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对宫颈癌患者术后排尿及性功能的影响

2019-12-16王丹,黄文峰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排尿功能性功能宫颈癌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 近年来患病率逐渐升高, 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心健康[1-2], 目前, 临床主要采用手术予以治疗, 但既往多采用的经腹手术创伤较大, 且术后并发症较多, 患者预后不佳, 排尿及性功能恢复不良[3-4]。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腹腔镜被逐渐应用于宫颈癌的治疗,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 明显减轻了机体的创伤、 改善了患者的预后[5]。 然而, 不同术式对患者术后排尿及性功能影响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 遂笔者对其进行了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64 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 与对照组(32 例), 其中治疗组患者年龄40 ~62 岁[ (50.63 ±2.95) 岁], 病程3 个月~3 年[ (1.56 ±0.72) 年], FIGO 分期为Ⅰ期者16 例、Ⅱ期者9 例、 Ⅲ期者7 例, 病理类型为腺癌者1例、 鳞癌者30 例、 腺鳞癌者1 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40 ~63 岁[ (50.41 ±2.78) 岁], 病程2 个月~3 年[ (1.49 ±0.87) 年], FIGO 分期为Ⅰ期者14 例、 Ⅱ期者11 例、 Ⅲ期者7 例, 病理类型为腺癌者2 例、 鳞癌者29 例、 腺鳞癌者1 例。 两组患者年龄对比采用t 检验, t =0.307, P =0.760,P >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病程对比采用t 检验, t =0.351, P =0.727, 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FIGO 分期分布情况对比采用3 行×2 列表资料的卡方检验, χ2=0.333, P =0.846, P >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病理类型分布情况对比采用3 行×2列表资料的卡方检验, χ2=0.350, P =0.839, P >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且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

(1) 符合宫颈癌的诊断标准者; (2) 耐受手术, 且无生育需求者; (3) 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1) 患有免疫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2) 合并有阴道炎、 盆腔炎及泌尿系统疾病, 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判断者; (3) 患有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治疗者。

2 方法

2.1 手术方法

治疗组: 患者全身麻醉后取膀胱截石位, 置留导尿管, 放置举宫器; 常规消毒、 铺巾, 四孔法建立人工气腹, 并于腹腔镜下探查腹腔及盆腔组织情况后, 依次清扫双侧髂总淋巴结、 髂外淋巴结、 腹股沟深淋巴结、 髂内淋巴结及闭孔淋巴结; 最后,切除子宫, 并将其置于标本袋内从阴道取出, 电凝止血, 生理盐水冲洗腹腔, 关闭气腹, 放置引流管, 缝合腹部切口。

对照组: 患者全身麻醉后取仰卧位, 常规消毒、 铺巾, 于腹部正中做长约15 cm 的纵行切口,暴露腹腔; 探查病变组织范围及周围组织粘连等情况后, 依次清扫双侧髂总淋巴结、 髂外淋巴结、 腹股沟深淋巴结、 髂内淋巴结及闭孔淋巴结; 最后,切除子宫, 电凝止血, 生理盐水冲洗腹腔, 放置引流管, 缝合腹部切口。

2.2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 排尿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按照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自制的性功能量表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 个月的性交痛、 性欲及性高潮情况进行评分, 其中分值越高,代表患者性功能越好, 反之则代表性功能越差。

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其中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比表示, 采用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s) 表示, 采用t 检验或t'检验; 均以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 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 P 均<0.0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1)。 可见,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创伤较小, 术后恢复时间较短。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s)Table 1 Comparison of operation-related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s)Table 1 Comparison of operation-related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组别Group例数Number of cases手术时间(min)Operative time (min)术中出血量(mL)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mL)术后住院时间(d)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d)治疗组Treatment group 32 202.47 ±16.29 236.45 ±16.97 9.74 ±1.38对照组Control group 32 176.52 ±15.38 281.23 ±15.04 13.86 ±2.07 t 值t value 6.552 11.170 -t'值t' value - - 9.368 P 值P value 0.000 0.000 0.000

3.2 排尿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治疗组患者术后膀胱充盈感时间及排尿量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 P 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过程中, 治疗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 尿潴留、 淋巴囊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近, 两组对比, P >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 可见,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可促使患者术后排尿功能恢复正常。

表2 两组患者排尿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urinary function and complication occur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3.3 性功能评分对比

术前, 两组患者性交痛、 性欲及性高潮评分对比, P 均>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术后6 个月, 两组患者性交痛、 性欲及性高潮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 且尤以对照组患者降低最为明显, 两组对比, P 均<0.0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3)。 可见,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术后性功能的影响较小。

4 讨论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妇科肿瘤中, 其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 且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逐渐改变, 宫颈癌的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6]。 全子宫切除术是目前临床治疗宫颈癌的首选方法, 研究显示, 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5 年生存率可达75% ~90%[7], 故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上, 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已成为新的研究方向[8]。

相关研究显示, 传统开腹手术因创伤大、 术后恢复慢, 已逐渐被腹腔镜手术所取代[9]。 但腹腔镜手术由于视野范围有限, 操作难度较开腹手术大,对施术医师的要求也较高[10]。 本研究结果亦显示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手术组(P <0.05)。 尽管如此, 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却较少, 术后住院时间及排尿功能恢复时间均较短(P 均<0.05)。 分析原因可能为, 在经腹全子宫切除术中, 为保证手术的根治性, 在离断主、 骶韧带时难免会损伤盆腔内神经丛和静脉丛,继而影响患者的术后排尿功能[11], 而腹腔镜手术对盆腔神经和血管的损伤较小, 还能减少对病灶周围正常组织的牵拉, 减轻对膀胱等周围脏器的刺激[12]; 同时, 腹腔镜具有放大作用, 在手术中能够使医师更清晰地观察到盆腔内的解剖结构, 更利于保护盆腔内的神经和血管, 使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 术后恢复更快[13]。 然而, 腹腔镜手术需要举宫以方便操作, 而举宫器的置入会对阴道壁产生磨损, 并且切除的子宫须通过阴道取出, 故有学者质疑其会对患者术后性功能产生一定影响[14]。 在本研究中, 术后6 个月时, 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性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开腹手术组, 提示腹腔镜手术对宫颈癌患者术后性功能的影响更小, 这可能是因为腹腔镜手术操作过程中对盆腔自主神经的保护作用使患者性功能恢复得更好。

表3 两组患者性功能评分对比(分, ±s)Table 3 Comparison of sexual function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oint, ±s)

表3 两组患者性功能评分对比(分, ±s)Table 3 Comparison of sexual function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oint, ±s)

组别Group例数Number of cases性交痛Dyspareunia术前Before the operation术后After the operation性欲Sexual desire术前Before the operation术后After the operation性高潮Orgasm术前Before the operation术后After the operation治疗组Treatment group 32 4.16 ±0.29 3.39 ±0.86 4.33 ±0.61 3.76 ±0.31 4.13 ±0.62 3.65 ±0.68对照组Control group 32 4.20 ±0.08 2.77 ±0.73 4.36 ±0.42 3.19 ±0.43 4.14 ±0.35 2.70 ±0.59 t 值t value - 3.109 - - - 5.969 t'值t' value 0.752 - 0.279 6.083 0.079 -P 值P value 0.455 0.003 0.820 0.000 0.937 0.000

综上所述,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可显著减轻机体创伤, 加快术后恢复, 改善术后排尿功能及性功能,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排尿功能性功能宫颈癌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有些慢性病影响性功能
优质护理理念下护理干预措施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排尿功能的影响
运动与性功能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功能广泛子宫切除对排尿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治排尿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