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ICU转出患儿家属迁移应激的现状及干预研究*

2019-12-16贺秋平刘婷婷郭洁石彩晓

广东医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病房条目医护人员

贺秋平, 刘婷婷, 郭洁, 石彩晓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1东区神经内科, 2PICU, 3护理部(河南郑州 450018)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转移到普通病房可能会对患者及家属带来负面情绪,表现为焦虑、抑郁等,这一现象被称为迁移应激[1]。儿科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 PICU)由ICU延续而来,是集中救治和护理重症患儿的场所,为危重症患儿提供系统、高质量的医学救治及护理相关技术,在儿科危重症的救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随着儿科重症监护技术的日益发展,PICU平均住院日逐渐缩短,越来越多的重症患儿由家属照顾。患儿病情趋于稳定时会安排其由PICU转往普通病房,无陪制度的限制、陌生的环境、病情的不确定性、对普通病房医疗护理技术的担忧等使得患儿家属产生一定水平的迁移应激,这不但影响患儿家属的心理健康,同时也影响着患儿的康复[3-4]。目前,国内外研究[5-11]多为ICU患者家属相关研究,而PICU患儿家属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成立由护士主导,医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和康复治疗师等多学科人员共同参与的多学科延续护理小组,制订个性化护理方案,以期降低 PICU转出患儿家属的迁移应激水平,促使其更好地发挥对患儿的支持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本院2018年8月PICU转出的46例患儿家属作为对照组,2018年10月PICU转出的42例患儿家属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患儿方面:入住PICU时间≥72 h、计划转至普通病房。家属方面:每例患儿选取1名家属,要求年龄≥21岁、为患儿直系亲属、承担患儿的主要照顾任务和医疗决策者、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排除标准:沟通交流障碍、认知障碍或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史及其他无法完成调查问卷者。

1.2 研究工具

1.2.1 调查问卷 (1)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婚姻状况、医疗支付方式、宗教信仰、入PICU方式、入住PICU时间、居住地及患儿年龄。(2)ICU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量表(family relocation stress scale items, FRSS)该量表由Oh等[1]编制,由国内研究者[12-14]翻译成中文。共17个条目,由4个维度组成:迁移的准备(6个条目,转出 ICU的分离焦虑)、家属的压力(4个条目,对治疗条件和环境改变的认识)、患者的自理能力(5个条目,对患者危重病的认识)和迁移的满意度(2个条目,对普通病房护理的担忧)。量表计分方式为5级评分法,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赋值1~5分。由于儿科患者年龄小、病情重,无法评判其意愿及生活自理情况,经过专家咨询后,删除了量表的4和15两个条目,使其更适合儿科这一特殊群体使用。最高75分,最低15分,分数越低,说明家属迁移应激水平越高。60~75分为低水平,45~59分为中等水平,15~44分为高水平。量表重测信度系数为0.81,分半信度为0.95,Cronbach′s α系数为0.97。

1.2.2 资料收集方法 调查前取得相关人员同意与配合。调查员包括主管护师1名,护师2名,均经统一培训,在患儿转出当天开展调查。调查前,向患儿家属说明目的、意义、内容、填写方法和注意事项,征得同意,现场发放并收回,统一编码。填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进行回答。共发放调查问卷88份,收回有效问卷8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 干预方法

1.3.1 对照组 按常规转科流程,由PICU护士进行常规健康指导。

1.3.2 观察组 组建多学科延续护理小组,成员为 PICU护理组组长、主管医师,转入科室责任护士,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和康复治疗师,除PICU主管医师外其他人员均为具有5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以上所有人员共同参与制订患儿由 PICU转至普通病房的个性化延续护理方案。

1.3.3 干预方案的制定 患儿转科前1~2 d,召开由多学科延续护理小组成员及患儿的主要照顾者参加的讨论会。PICU护理组组长负责患儿家属的联络和患儿的护理指导;主管医师负责病情介绍及疾病相关知识讲解;转入科室责任护士负责介绍转入科室环境、医疗护理团队技术水平、转入后护理示范指导及健康教育等;心理咨询师负责评估和干预患儿家属的心理状况;营养师负责患儿的营养评估和指导;康复治疗师负责患儿健康功能测评并制订训练计划;充分征求患儿主要照顾者的意见后,共同制订个性化延续护理计划并实施。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结果 观察组42例,对照组4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迁移应激得分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两组的迁移应激总分、条目得分和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迁移应激量表4个维度得分情况 两组的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3.1 PICU转出患儿家属处于中等水平的迁移应激 本研究对照组调查结果示:PICU转出患儿家属的迁移应激水平处于中等程度,与Oh等[1]、周松等[12]研究结果相似。PICU患儿由于病情危重、变化快及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使患儿家属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无陪管理制度造成患儿与家属的分离,使PICU患儿家属产生焦虑、恐惧及强烈的无助感等负性情绪。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医院的 PICU都存在医护人员不足的现象,医护人员将全部精力放在如何成功救治每例危重患儿上面,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同样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的患儿家属。事实上作为最有力的支持者,患儿家属的心理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儿的康复及医患关系的结果[15-18]。当患儿家属被告知患儿即将从 PICU转至普通病房,而其又没有做好准备时,他们的焦虑水平就会增加,可能会感到被遗弃、无助和焦虑[19]。转出PICU是患儿病情好转的标志,患儿家属在感到欣慰的同时,可能还存在一些担忧:监护设备的减少,医护人员工作模式的不同,家属参与照护的不专业性,医疗护理团队的关注度下降等,他们可能认为转出是不安全的,担心患儿转到普通病房后,新的病房管理规定和不熟悉的环境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情况[20-21]。

表1 一般资料 例(%)

3.2 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能有效降低PICU转出患儿家属迁移应激水平,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关研究表明[22-23],患者由重症监护病房转出至普通病房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转移焦虑,对患者后续的治疗、护理和康复很不利。本研究中,对照组按常规的健康指导,虽可给予家属一定程度的心理安慰,但受限于人员、专业知识及病情的复杂性等诸多因素,仍然使其产生了中等水平的迁移应激。为了缓解这一现象,从而确保患儿能得到连续高质量的照护,在患儿病情趋于稳定即将转至普通病房时,医务人员应充分做好转出前的准备。

多学科延续护理是与常规的护理干预不同的护理新模式,组建多学科团队,实施延续护理,提前做好与家属的沟通,告知家属所要转入科室环境及医护人员的水平,增加熟悉感并做好思想准备,取得配合[24]。多学科合作,参与患儿由 PICU转至普通病房的延续性护理,不仅重视患儿的疾病护理,而且关注家属的心理护理,为患儿量身定制护理方案,使家属在患儿转科过程中得到连续无缝隙的健康指导[25-26],从而缓解其心理压力,更加相信孩子会康复,积极乐观地配合医护工作。此外,该护理模式还能使患儿家属更为全面、客观地了解医护人员医疗服务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体会医护人员对患儿的关心和爱护,这不仅有利于患儿家属和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而且使其更加信任医护人员,从而提升其满意度[27-28]。本研究中,由 PICU责任组长、主管医师,转入科室责任护士,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及康复治疗师共同合作,组建多学科延续护理小组,在患儿转科前1~2 d,召开由患儿家属参与的讨论会,共同制订个性化延续护理计划,使患儿家属了解患儿目前病情及疾病相关知识,熟悉转入科室环境,知晓转入科室的医疗护理技术水平,基本掌握照护患儿的技能,获得系统、专业、连续的心理支持及营养、康复指导,减轻焦虑,增加信任,从而降低其迁移应激水平,提高满意度。

项目例数总分条目得分家属满意度[例(%)]观察组4260.38±8.034.02±0.5339(92.85)对照组4651.65±6.053.44±0.4038(82.60)t/2值12.85212.86217.117P值0.0490.0490.037

表3 维度得分 分

患者从重症监护病房转往普通病房的过程中,不论是患者还是家属均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迁移应激,由此带来的延续护理问题常常被医护人员忽视。本研究通过组建多学科延续护理团队,协同干预,家属参与,既使患儿享受到全程无缝隙的优质护理服务,又有效地降低了患儿家属的迁移应激水平,提升了满意度。本研究仅是一家单位,样本量少,干预时间短,存在一定的制约。建议今后与相关单位合作开展研究,扩大样本量,延长延续护理随访时间,拓展延续护理内容,持续跟踪随访验证干预效果,观察远期成效。

猜你喜欢

病房条目医护人员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换病房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通 知】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