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提高研究

2019-12-16王知正

黄河之声 2019年16期
关键词:审美观音乐过程

王知正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音乐是被人们公认的人类心灵沟通和情感表达最佳的方式,不仅如此,它还是人们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媒介。因为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很多学校都不够重视音乐欣赏的教育,直接导致当前许多的高校学生都缺乏音乐欣赏的审美能力和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比较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往往会忽视审美能力的培养。高校中轻美育和不重视艺术的现象一直都存在,一直都是以课外活动和技能的训练方式教育。所以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不到提高,直接影响学生在艺术方面的发展。

一、对音乐欣赏教学与审美能力的认识

音乐欣赏和审美能力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音乐欣赏教学可以培养审美能力的提升,同时审美能力的提升也可以让音乐欣赏教学健康、稳定的发展。不断推进音乐教育对审美能力方面的影响,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音乐欣赏可以有效提升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所依托的就是艺术教育,基本上就是通过艺术教育的强化,间接提高学生审美的能力。其中“审美”的意思就是:体会艺术品以及事物的美。就是我们对某种特定的东西感到美,并且在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中创造和表现以及发现、追求美。就如同音乐欣赏,不同的音调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节奏以及和声、旋律,通常来说都是相对比较独特的形式,可以表达生活中的意境以及人们内心的情感,进而构成不同的音乐艺术。音乐艺术往往都是多元化的,其中包括娱乐、教育、思想启迪等功能。用审美的态度来研究音乐的过程中,可以将音乐艺术承载的审美经验进行传递和转移,利用这种审美经验可以比较直接感受和实现音乐艺术的功能,音乐教学可以有效的提升审美的能力。音乐教育可以优化美育,进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化人格,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审美教育同时也可以丰富校园的文化,提高学生的业余活动。

(二)审美能力可以有效提高音乐欣赏教学

审美能力的提高以及培养都需要音乐审美在活动中,不断的实践和培养。音乐欣赏的教学其中氛围是比较重要的,良好的氛围是来自于学生的参与兴趣,以及审美能力比较高的学生带动,在目前来看,高校的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在这一点上并不乐观。但是对于音乐欣赏教学,审美能力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假如一个班上有一半以上的同学都具有比较高的审美能力的话,那么对于这个班的音乐教学活动就会进展的顺利。音乐欣赏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强化对音乐的了解,产生兴趣。还可以让音乐方面的知识来弥补自己审美能力的不足。对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其重视程度和教学环境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对学生审美能力提高的策略研究

(一)加强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在兴趣的引导下学习,可以事半功倍,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学习也会更有积极性,所以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提升,可以从兴趣作为出发点,让学生自行的去欣赏音乐,并且勇敢的去尝试和实践。以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出发点,让学生可以在兴趣的引导下自主、自发、积极地去进行学习。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还是要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引导。音乐是通过声音的传播产生美的,往往都充满着意境以及内涵。教师在教学引导方面应该要多为学生找一些通俗易懂、情绪表达鲜明的音乐,构建从简到繁的教学方式,先从简单的知识学起,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建立起自信,慢慢再实现复杂化,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要适度给学生讲述一些关于音乐相关的故事,带学生一同深入意境,带入思考,用心去领会音乐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师应该要正确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审美观念

音乐欣赏教学这门课程,可以说是抽象化的一门教育课程,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它主要是注重于个人的感受,很多的东西都不能具体、形象地表达出来,就是属于可以感受到,但是表达不出来的一种形式。对于学生来说,一个正确的审美观是对音乐进行欣赏的前提和基础。虽然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但是在真正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导师的指点以及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不会取得太大的成效。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对学生就显现出了其中的重要性。现如今,学生的课业都比较繁重,况且音乐也不是重点的必修课,学生在平时所接触的也比较少,在学习的过程中几乎就没有正确的审美观念,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积极、正确的去引导。还有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多多思考,带入自己独立的感受和思考去欣赏一段音乐,而不是让学生形成一个单一的思维模式,把老师的话当作标准。

(三)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审美观

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仅仅只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美或是发现短暂的美,而是要让学生可以自己独立的去感受、发现美的存在,培养属于自己的审美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常都是根据自身的经验以及感悟在课堂上进行传播,学生很难在这个过程中让它成为自己的东西,并且也很难产生属于自己的想法。审美观可以在多方面体现,教师可以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将灵感都化作现实存在的东西。并且可以融合所学的知识,随着正确的审美观去创造美,形成只属于自己的独特审美体系,从而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

(四)可以将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审美教育有目的性地结合起来

通常我们在生活中所说的教学,其意思就是要有教才有学,在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将音乐的基础知识与审美教育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在整个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可以说如果要提升或者是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其中音乐的基础知识就是音乐鉴赏的基本内容。通过加强学生音乐鉴赏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深厚的音乐理论知识以及技能时,更有效地提升审美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通往正确的方向学习,还有就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度把握和控制好教学时候的知识灌输和教学尺度,让学生不要有太大的负担,使得学生有自己的审美感受和想法,保证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自然而然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要有效地将创设的音乐情境和学生的想象相结合

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必定要积极充分地去为学生创设一个音乐感受浓郁且良好的音乐情境,而不是单纯给学生播放视频以及音频等,让学生进行体会和欣赏。如果是这样的话不管是多么优美的音乐,也是很难让学生真正的深入体会到音乐中的美。教师如果想要更好的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需要积极充分利用新时代的发展产物,高科技技术、互联网、多媒体等模式的教学工具,给学生创设不同学习环境。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学地点放在功能齐全的多媒体教室,有效利用资源,为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课件,营造一个最适合音乐欣赏学习的环境,让学生有效快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相应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想象,结合创造不一样的美,从而可以间接性地充实学生对审美知识的不足以及培养学生在音乐中的感知力,有效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六)切实有效地优化教师队伍以及要创新教学的方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音乐,已经不再是我们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东西,在院校中也不再是娱乐性的科目。目前,对于音乐欣赏教学,遇到最大的阻碍就是师资的问题,没有专业性强,高素质的专业师资团队。如果要在音乐欣赏课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良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就要重视音乐师资团队的优化,要有针对性地去培养一批高素质和专业性强的师资团队,并且要转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创新音乐教学的方式。同时,在音乐教师的选拔上,要适当提高教师录用的门槛,选择更专业的教师来培养学生。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的方式,还要积极去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兴趣,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积极性,挖掘出学生潜藏在心底的热情,让学生带着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进行学习。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让学生可以独立、自主的去学习,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有效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

猜你喜欢

审美观音乐过程
论唐代琴论中的主“静”审美观——以《昭文不鼓琴赋》《无弦琴赋》《琴诀》为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浅论美术基础课程在广告学专业构成中的必要性
美术欣赏深度介入促生学生幸福感研究
音乐
论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观的培养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