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淑华∶忙碌而幸福的南疆支教生活

2019-12-15陈泽刚

兵团工运 2019年1期
关键词:南疆刘老师支教

□陈泽刚

2018年3月,五师八十三团一中刘淑华老师怀着对南疆教育的热情,主动请缨,积极报名参加南疆支教,在三师图木舒克市开始她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

刘老师到学校后,服从安排、勇挑重担,教四年级一班的语文兼班主任工作,两个班的品德与社会,五年级四个班的品德与社会,同时担任语文组集体备课组长及教研组长工作。

在和南疆孩子相处的日子里,她关注每个学生。课堂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主要来自于课堂,她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以阅读活动为切入点,以活动为纽带,带领各族孩子尽情徜徉于国语绚丽的世界中。

了解到这里的学生语文基础薄弱,每节语文课前都要听写,当堂批阅和纠错改正,一个月后基础知识有较明显提升,学生们树立起学好国语的自信心,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

班里学习有困难学生呼西塔尔、帕哈提、安凯尔是她最关心的学生。记得呼西塔尔期中考试时语文不及格,在分析他的情况后,她对呼西塔尔付出比其他孩子更多的关爱和帮助,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期末考试他语文分数突破70分。

刘老师平时常跟赛米·阿不都、吾塔里浦、努丽姑等家长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建议家长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在家给孩子充足的学习时间。在老师、家长共同努力下,刘老师所教的班级语文期末成绩居年级首位,很多家长高兴地告诉她孩子语文第一次考90多分。

学校学生1476名,小学部汉族学生60%,少数民族学生40%,共有24个班,教师只有36名,严重缺老师,每年都是靠塔里木大学的大学生到这里实习和一些志愿者来支教补充,教师流动性很大。教育信息比较闭塞,教学方法有待提高。刘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恰好那时教务主任通知全校每位老师上一节示范课,为了给当地教师的教学带来他们真正需要的知识,刘老师认真研读教材,认真备课、精心制作课件。课后,主任和老师们都说:“你这个班的民族学生多,孩子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从来听课是一潭死水,今天这潭死水被你激活了。”

在教研方面,她总是精心准备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适时开展语文教研组的各种教研活动,教研会上与老师一起探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促使同行不断研究最佳的教学方法。

同事热则耶木·吐拉丁说:“刘老师课堂故事多,孩子们爱听。神秘莫测的神话故事、悠久传奇的历史故事、慷慨激昂的革命故事、名人伟人的成长故事。刘老师口中的故事生动有趣感人,学生个个痴迷其中。她还经常与我们沟通如何管理学生、怎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家获益匪浅。”

作为班主任的她,责字当先,不断地学习提升、建设自我,提高教育教学及综合管理能力,做到因材、因地、因人施教。她所带的班级文明、整洁、班风正,各项工作开展有条不紊,她把这平凡而简单的爱融于日常琐碎繁杂的工作中,全心全意为每位同学服务,善于发现学生的长项,抓住每个教育良机,适时表扬、鼓励。她经常组织开展读书阅览、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娱表演等形式的主题队会,展示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发展个性。她把温暖和爱洒进孩子的心里,在孩子们心里种下爱的种子,给了南疆各族学生仰望星空的梦想。

为了检验班主任老师管理的水平,2018年5月,学校要求各班“六一”排练节目,刘老师接受安排后,立刻投入紧张的准备中。如何让班级师生从节目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呢?从选择节目内容到表现形式,她均做详细的设计,选择《弟子规》作为节目。刘老师将此节目与培养学生好习惯的目标结合起来,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融会贯通,转化成孩子们的“行为守则”。

《弟子规》这个节目荣获校“六一”节目评比特等奖,刘老师由于工作突出,被评为优秀中队辅导员。

“当看到学生因自己的帮助而取得进步欢欣鼓舞,当看到在自己的点拨下同行茅塞顿开。”刘老师说,那时候感到做一名教师真好,心里充满甜蜜。

刘老师的朴素愿望是帮助更多的南疆孩子更爱学习、会学习,帮助更多的南疆教师更爱教育、会教育,支教之路上洒下一路芬芳,今年教师节刘老师被评为三师优秀支教教师。

刘淑华老师在支教生活中体验着幸福,感受着支教带来的快乐,她说∶支教生活就像一杯淡淡的清茶,没有艳丽的色泽和醇厚的味道,淡淡的清香让人回味无穷,感谢生活让我有了这段经历,忙碌而幸福。□

猜你喜欢

南疆刘老师支教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南疆木棉红似火
南疆最美是春天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90后”女孩尼泊尔支教:跋涉千里的修行成长
刘老师想开小车
幽默的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