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方法的认识

2019-12-16刘芷伶广西艺术学院

艺术家 2019年5期
关键词:民间舞舞蹈民族

□刘芷伶 广西艺术学院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传承和发展与课堂教学的联系紧密,同时民间舞也是舞蹈专业院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民间舞的教学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对民间舞教学方法的一些见解,以期能够促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的发展。

一、背景描述

“口传身授”是舞蹈教师在课堂上的常用教学方法,“口传”包括教师在教授一个新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时,必须将这个舞蹈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该地区或民族的地域环境、人文风俗、舞种分类等基本情况对学生进行介绍,让他们对这个地区或民族的文化有初步的感知和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该舞蹈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在民族历史积淀下每个动作具有的含义,进而在学习中更好地掌握舞蹈的风格性。因此,教师在教授某个民族民间舞蹈作品时,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对该民族的历史、人文、风俗等方面有大概的了解,之后再开展舞蹈技能教学。

二、从简至繁

在民族民间舞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让学生从最基础的动律开始学习,之后慢慢推进到组合中单一的动作,最后再将整个组合串联起来,这样一个由简至繁的过程可以保证质量。因此,在这一阶段,“身授”是核心,要求教师的教学示范动作必须要准确。特别是在教授复合性动作时,一定要先将学生的基础打好。如果教师急于求成,就容易使学生记不清楚动作,或者会造成在动作的连接处出现卡顿甚至“跳串动作”的情况,也会削弱动作组合的风格性。倘若民族民间舞展现不出其风格特征,其情感表达和观赏性都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教授民族民间舞蹈动作时,一定要从简至繁、循序渐进,让学生扎实掌握每个舞蹈动作,这样他们才能完整地展现舞蹈作品。

三、设置情境

在舞蹈表演中,情感是灵魂,没有内心情感的支撑,舞蹈便只是机械化的动作,不能给观者传递信息和情感。因此,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舞蹈外,还需要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而创设一个与某一民族民间舞蹈作品相似的情境,能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从而带动他们的情绪,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设置情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情感。无论是古典舞、现代舞表演,还是国标舞表演,都是带有情感的,民族民间舞也不例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跳自己当地或本民族的舞蹈时更多的是一种内心情感的表达,通过肢体语言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既能带动现场气氛,也能起到自娱和娱人的效果。所以,当学生想象自己进入舞蹈作品的场景中时,能够深刻体会到舞蹈作品强烈的民族性与风格特征。因此,舞蹈教师可以通过创建一个与舞蹈作品相贴切的情境,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从而形成一种代入感,使他们在舞蹈过程中对所学舞蹈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与情感认知,而不只是单纯地、机械化地模仿老师的动作,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学习重点。

四、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顾名思义就是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性格、兴趣等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教育。将这个教学原则运用到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中,便可以理解为依据不同学生的身体条件、领悟能力、舞蹈感觉等进行多方面考量,在此基础上准备适用于不同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在民族民间舞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一味地按照自己设定的方案和计划来开展教学,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良,并寻找和总结出一套适用于所有学生的教学体系,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此外,除了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教师还需适时地鼓励学生,增强他们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自信心,尽可能地消除学生在学习民族民间舞过程中形成的压力,进而使他们大胆地在舞蹈中展示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即使学生的舞蹈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也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民族民间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全面的考量和计划,并且在面对课堂上所发生的一些与自己教学预期不一样的状况时能适时地变通,因此,适应与应变能力是舞蹈教师不能缺少的方面。此外,教学对象无论是舞蹈专业学生还是非舞蹈专业的学生,在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难度等方面都需要“对号入座”。民族民间舞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的舞蹈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舞蹈文化内涵的支撑与积淀,所以民族民间舞教学质量的提升,既需要优秀的民族民间舞教师,也需要正确而高效的教学方法。中国民族民间舞以其独特的魅力浸入各大院校的民间舞课堂,并影响着其舞蹈专业的教学发展方向。因此,民族民间舞教学肩负着传承与发展中国民族民间舞的重任。

猜你喜欢

民间舞舞蹈民族
地域特色舞蹈在高校课程中推广的思考
论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继承与发展——以“东北秧歌典型人物精品课”为例
晋中民间舞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传承和发展策略
学舞蹈的男孩子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舞蹈课
MINORITY REPORT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广西民间舞与旅游表演的链接现状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