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筑牢“六个一”工程 唱响兵地融合歌

2019-12-15袁明汉

兵团工运 2019年1期
关键词:六个一巴州一家亲

□袁明汉

初冬的华夏巴州景色宜人,金色的尉犁大地生机盎然。2018年11月12日,在尉犁县大礼堂召开的“巴州第五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命名表彰大会上,二师三十三团党委书记、政委杨淼森,从巴州党委书记李刚手中接过“巴州第五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的牌匾时,代表三十三团1.8万多名干部职工,对巴州党委、政府授予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表示由衷的感激之情。

三十三团居住着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彝族、藏族、苗族、土家族等八个民族,而汉族占全团总人口的97.3%,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占2.7%。杂居的不同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唱响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赞歌。多年来,该团党委全力抓好兵地融合发展、民族团结“六个一”工程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互建一个好机制,强化领导促落实。三十三团党委成立了由团主要领导挂帅牵头的民族团结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三十三团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工作要点》《三十三团与尉犁县兵地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及时宣传和推广融合发展中的先进典型和创新做法。

共育一枝团结花,结对帮扶增情谊。三十三团党委每年至少三次召开党委专题民族团结、融合发展工作会,健全和完善相关工作制度。组织机关50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和6个连队的支部书记,分别与尉犁县古勒巴格乡3个村的50户少数民族家庭,通过采取“1+1”“2+1”(即“一人帮一户”“二个连队对接一个村”)的方式,攀亲结对,相互帮扶。目前,已有42户脱贫致富。

合演一台文化戏,五个认同心连心。近年来,先后联合举办了不同主题的文艺演出16场次,观看群众四万余人,为兵地职工群众和农牧民奉献了一场场文化盛宴,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

同饮一渠塔河水,牵挂冷暖惠民生。一是经常性选调医疗骨干,深入牧区为农牧民巡诊看病、免费体检、送医送药等活动。二是团党委班子成员每年都到尉犁县兴地山牧业队进行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粮油、生活必需品和医药器具等。三是团党委在每年古尔邦节、肉孜节期间,都精心准备节日慰问品,到结亲家里共度佳节。四是团场每年留下2万亩棉田不冬耕,作为解决周边乡村牧民的冬季牧场,并为古勒巴格乡受灾牧民无偿调运棉籽壳32吨。五是团场每周二、周三举办“大巴扎”,吸引周边乡镇500余户商户参与,促进区域商贸流通。六是在资金、场地、技术等方面鼓励少数民族和困难群众通过自主创业、从事手工编织等方式实现增收致富。

联担一方平安责,维稳戍边尽职守。三十三团与尉犁县建立了兵地联动维稳工作机制和兵地协作配合的维稳处突机制。制定出台了《塔里木河流域重点区域实有人口摸排清查专项行动工作预案》,提高了维稳处突能力。先后两次调集民兵200余人次,参与尉犁县的巡逻维稳执勤。三十三团还向古勒巴格乡赠送一辆维稳巡逻车和10万元维稳经费。

齐走一条富民路,发展共赢添活力。一是与古勒巴格乡共建畜牧养殖示范点,向其赠送小尾寒羊母羊10只、种公羊1只,派专业技术人员服务指导,促进古勒巴格乡畜牧业发展。二是在结对帮扶的3个村,创建300亩的现代农业示范田,促进农牧民增收。

自2014年7月“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开展以来,三十三团与古勒巴格乡累计走访见面各族群众1600余人次,给乡村困难户捐助爱心清油300余桶,白面300余袋,种子、地膜5.1吨,油饼6.2吨,爱心款五万余元。仅2018年的六轮90天里,三十三团党委八名班子成员和50名副科级干部,分18批(次)先后到尉犁县古勒巴格乡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访亲戚”活动,做好事办实事167件。

杨淼森在授牌仪式上表示,三十三团将在巴州、二师铁门关市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不断总结经验方法,继续推动民族团结创建工作长效开展。继续加大“民族团结一家亲”和群众工作“两个全覆盖”活动的开展力度,充分发挥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的作用。准确把握“兵地共建、融合发展”理念,始终与巴州各族人民群众一起肩并肩、手挽手、心贴心,全力打造三十三团与巴州、尉犁兵地共建、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猜你喜欢

六个一巴州一家亲
湘楚一家亲
巴州红枣产业发展中科技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鲁湘一家亲
一家亲
新疆巴州: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 “六个一”立家规、育家风、严家教
90岁老人每天的“六个一”
动物一家亲
巴州纤检所开展第十四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
探秘楼兰 畅游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