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2019-12-14陈晓红

法制博览 2019年13期
关键词:法制依法治国改革开放

陈晓红

中共大同市委党校,山西 大同 037002

一、改革开放40年多来中国法治的历史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是中国法治建设的40多年。如今,法治已经得到全社会的认可,然而,40年多来,中国法治是在经历了几个重大的历史性变迁后,才逐渐发展为今天的法治体系的。

(一)从“人治”到“法制”的转变

新中国建立之初,政治运动、政策以及行政手段是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主要方式。在1978年11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有作出了闻名于世的“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的重大判断。1978年12月18日,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被誉为新中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在拨乱反正和制定改革开放政策的基础上,在政治建设上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中国的法制建设步入了全新的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上,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16字方针,为完全否定人治、全面落实法制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障。从此我们国家的民主法治建设走向了正确的轨道。

1982年年底,全国人大通过了我国现行宪法,即“八二宪法”,这部宪法为新时期法制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其他法律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了根本遵循,极大地促进和维护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发展。

(二)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

从“法制”到“法治”的过渡始于1997年党的十五大。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正式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治奋斗目标。十五大报告将之前的“法制”修改为“法治”,将“法制国家”修改为“法治国家”。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表明我们党对法治的内涵外延、功能价值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我们党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法治引领的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由法治保障的政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由法治规范的社会。

1999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了现行宪法的第三个修正案,“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正式载入宪法,成为其中最耀眼的词句之一。这是中国法制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

(三)从“形成法律体系”到“建设法治体系”的转变

经过改革开放之后40多年的法制发展,于2011年,我们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依法治国提到了亘古未有的高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依法治国作出初步部署,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题,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目标。党的十九大进一步重申了坚持依法治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必要性。步入新时代,新一届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法治已成为治国的基本方式。

新时代,中国正在从形成法律体系阶段过渡到建设法治体系的阶段,并且在法治的道路上从大国走向强国。

二、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法治建设的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令全世界刮目相看,而法治成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

改革开放之后,在刑事、民事、行政等几个法律部门都通过了一系列基础性法律。这些基础性的法律构成了我国法治体系的四梁八柱,与其他法律相配合,共同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011年之后,中国进入了法治的不断完善阶段,通过立改废释并举,填补了法律的空白,修改了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法律,废止了过期的法律,并通过法律解释应对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这些法律从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能够适应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意志。

国家发展中具有根本、稳定、长远发展的基本制度得到了法律的确认,法治体系不断得到完善。丰富的立法成果已成为改革发展的护卫舰和破冰者,维护社会的健康运行,带动国家稳步前行。

(二)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深入推进

法律是衡量、规范和引导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一整套规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治实践成果丰硕、经验丰富,这一切都将全面依法治国实践推向了新的高度。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经过40多年的改革,在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依法行政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各级行政主体和公务员的各项行政行为已经纳入了法治的轨道,各级政府的依法行政能力得到显著提供,法治政府正在建成。

司法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改革开放之后,我们恢复了法院、检察院的设置。十八大之后,新一届党中央雷厉风行,对司法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改革,体现了司法的公正权威高效。建立了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司法改革措施不断得到落实,完善了司法制度,提高了司法公信力。

(三)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得到显著增强

全社会法治观念的提高标志着法律权威的树立。改革开放之后,从“一五普法”到“七五普法”,已经过去了30多个春秋。30多年的普法教育使得人民的法治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被动学法转向主动学法,从害怕打官司转向主动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十八大之后,大量错误案件的纠正,更坚定了人民对法治的信念。

(四)人权、公平和正义得到全面落实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需要实现的是“有法可依”,而现在,我们需要实现的是“良法善治”。健全而科学的立法,充分保障了人民的权利,使人民深刻体会到了生活的幸福,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传统中,“民告官”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全社会的法治水平不断进步,“民告官”成为了现实。1988年发生在温州的渔民包某照状告县政府的案件,是改革开放后"民告官"第一案。上个世纪90年代《行政诉讼法》的实施,确立了政府和公民在法律面前地位完全平等的观念,为“民告官”提供了法律依据;2004年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确立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责任;《物权法》的颁布,确立了所有的财产,不论国家所有、集体所有还是私人所有都一律给予平等保护的原则。这些法律的颁布实施,使得人权、公平和正义得到了全面落实。

三、改革开放40多年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在法治道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对于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为:

(一)法治引领、促进、规范和保障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改革的过程中,立法先行可以引领经济发展方向、促进经济的稳步增长和规范市场经济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完备的法律法规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披荆斩棘、保驾护航。今天,中国的经济已经稳居世界第二,可以说法治对于经济的腾飞功不可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

(二)法治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

“无规矩不成方圆”。法治为纠纷的解决创设了规则,遇到问题找法,化解纠纷靠法,矛盾的解决由独立公正的第三方裁决。利用法治来解决冲突可以确保国家和社会的长期稳定。法治是实现社会和谐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因素。

(三)法治标志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良法是折射民意的一面镜子。各级人大在立法中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体现人民的意志,得到人民的拥护。法治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保证,依法治国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法治建设上取得的突出成就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和历史的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我国的法治建设举措有力、成就丰硕、经验丰富,开辟了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凝聚起了全社会最广泛的法治共识。中国的法治已经步入快车道,让我们以法治立国、以法治富国、以法治稳国、以法治兴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

猜你喜欢

法制依法治国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法制报道“负效应”的规避与防范
关于法制新闻的几点认识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医养结合亟须法制规范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