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桑植民歌《棒棒捶在岩板上》的创新改编*

2019-12-16周青兰肖苗

黄河之声 2019年22期
关键词:桑植衬词棒棒

周青兰 肖苗

(吉首大学,湖南 吉首 416000)

桑植民歌是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已挖掘歌曲达上万首,风格包含时令歌、山歌、号子、小调、花灯调、仪式歌曲等多种多样。其旋律丰富多彩曲式结构基本完整,但大多数作品仅为一段体结构,演唱时间很短不利于舞台演唱和表演。随着我院桑植民歌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如何改编桑植民歌已成为其发展与突破的关键。我们可以从《棒棒捶在岩板上》创新改编的分析中积累一定的经验。

一、歌曲的发展

《棒棒捶在岩板上》是一首湖南桑植地区的土家族情歌,其表现的是土家族男女的爱情故事,土家族人民通过歌声来表达心中的情感,表达对爱情的喜悦。而在最初时,《棒棒捶在岩板上》只是上下句一段式歌曲,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在民间得以广泛传唱和延续,但作为舞台传唱及表演其结构过于简单。进入现代以来,许多的作曲家深入到桑植人民当中,为歌曲做了大量的补充创作,在保留了原来的曲调基础上,做了新的创新与尝试,其中最具代表的是由王原平改编创作孟勇演唱的《棒棒捶在岩板上》。开头加入原生态“哎…”高腔引子进入原曲陈述部,因原曲只有一段因此改编加入了过度句“叫一声呐情妹儿哎,你想不想郎哟喂,郎在梦里想着你,你莫要忘了郎,情妹吔,情妹吔”。歌曲的第二部分是加入女生的应答式演唱“哎呀我的阿哥我的阿哥呀,小妹我河里洗衣裳心理想着郎哟,哎呀我的阿哥我的阿哥呀,小妹我棒棒锤在哟岩呀吗岩板上哎”,使歌曲由一段体改编成二段体结构更加趋于完善。孟勇通过在张家界《魅力湘西》舞台传唱给所有初到湘西的中外游客留下了土家人男女青年自由恋爱且能歌善舞的深刻印象,此曲同时在整个湘西及湖南的广场娱乐舞蹈中也非常流行,传遍大街小巷。

二、曲式与节奏旋律分析

《棒棒捶在岩板上》全曲由“do”“re”“mi”“sol”“la”五个音构成,无偏音,是一首性格鲜明的五声民族调式,这也是桑植民歌的特色。五声调式由于只由五个骨干音构成,所以在传唱方面难度就降低了,传唱起来也更简单,这可能也是桑植民歌大方异彩的一个原因。歌曲由“re”开始,旋律也大多是跳进,在音的音区上,全曲都在小字一组的a以上,基本上都在小字二组以上,奠定了全曲的基调是高亢、激昂的,这是一首具有小调色彩的五声商调式。歌曲的节奏型运用的比较多,在歌曲里,几乎能看到所有的基本节奏型,表现了桑植人民在歌曲的创作上大多是比较肆意的,不是那么拘谨,这也表现了在土司时期,桑植人民通过歌声来反抗封建制度的压迫,表达了对心中自由的追求。至于歌曲的旋律特点,由于歌曲表达的是土家男女的爱情故事,所以在歌曲的速度上,大致是舒缓、急促最后归于舒缓,也符合男女在感情生活里,先是初识、再热恋最后定情的发展脉络,歌词与节奏交相辉映,速度与情景相融汇,使以《棒棒捶在岩板上》为代表的桑植民歌在现代依旧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三、衬词的运用

桑植民歌衬词相当丰富,是构成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棒棒捶在岩板上》歌曲里,“哎”“哟”“喂”等等语气衬词,也叫做垫音,衬词反映的是地区人民的语音特色和歌唱习惯,这也是大多数山歌都会添加的一种歌词技巧。既能突出节奏特点,也能更进一步的渲染出歌词的意境,同时也是扩展歌曲结构段落的重要手段。《棒棒捶在岩板上》中,桑植人民对衬词的运用大多是节奏上的,如郎在高山打一望罗(喂),姐在(哟)河里(哟),情郎妹妹(哟),衣(哟)洗衣裳(哟喂),“哟”“喂”等衬词的大量运用,使歌词更加的工整,节奏更加鲜明,更加强烈一种民歌带来的山歌风。歌曲中的“儿化”音的演唱也是桑植民歌的一大特色,但此曲孟勇在演唱“棒棒”的时候明显去掉了“棒棒儿”的“儿化”音,有隐藏原生特色而大众化的意图。

四、传承与创新

桑植民歌是第一批最早进入中国非遗保护的项目,桑植县高度重视其传承与发展情况,在县政府的组织下每年都会举行“桑植民歌艺术节”挖掘民间素材与歌手,特便是每年正月15都会搭台举行全民歌唱聚会,不仅丰富了民众生活,还让不同地区的民间歌手有了相互交流学习的空间,让民众感受到桑植民歌发自内心热爱与魅力展现。若你去桑植,想感受地道的“桑植味”,你可去五溪蛮旁听听洗衣的土家族女人的喃喃歌声,你会发现,湘西不止在沈从文的书里,黄永玉的画里,也在桑植民歌的韵味里。自从确定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桑植民歌得到了有效的保护,越来越多歌曲也都进行了改编创作,《棒棒捶在岩板上》的改编创作就是很好的例子,如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创作出既符合时代特色又不失古韵传统的好作品是当代音乐人共同的思考。

猜你喜欢

桑植衬词棒棒
衬词在歌曲创作中的运用
乡村振兴视野下桑植民歌的创新研究*
棒棒的嘟嘟
藏族古乐谱《目意耳之喜宴》中的衬词研究
棒棒精彩
扬州民歌中衬词的语音特点及其来源
棒棒哒
桑植白族文化的汉化效应与保护研究
探析苏区红军歌谣在旅游业中的发展
赣西民歌的衬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