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人就业质量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对策研究

2019-12-13曹珊珊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34期
关键词:就业质量建筑工人社会资本

曹珊珊

摘 要:针对近两年工程项目的“用工荒”的问题,通过建筑工人就业质量现状阐释为何农民工总量逐年增加,但建筑工人数量却在减少,从就业稳定性、收入水平及权益保障、职业发展、就业满意度四个维度分析其就业质量现状,并进一步研究了影响建筑工人就业质量的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人;就业质量;人力资本;社会资本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4.032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8年中国农民工总量为28836万人,比上年增加184万人,增长0.6%,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约5363万人,比重为18.6%,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农民工总量增加的情况下,建筑工人的数量以及占比都在减少,除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更多农民工等原因,社会对建筑工作的歧视,建筑行业本身特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建筑工人自身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导致建筑行业的就业质量情况非常严峻,从“十二五”开始,就业的重心从就业数量与结构逐渐转向就业质量,党的十八大报告以“推动实现高质量的就业”点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则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因此,解决这个问题对我国城市化建设、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都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 建筑工人就业质量现状

首先,本文要对建筑工人的就业质量进行界定,就业质量并非指工资收入高低,而是结合劳动者主客观各方面指标进行评定的综合性范畴,具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层次性;二是多维度,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和建筑工人群体特征,认为建筑工人就业质量主要是指在就业稳定性、收入水平及权益保障、职业发展、就业满意度四个维度的综合质量。

1.1 就业稳定性

由于建筑生产的不可重复性,对劳动力的需求具有灵活性,建筑工人在不同项目、不同地域间快速流动满足了建筑生产的需求,但是也因此导致了建筑工人工作地点的不稳定性,而工作环境的不稳定对工人在城市社会关系的建立、社会资本的积累起到负面作用,工人感到缺乏职业前途,对工作价值的认同度低;不稳定的就业状态带来的“漂泊感”、“无力感”也对工人在心里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建筑业生产来说,频繁的地域流动降低了个体工人的责任心,不利于建筑工人进行安全和生产技能的培训,不仅使安全文明施工失去一部分保障,更无法满足业界对生产技术更新的诉求;而工人对于工作低价值的认知,也使得愿意从事建筑生产工人的减少,2014-2018五年间,在建筑业产值节节攀高、用工需求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建筑工人数量却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稳定的就业状态对吸引工人回溯、维持劳动力规模具有重要意义。

1.2 收入水平及权益保障

收入水平:建筑生产需要大量的、不同工种的工人相互配合完成。不同的工种,薪资待遇等都有一定差异。一般来说,工种的技术含量越低,薪资待遇越低。根据笔者在上海市的实地调研以及访谈情况,将建筑工人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对应造价通网站的人工信息价以及其他网站搜集的收入水平如表1。

在笔者实践访谈过程中,发现工人工资普遍比造价通的人工价要高,上海普工一般在200左右/工日,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种可多达300~500不等/工日,而一般情况下,工作出勤为每月满勤,即工日为三十天左右,可以说建筑工人在农民工中的收入算得上“白领”水平。

权益保障:在建筑业中,实行“管理-劳务”分层制度,管理者具有正式的劳动合同,按照正式劳务关系进行管理,而建筑工人绝大部分是由包工头带领的非正式组织小团体,不属于劳务企业或者跟随包工头挂靠在某个劳务企业下,没有正式的劳务合同,参加五险一金等社会保障的比例非常低,没有适当社会保障导致了建筑行业的诸多问题,如工资拖欠、工伤赔偿纠纷等。

1.3 职业发展

职业发展主要是晋升以及培训两方面,根据笔者的调研访谈,建筑工人的晉升机会基本为零,缺乏正常的职业成长体系,个人发展的可能性较小。

为不断提高建筑工人素质和技能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现在各地区均举办了建筑工人职业培训班,但是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培训期间工人工资的支出费用问题、工人的流动性如何解决的问题、培训机构本身培训质量问题,仍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去完善和提高建筑工人培训的效果。

1.4 就业满意度

就业满意度本质上是劳动主体对所从事工作的评价,是工作状况经过劳动主体心理加工后的主观情感反应,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就业环境的脏乱差,工作内容的枯燥乏味,以及工作风险高、工作强度大等,使得建筑工人对就业的满意度普遍较低。

建筑工人就业满意度的高低决定了其是否能够长期从事这份工作,不仅影响到其自身的生存状态,更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绩效,特别是工程项目的安全与质量问题,因此提高就业满意度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尤为重要。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建筑工人的收入水平虽然在农民工中算比较高的水平,但是就业稳定性差,就业满意度低,职业发展前景不乐观,因此总体来说建筑工人的就业质量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从根源上剖析影响建筑工人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

2 影响建筑工人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

2.1 建筑工人所具有的人力资本影响其就业质量

人力资本是人们进行投资所形成的一种凝结在其身上的知识和技能资本。有学者认为人力资本只包括教育和技能培训,还有些学者认为人力资本是由劳动者的知识、健康情况和技能组成的。综合可见,人力资本是体现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工作能力的资本。结合建筑工人的本质特性,笔者认为建筑工人的人力资本应该是能够提高其综合素质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包括教育、培训等都能增强其人力资本。因此,本研究选择技能水平、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和身体健康状况等指标作为建筑工人的人力资本,来分析对其就业质量的影响。

技能水平在建筑行业主要体现在是否有相关技能资格证书以及工种的差异,经过笔者的访问发现,有资质证书的建筑工人就业质量大多比无资质证书的人高,有资质证书的人通常收入水平更高,就業更加稳定,就业满意度也更高,而没有资质证书的则相反;对于工种的差异,按照笔者之前的分类,技术等级越高的建筑工人,就业质量也显著提高,低技术工种的收入水平最低,工作内容也最单一,工作强度很大,劳动力的流动也特别频繁。

建筑工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根据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外来务工住户数据的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建筑工人就业质量越高,教育能够提高收入、增加稳定性、减少工作时间和改善工人福利;除此之外,接受职业教育能够显著提高建筑工人就业质量,但不同类型职业教育对建筑工人就业质量的影响存在差异。

在建筑领域的工作经验越丰富,一般建筑工人的就业质量也越高,随着工作年限的积累,工作技能越来越熟练,建筑工人传统的培训方式是师徒制,由经验丰富的工人带刚入门的工人,因此工作年限高的工人在就业稳定性和收入水平以及满意度方面都远高于新晋职工,另外虽然建筑劳务队伍是非正规组织,没有明确等级划分,但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人在组织中的地位和话语权都显著高于一般员工。

建筑工作绝大多数为体力活,对于身体健康状况越好的工人,越能胜任工作,因此就业质量也越高。

2.2 建筑工人所具有的社会资本影响其就业质量

社会资本对建筑工人就业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建筑工人社会资本的提高有助于其获取更有效的就业信息、降低其就业机会的搜寻成本、更好地维护其合法权益、提高其综合素质。社会资本最早是由布迪厄提出的,他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资源集合体,这些资源可以是实际的也可以是潜在的,并与持久的网络占有紧密结合,属于关系网络的范畴。具体而言,社会资本的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一些学者采用社区参与、信任与安全感、家庭和朋友以及邻居间的联系等指标对其进行测量。我国学者较为公认的是从政治面貌、求职途径等指标对其进行测量。总体来看,学者多数采用社会网络的视角研究社会资本,其核心在于网络成员的交往与互动。因此,本研究所理解的社会资本主要指嵌入建筑工人个体社会网络中、并且能够为建筑工人所使用的具有生产性和增值性的资源,而社会资本对于就业质量的影响则从原始社会资本、新型社会资本等方面分析。

原始社会资本是指农民进城打工前原有的社会网络中、并且能够为建筑工人所使用的具有生产性和增值性的资源,原始社会资本对于农民初次外出打工有着显著正向影响,在笔者实地调研中发现,一个包工队伍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工人都来自于同一个省市,大部分都是同乡或者附近乡镇的,还有很多都具有亲戚关系,也就是一个包工队伍是由血缘、亲缘、乡缘等社会关系组成的小团体,而就业搜寻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亲戚、老乡、朋友的介绍,这种就业搜寻方式相对于市场渠道就业,降低了就业搜寻时间成本,提高了就业效率,还避免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建筑工人搜寻工作时被提供虚假信息、收取不正当费用、签订不合理劳动合同等情况的发生,但是也可能由于信息不对称,熟人给的工资小于市场平均水平等不良情况的出现,总之,原始社会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显然是利大于弊。

而随着建筑工人在城市中社会网络的建立,会形成新的社会资本,新的社会资本会给工人带来更多的就业信息与机会,对于建筑工人就业质量提高有显著正向影响。

3 政策建议及总结

根据上述就业质量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3.1 提高建筑工人的人力资本

教育程度对建筑工人就业质量的提升具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职业与技能教育,政府可以考虑在各地建立培训基地,虽然建筑工人的流动性比较高但是往往在同一省内流动,可在省内统一培训内容与模式,进行阶段性考核,并提供考核合格证明,如建筑工人流动到其他市也可根据上阶段考核证明继续学习之后的内容。

3.2 构建建筑工人融入城市渠道

由于户籍制度造成二元劳动市场分割,再加上建筑行业工作的脏、苦、差,导致建筑工人在就业城市收到很多歧视,除此之外还有社会福利以及子女教育等问题,让建筑工人的归属感很弱,就业稳定性差,就业质量不能保证,因此构建建筑工人融入渠道,比如定期召开联谊会等活动,让建筑工人在城市有更多的朋友,提高建筑工人社会福利以及修建农民工子弟学校等,使建筑工人长期稳定在一个城市,对工人、工程以及社会都是更好的选择。

3.3 推广建筑工人实名制

推广建筑工人实名制可以保障建筑工人的工资发放,进一步让建筑工人干活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另外可以将劳动需求信息与实名制平台结合,使建筑劳动力市场供求更加透明化,从而能更好的匹配建筑工人与项目,减少搜寻工作的成本,提高职位匹配度,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沈诗杰.心理资本调节下建筑工人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吉林省调查数据的分析[J].学习与探索,2018,(06):42-51.

[2]罗文剑,张晓晨,吕华.新常态背景下中部地区建筑工人就业质量评价——基于D-AHP的实证研究[J].劳动经济评论,2018,11(02):165-180.

[3]高祥.关于建筑工人职业培训的探讨和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1):43.

[4]李超,郗希.建筑工人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新生代和老一代建筑工人的差异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7,22(02):178-189.

[5]肖小勇,黄静,郭慧颖.教育能够提高建筑工人就业质量吗?——基于CHIP外来务工住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135-143+169.

猜你喜欢

就业质量建筑工人社会资本
建筑工人
泸州市建筑工人的职业卫生服务需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