包头记忆、兴安盟城市记忆)、新疆(新疆城市记忆)、陕西(西安记忆、同官记忆、汉中城市记忆)、重庆(重庆记忆)、四川(记忆四川)、贵州(凉都记忆)、云南(云南记忆)。数据收集时间为2019年2月至3月。

1 城市记忆工程数字资源建设现状

1.1 资源建设方式

一是档案信息网站。绝大多数档案网站的城市记忆资源都是档案馆单独基于馆藏进行开发的,少部分的档案网站会组织公众参与与城市记忆相关的口述资料征集活动,如菏泽档案网的菏泽记忆栏目开辟照片、名人、家庭等与城市记忆相关的档案征集通道,公众注册登录后即可上传资源。

多主体参与建设档案网站城市记忆资源,最具代表性的是广州记忆。广州记忆工程于2002年由广州市城建档案馆正式启动,后广州市档案馆加入这一项目,利用馆藏资源,充分挖掘社会散存的城市记忆资源,打造广州记忆数字文献资源库。该记忆工程项目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取得了媒体、高校、企业、社会公众等的关注和参与。广州日报社联合广州市档案馆的档案资源优势,在《广州日报》要闻版登载“解放旧事”“地图讲史”等专题,融档案馆藏与当事人采访资料为一体,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广州记忆数字文献资源库由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电信广东公司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为构建城市记忆,广州市城建档案馆和城市规划局采取自愿捐赠、有偿收购和义务托管等征集办法,向市民征集珍贵图片及实物资料,其中包括1955年第一次对广州整体航拍图1200张、1978年改革开放时航拍的广州全景式地图、明末清初以来的城建历史实物等。所建成的数字资源库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反映了广州悠久灿烂的历史和绚丽多彩的文化,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是城市记忆网站。城市记忆网站资源建设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一般由档案馆、图书馆、高校、新闻媒体、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单位共同参与建设,如北京记忆1、北京记忆2、南京记忆、记忆四川就采用了多主体共建的方式,北京记忆1由北京市档案馆、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参与建设。该网站总体上分成两个模块,其中“我的北京记忆”类似网络博客空间,市民可进行资源分享、交流互动等,其资源内容贴近生活,呈现出轻松活泼的特点。

1.2 资源类型及数量

调查范围内的档案信息网站共有的数字资源类型是文本、图片、数据库,个别地方的网站如青岛城市记忆、杭州城市记忆、衢州记忆、广州记忆网站上有视频资源。城市记忆栏目中资源的记录条数在100条及以下(较少)的共有18个,占比约66.7%;100条以上(较多)有9个,占比约33.3%。27个档案信息网站上仅有7个实现了城市记忆下设二级类目(数据库)6个及以上,占比25.9%。只设城市记忆一级类目(数据库)的档案信息网站共17个,占比约62.7%。

部分省份档案信息网站城市记忆栏目下的数据库形同虚设,只搭建了数据库,没有数字资源。如东营档案信息网上的记忆东营栏目,下设二级类目(数据库)共有8个,但各个数据库资源总共只有9条记录;再如奉化记忆栏目,从2013年3月11日到2014年7月14日共更新了10条记录,之后再无资源更新。相比之下,资源数量比较充足的有上海记忆、青岛城市记忆、宁波记忆、杭州城市记忆。这些记忆栏目值得借鉴的地方在于:一是城市记忆一级类目下设二级类目,分门别类、条理清晰、便于利用;二是资源更新及时,以上海城市记忆为例,其资源更新速度很快,最后一条记录更新到了2019年3月27日;三是多种资源类型并存,如杭州城市记忆,资源类型有文本、图片、视频等,视频可在线播放。

城市记忆网站上资源数据库则数量充足、类型多样,有音视频、图片、文集数据库;既有目录数据库,又有全文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如记忆四川的古筝专题,涵盖古琴赏析、古琴曲目、古琴教学等9个专门栏目,极具特色。

1.3 资源主题内容

城市记忆资源大致包括以下几种类型:文化(民间工艺、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城建(城市建筑、城市变迁、交通建设、水力兴修等)、历史(战争与革命、地名由来等)、人物(历史名人等)、地域特色(地方特产、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等)。资源内容方面档案信息网站和城市记忆网站比较统一,不同之处在于档案信息网站的城市记忆栏目资源多具有历史性特点,城市记忆网站上的资源则更具文化性特征。但档案信息网站城市记忆特色资源建设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特色资源分散,除存在于城市记忆栏目中以外,还分布于其他数据库中,没有建立特色资源数据库,城市“名片”和地域文化特色不能凸显;二是特色资源内容多为二三次信息资源,缺少一次档案信息资源,如全文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多是基于档案馆单一视角的简单介绍而不是基于社会参与的多层次开发,因此内容单薄缺乏吸引力;三是缺乏质量与品牌意识。就第三点问题而言,除上海记忆、广州记忆、宁波记忆、杭州记忆、青岛记忆外,其他档案馆关注的重点是“有没有”资源,而不是资源是否能用、好用,忽视对特色资源的深入挖掘,鲜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城市记忆品牌。

1.4 资源检索

调查显示,我国省级档案网站除辽宁、云南、广东、四川、贵州5省外,大都开发了站内检索功能[2]。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检索,容易造成检索结果内容比较宽泛、不容易精确定位到城市记忆资源的问题。笔者所调研的档案网站中,除青岛档案信息网可实现专门针对数字城市记忆资源的组合检索外,其余都是借助站内检索来实现的。

城市记忆网站的资源在线检索大致有两种方式,即关键词检索和组合检索。关键词检索方式具有结果不够精确、检全率高而检准率低[3]的特点,如北京记忆1采用的就是关键词检索方式,且可通过空格实现多个关键词同时检索,检索结果较多,并需进行二次筛选。组合检索采用逻辑匹配的方式,能够提高查准率。如,北京记忆1对“口述历史”资源的检索,可采用关键词结合题名、口述人、逐字稿进行组合检索;北京记忆2对“北京文献”资源的检索,可将标题、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结合关键词进行组合检索,还可结合栏目和关键词进行高级检索,其中的燕京金石栏目可以 采用关键词结合责任者、客观题名、地点、拓片题名、年代的方式进行组合检索。

1.5 资源揭示

城市记忆网站的资源数量丰富、揭示程度较高。与之相比,档案信息网站对城市记忆资源的揭示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部分档案信息网站城市记忆栏目作为其他栏目子项出现,导致资源揭示程度不高。27个档案网站城市记忆所属栏目级别分别为:一级(14)、二级(12)、三级(1)。一般来说,一级栏目揭示程度最高,二三级次之。城市记忆作为二级栏目出现,它上属的一级栏目数量统计结果如下:档案文化(7)、资源(1)、古都印记(1)、湿地风情(1)、特色栏目(1)、汉中文化(1)。三级以湘潭城市记忆为代表,依次是特色专栏——历史回眸——记忆湘潭。城市记忆资源内容上很多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地理景观等,因此将城市记忆置于档案文化等栏目之下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如果将其建设为一级栏目,资源就会比较富集且醒目,方便公众利用。

二是资源整合程度低。除了城市记忆栏目,城市记忆资源还分布在“历史上的今天、档案文化、网上展览、音视频点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事记”等其他栏目中。当前档案信息网站城市记忆资源分布差异性较大、规范性不足、整合程度低,在一定程度上与资源建设缺乏相关标准与法规有一定关系。资源分布不集中直接后果就是增加了用户利用资源的时间成本,降低了利用效率和利用兴趣。

2 结论与建议

调研发现 ,目前我国城市记忆网站建有独立的资源平台,多主体参与建设,资源富集程度高,形式新颖多样,检索与揭示功能较完善。与之相比,档案网站城市记忆栏目的数字资源建设还存在诸多不足:一是数字资源供给不到位:资源数量少、更新缓慢、质量不佳;部分数据库留白、数据库类型单一。二是从建设主体来看,多是综合档案馆只对馆藏的城市记忆资源进行了简单描述,没有形成社会协同建设的模式。三是从检索效果来看,城市记忆资源的检索多依赖于网站自有的检索功能,但网站的检索功能并不完善,只有站内关键词检索,没有包含组合检索、二次检索、布尔逻辑检索等在内的复合检索系统,检全率和检准率都有待提升。四是从资源内容来看,资源内容缺乏创意与特色,相关数据库有待构建。五是从资源揭示来看,存在资源揭示不充分、资源整合度较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2.1 合作共建,多元参与

城市记忆工程应是一个核心部门主导、多个部门协作、全社会联动的系统工程[4],涉及的内容广泛、牵涉的部门众多,因此加强城市记忆资源建设不能只靠某一个部门。要建设高质量的数字记忆资源,除了发挥档案部门、图书馆、博物馆等部门的资源优势外,还要树立大资源观念,积极寻求更广泛的社会合作。

档案部门主导。档案馆保存着数量庞大的反映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城市建设等各方面的真实记录,且近年来稳步推进档案数字化工作,在数字记忆资源构建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档案部门应充分认识城市记忆工程对于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快城市记忆资源“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即在资源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资源开发和利用共享。通过挖掘馆藏、广泛征集、即时记录等方式加强资源收集,通过资源组织、网络编纂、数字化处理等方式实现资源的有序化管理。组织专家、学术团体、公众群体代表、图书馆、博物馆、科技公司召开座谈会,探索建设地方统一的数字元数据标准的途径,推动地区城市记忆资源共享体系、资源共享信息平台的建立。政府部门要做好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制定与落实,提高档案部门在该领域的发言权。

社会组织协作。从资源的分布状况来看,档案馆应加强与其他文化事业单位(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史志馆、文化馆等)的合作,在资源收集上合作互补,在资源保护上相互借鉴经验,在资源开发上共同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其中在档案记忆资源的宣传上,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以扩大城市记忆产品的受众范围,形成与公众的良性互动;在档案记忆文化产品的开发上,档案馆要与城市旅游部门合作,促进特色城市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在此过程中,企业可以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高校及科研院所可提供理论基础与智力支持,如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就广泛参与了广州数字记忆、北京记忆、安宁城市记忆等项目建设。

公众参与建设。一是持续推进口述资料的收集归档,并加强资源推广与展示,收集公众反馈信息,在档案馆和公众双向互动过程中做好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二是建设面向公众的城市记忆资源分享利用平台,以便公众捐赠藏品和主动记录社会变迁。新加坡开展了“新加坡记忆计划”(Singapore Memory Project),用户可以在该网络平台上登记注册成为公民档案管理员,可对海峡殖民地时代遗留下来的书信以及手稿完成抄写转录工作,还可为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收集的旧照片提供图解和文字说明[5]。三是邀请市民中的意见领袖或“记忆达人”参与资源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估,鼓励他们为档案馆参与社会记忆建构建言献策。

2.2 立足用户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数字资源

当前档案网站数字记忆资源建设的一个问题就是不重视质量管理,导致资源数量少、更新缓慢;部分数据库存在内容空白或内容质量不佳的问题,还有部分音视频无法在线播放,给利用者带来不便。应从用户需求出发,提供高质量的数字资源。一是制定有关制度,规范和约束资源建设,比如建立资源定期更新机制,并将其纳入档案馆工作考核体系当中。二是可联合其他档案馆、业界专家等开展资源建设绩效评估机制研究,定期就资源组织与建设进行评估反馈。三是重视特色资源的建设。每个地方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因其人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独特的“精气神”和多姿多彩的城市风貌,可立足于地方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寻找自己的根基,构建集文字、图片、音视频、3D数字资源于一体的特色资源专题数据库。四是探索建设面向不同用户特定需求的专题数据库。最终凡在档案网站上公开的数字记忆资源,利用者就可以免费获取,包括阅读、下载、复制、传递、打印、检索,实现“无限制使用”和“充分共享”[6]。

2.3 完善检索功能,提高资源揭示程度

运用布尔逻辑检索方式能够进一步缩小检索范围,使检索结果更加符合查询需求,获得较高的查准率[7]。为完善检索功能,应设计单独面向城市记忆资源的复合检索系统。复合检索系统通过设置检索项,帮助用户在复合检索系统单一的检索界面上同时对多个记忆资源数据库中的资源进行检索,可以全文信息检索也可以目录信息检索。用户在当前一次检索结果范围内,还可以输入更加精确的检索词进行二次检索。

在提高资源揭示程度方面,可在比较显眼的位置设置城市记忆的一级栏目,将分散在其他版块下的城市记忆资源进行整合,统一到城市记忆栏目之下;还可通过动态悬浮框宣传城市记忆资源征集活动。

2.4 利用信息技术,助推记忆资源开发

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形成城市记忆资源是海量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数字记忆资源的收集、存储、处理、管理、开发、利用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网页抓取技术可以实现有记忆价值的网页和数据的动态存储;云存储技术使海量数字记忆资源得以安全长期保存;文本分析技术、文本关联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可助力数字记忆资源开发,提高开发质量与公共服务水平;虚拟现实技术(VR)能够使用户身临其境感受城市记忆,深刻感悟一座城市的历史与光辉,激发出对特定历史时期记忆空间更多的想像与灵感,增强其对城市历史文化和市民身份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英国恩泰—威尔郡档案馆开发的“隐秘的纽卡索”[8]APP应用地理信息技术(GIS),当游客走在街上打开APP时就会呈现出一张张该街区的老照片,帮助游客了解街区建筑背后独特的“繁华与沧桑”,引发游览兴趣。现阶段以档案部门为主导的城市记忆资源建设普遍存在数字资源全文数据库数量少、资源类型单一、开发层次浅、资源共享利用程度低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应用新技术加以解决。档案部门要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心态,培养或引进相关技术人才,必要时寻求与科技公司的合作,共同致力于资源建设与开发,打造城市“名片”。

猜你喜欢

检索档案馆栏目
声音栏目 与您同行 食安天下 掷地有声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CNKI检索模式结合关键词选取在检索中的应用探讨
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Baa, Baa, Black Sheep
云南省档案局办公室关于表彰2018年度《云南档案》优秀通联组及发行先进单位的通报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2019年第4-6期便捷检索目录
栏目主持人语
英国知识产权局商标数据库信息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