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阅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路径

2019-12-15徐俊英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语感语言

徐俊英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语感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研究成了一个新的热点和焦点。就目前情况看,对语感的研究集中在语感性质和语感地位及语感培养这三个方面,而以语感培养的研究作为重点。语感培养是一切母语学习的基本途径,也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经验。自从夏丐尊先生在20世纪初提出“语感”这个概念以来,老前辈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吕叔湘等一直大力提倡语感教学。然而,大半个世纪过去了,语感和语感教学始终未能得到应有的理解和重视。80年代末,人们对语文教育的效率与效果产生了怀疑,在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反思和重新审视中,语感的培育重新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在90年代的语文大讨论中,人们逐渐认识到语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因为语感教学有利于全面实施语文素质教育,是言语能力训练、思想情感教育、创造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更是小学语文教改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就小学语文教育而论,语感及语感教学的主要问题是:语感的本质是什么?语感是怎样形成的?语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怎样培养学生语感?由于目前对语感的本质问题尚未达成共识,所以对语感基本特征的解释以及如何进行语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等问题都仍有较大的讨论空间。本文针对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能有所裨益。

二、3~4年级小学生是语感领悟阶段

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语感是人在长期的、规范的言语活动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直觉的、正确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只有从语感的本质特征去研究语感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首先,在比较中揣摩。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且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教学时,老师可通过减一减、加一加、换一换、调一调等形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推敲揣摩语言文字在运用中的准确和精妙,挖掘其蕴含意义,从而有所感悟。

其次,在想象中体会。语言感受的产生是以感性为主体的,训练语感需要与具体形象联系起来,才能领会其丰富的内涵。在教师有启发性的提示下,学生顺着文章的内容合理展开联想,凭借想象使具体事物在脑子里重现,达到触景生情,浮想联翩,逐步走进作品所描述的境界中。并在具体生动的语言形象中感悟语言背后的深奥与美妙,达到“作者胸有境,人境始与亲”的境地,让学生在心中产生“内心视像”,感悟课文的意境,从中获得丰富的语感。如:在教学《少年闰土》课文时,教师通过娓娓动听的语言把学生带到海边的瓜地里,启发学生在脑子里“过影”——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明月,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地,一个机灵可爱的刺猹少年……从而让学生感悟课文所描写的意境,并从中培养语感。

再者,在入境时品味。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训练学生的语感,就要把语言的理解与情感的体会结合起来,使学生透过文章的字句去感受作者那起伏的情感,“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入境又入情”,让学生的内心在作者引领下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因此,在语感训练中,要努力寻找文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触发点,使学生与文章产生共鸣。

三、5~6年级小学生是语感的鉴赏阶段

首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叶圣陶先生说过:“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或者再现作者笔下的生活情境,或者补充文章的实际内容,或者增加印证作者的相同感受等等,使学生对语言所表现的感情含义产生鲜明的内心体验,与文中的主人公、作者一同沉浸在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中。

其次,让学生充实生活。没有这种生活体验,语感培养其实是徒劳的。语感培养就会重蹈“死读书,读死书”的覆辙。因此培养这种能力不应局限于有限的40分钟,囿于窄小的教室空间和有限的校园天地,而要把视野拓展到更為广阔的天地,要拓展到生活感受是一种非言语实践,它包括生活知识经验、自然风物知识经验和人生社会知识经验等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广阔的大自然之中。让学生能够深切地感受生活,读懂社会生活这本书,并在丰富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培养语感。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训练过程,是一个经历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概括、由形象到抽象、由部分到整体,再到综合的循序渐进、循环往复的完整过程,是一个集听、说、读、写训练为一体,融字词句段篇训练为一体的过程。简言之,小学语文教学就是在人的发展语言的最佳时期发展人的语言。同时,小学语文教学又是分阶段进行的,每个阶段有着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整体性、阶段性和连续性。

语感培养的三个阶段既是逐层深入,又是相互渗透的。因此,我们在不同的语感培养阶段应分别施以不同的训练方法,应有所侧重,循序渐进,从而使学生面对语文材料能够实现创造性地感悟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东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逐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综上所述,目前存在语感研究理论方面比较热门,而在语感研究的实践方面相对滞后,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真正在实践方面的一些实践者没有吃透理论,导致一些操作方法不够理想,或者对相关语感方面的一些关系没有摆正。小学语文新课改中,语感的培育关键在于准确地把握语感的基本特征,要理解和体会从语感的基本特征入手逐步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性,课改中要尽快把前沿的理论研究成果逐步应用到一线的教学实践中,要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环境中不断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培育的可行路径和有效方法。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语感语言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我有我语言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语言与言语
语言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