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韧性城市理论引导下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探讨

2019-12-16闫宾卢士庆

商情 2019年50期
关键词:防灾减灾城市发展分析研究

闫宾 卢士庆

【摘要】随社会经济和城市快速发展,人口数量逐渐增加,城市灾害数量不断提高,城市开展规划建设工作时,相关部门需要提高对城市安全和韧性问题重视程度,站在国际发展角度,借鉴国外城市发展经验,对韧性城市发展环境下防灾减灾规划工作与传统防灾减灾规划工作差异性分析和对比,从城市防灾和减灾以及救灾三个方面,提出合理规划方案,从而保证城市能够安全运行。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韧性城市理论引导下城市防灾减灾规划工作开展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韧性城市 理论引导 城市发展 防灾减灾 规划方案 分析研究

1韧性城市理论概念与内涵

1.1理论推进

我国学界对于韧性理念认识和理解存在较大差距,但还是存在共同点,韧性城市发展过程中,通过学习和组织能够恢复原状态和平衡发展,站在防灾减灾发展角度,韧性概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具备较强降低灾害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第二,加强灾害突发事件适应能力。第三,回复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

1.2韧性内涵与特点

韧性城市发展过程中,其自身具备反思力较强和随机应变能力较强以及灵活性较强多方面特点,站在韧性城市理论发展角度,会重视规划技术和建设标准以及社会管制系统构建的内容,提高城市自身应对外来冲击的缓冲能力和适应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城市在出现灾害问题时,在对风险分散同时,具备较强自我恢复和修复能力。

2韧性城市发展环境下防灾减灾规划与传统防灾减灾规划差异性

2.1转换传统观念

传统时期开展防灾减灾规划工作时,主要重视工程防御,并落实相关防灾减灾工程规划建设要求,现阶段各个地区普遍落实历史灾害数据评定体系,随城市灾害问题愈加严重,造成风险与预测时间逐渐减少。城市开展安全规划工作时,需要运用先进化技术,建立合理城市安全防灾减灾措施,满足防灾减灾工作要求和标准。现阶段处于全球变暖阶段,随灾害数量增加同时,人口数量和环境变化问题愈加严重,为了能够改善当前城市发展现状,需要借鉴国外相关经验,落实科学化气候变化政策体系。所以,编制防灾减灾规划方案,需要改善傳统规划理念,由防御理念转化为动态风险评估理念,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工作水平。

2.2转变技术思路

传统防灾减灾规划主要通过技术标准功能是对城市安全运行设施规划,依照国家规范标准,布置防御措施。站在韧性城市理论发展较大下开展防灾减灾规划工作,需要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对城市发展状况分析,对城市未来风险评估,避免风险对城市的发展造成影响。所以,在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时,在对风险类别划分同时,还能够建立科学措施,从而突出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性。

2.3改善系统模式

现阶段防灾减灾系统存在空缺问题,在对城市安全风险控制同时,也会出现不适应性的问题,这会提高对城市防灾减灾规划工作要求。站在韧性城市角度开展防灾减灾规划工作情况下,或包含多方面安全内容,韧性城市发展过程中,应对灾害和风险时,在具备较强减轻灾害影响能力同时,需要具备较强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另外,韧性城市开展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工作过程中,需要通过预防措施对安全问题控制,加强城市应对危害能力,提高城市发展安全性,从而保证城市逐渐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3韧性城市理论角度下防灾减灾规划工作意见

城市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对于实现韧性城市发展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开展防灾减灾规划工作时,需要建立科学化危机管理系统,减少城市灾害出现数量。现阶段城市发展过程中,灾害都具备不确定因素,造成城市出现严重经济损失问题,所以,开展防灾减灾规划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站在韧性城市发展理论角度下,从而保证为韧性城市建设工作开展提供帮助。

3.1风险识别

韧性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提高对风险识别工作重视程度,通过城市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能够对城市自身风险程度了解和掌握,建立科学化防灾减灾规划方案,进一步减轻城市风险危害程度。

3.2应对灾害风险

建立韧性城市防御体系时,需提前布控城市防灾重点内容,加强防灾减灾设施保证能力,通过灾害风险监测预警系统,能够对风险区域实时监控和分析,重点对该区域防御。另外,韧性城市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定期对灾害资源和信息更新,首先,建立完善多灾种监测预报预警平台,这在城市应急系统中占据较重要位置,其次,需要韧性城市未来气象灾害风险变化情况研究和预测,开展脆弱性和风险评估工作,建立防灾减灾措施,对风险灾害控制。站在韧性城市发展角度,需要提高城市保护工作重视程度,强化城市自身适应性能力,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同时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对城市灾害风险控制。最后,政府部门强化防灾宣传教育工作力度,但在建立防灾预警体系时,具备较强危机意识,从而确保防灾减灾工作充分发挥其自身作用和价值。

3.3建立韧性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首先,建立城市应急指挥系统时,政府与公共机构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同时需要建立保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按指挥系统,进一步加强应急决策指挥和协调联系能力。其次,韧性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完善专项应急预案,对预案管理工作中缺失问题控制,得到进一步落实,重充分发挥其自身作用和价值。最后,韧性城市需要具备较强应对重大突发性灾害事件能力,为城市灾害重建工作提供帮助。

结论:综合上文所述,现阶段灾害现象和问题的出现,都具备不确性因素,这对于城市适应力和恢复力要求较高,当前城市想实现城镇化发展目标,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城市发展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并站在城市防灾减灾工作角度,形成科学化发展系统,同时,开展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城市安全问题重点考虑和分析,建立城市安全运行体系,最终保障城市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峰,刘源,周翔宇.基于韧性理论的社区绿色基础设施功能提升策略研究[J].园林,2019(07):70-75.

[2]修春亮.安全与韧性——新时期我国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J].城市建筑,2018(35):3.

[3]于嘉,韩博,毕明岩.基于韧性城市理念的齐齐哈尔市海绵城市规划探究[J].城市建筑,2018(35):49-51.

[4]仇保兴.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韧性城市设计方法及原则[J].城市发展研究,2018,25(10):1-3.

[5]邴启亮,李鑫,罗彦.韧性城市理论引导下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探讨[J].规划师,2017,33(08):12-17.

猜你喜欢

防灾减灾城市发展分析研究
我国校园防灾减灾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浅谈机场净空管理与城市发展
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探究
城市规划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思考
探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方面的影响
大直径区熔硅单晶的研究与制备技术探究
新时期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