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2019-12-13高舒榭

家禽科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血清型种蛋雏鸡

高舒榭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9)11-0040-02

鸡大肠杆菌病是目前养殖业中一种常见的、高发性的传染性疾病,是大肠埃希氏杆菌中的致病性血清型菌株引起的各种禽类的急性或慢性细菌性病原的总称。这一禽类疾病具有存在范围广、感染率、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导致蛋鸡的产蛋率降低,种蛋孵化率下降,鸡的自身生长发育迟缓,从而使鸡肉和鸡蛋的品质不佳,防治成本增加。大肠杆菌抗原结构复杂、血清型多,传播途径多样,可引起不同品种和不同日龄的鸡只感染发病,其混合感染也很多,尤其幼鸡可引起很高的死亡率,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养鸡业的健康发展。

1  流行特点

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鸡一年四季均可感染,但以冬末春初和梅雨季节最为常见,且以幼鸡易感,发病较早的为4日龄、7日龄和9~10日龄,幼雏和中雏发生较多,以20~45日龄的肉鸡发病最严重。本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可视粘膜等途径感染,也可经卵和交配进行传播,也可在患病鸡之间经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等途径进行传播。

2  发病原因

2.1  抗菌药物使用不当  养殖户在控制大肠杆菌时,盲目用药,不注意轮换用药,造成大肠杆菌产生耐药性,药效下降。另外药物的滥用造成机体内微生物菌群的失调,也是大肠杆菌病的诱发因素。

2.2  大肠杆菌垂直传播  大肠杆菌引起的败血症、滑膜炎使母鸡卵巢和输卵管感染,从而引起卵内污染,传给下一代雏鸡;蛋壳表面污染含有大肠杆菌的粪便,在种蛋保存期或孵化期大肠杆菌侵入蛋内部,也可引起死胎或出壳后感染雏鸡,这种情况下如果孵化和出雏过程消毒不严就会感染大肠杆菌。

2.3  水质不符合卫生要求  鸡的饮用水中大肠杆菌含量超标,有的地区含菌量甚至超标数百倍,而又无净化消毒措施,往往造成多批次鸡连续发生严重的大肠杆菌病。

2.4  继发感染  继发感染主要由鸡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发生后,由于被感染鸡不同程度地出现免疫抑制,使鸡的抵抗力下降,从而继发大肠杆菌病。

2.5  饲养管理差、环境污染严重、应激因素长期存在  鸡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条件性疾病,恶劣的外界环境条件和各种应激因素都能促使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如气候突变、寒冷、闷热、通风换气不良、氨味过浓等应激因素,使鸡群抵抗力减弱,大肠杆菌乘机侵入,从而造成鸡群发病。消毒不严格、密度过大、环境潮湿又为大肠杆菌的繁殖创造了条件。饲料霉变导致抵抗力下降,使鸡大肠杆菌易感性增加,这些均引起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3  临床症状

急性败血症多发生于4~8周龄的肉鸡,多呈急性经过,患鸡肌肉丰满,嗉囊内充满食物,体温上升、厌食、精神萎缩,嗜睡,剧烈腹泻、排出灰白色稀便,有时混有血液,死前有抽搐转圈运动症状。气囊炎多发生在5~12周龄肉鸡,6~9龄肉鸡为发病高峰期,病鸡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等,但无颜面肿胀症状。眼炎型病鸡一侧或两侧眼睑,眶下窦肿胀,怕光流泪,瞳孔出现白色分泌物,严重者由于眼睑严重肿胀压迫眼球,致使眼球下陷,视网膜充血、坏死、脱落、失明;病鸡采食减少或废绝,拉绿色或灰绿色粪便、消瘦、最终死亡。关节炎病变多发生在跗关节周围,呈竹节状肿胀,跛行、行动困难,采食减少、消瘦,严重的导致死亡。

4  剖检变化

病变呈急性败血性特征性病变,肝脏呈绿色,胸肌出血,有小的白色病灶,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雏鸡则主要表现为卵黄吸收不良,卵黄壁水肿变薄,呈黄色泥土状,外观有干酪样颗粒以及心包炎、脐带炎等。常见大肠杆菌性肉芽肿,特征是肝脏、盲肠、十二指肠和肠系膜出现典型的结节状灰白色到黄白色的大肠杆菌性肉芽肿。

5  临床诊断

用实验室病原学检验方法排除其他病原感染(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并经鉴定为致病性血清型大肠杆菌,方可认为是原发性大肠杆菌病,在其他原发性疾病中分离出大肠杆菌时,应视为继发性大肠杆菌病。

6  综合防控措施

6.1  改善环境条件

6.1.1  选好场址和隔离饲养  场址应建立在地势高燥、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方便之處,场址选择、布局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要求,远离居民区(最少500米),特别要远离其他禽场、屠宰场。生产区与生产区及办公区分开。

6.1.2  科学饲养管理  鸡舍的湿度、温度、密度以及光照、饲料和管理均按照有关要求执行,避免水、饲料、空气遭到污染。

6.1.3  搞好禽舍空气净化,降低禽舍内氨气等有害气体的产生和集聚  养殖户要加强通风和保暖, 保持鸡舍清洁干净, 对鸡粪便和其他污染物要做到及时清除, 排出硫化氢、 二氧化碳及氨气等有害气体。

6.2  加强消毒

6.2.1  种蛋孵化厅及禽舍内外环境要搞好清洁卫生,并按消毒程序进行消毒,以减少种蛋、孵化和雏鸡感染大肠杆菌及其传播。

6.2.2  防止水源和饲料污染,可使用颗粒饲料,饮水中加入酸化剂或消毒剂;采用乳头饮水器饮水,水槽料槽每天应清洗消毒。

6.3  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

6.3.1  搞好疫苗免疫  由于大肠杆菌血清型不唯一,型与型之间不产生交叉免疫,因此免疫时采用自家(或优势菌株)多价灭活佐剂苗按程序进行免疫。

6.3.2  使用免疫促进剂  使用免疫促进剂,提高免疫接种效果,对抗免疫抑制和协同抗生素的治疗。

6.3.3  搞好其它疾病的免疫和控制好细菌性疾病,可做好疫苗免疫和药物预防。

6.4  药物防治  应选择敏感药物在发病日龄前1~2d进行预防性用药或发病后做紧急治疗。常用的抗菌药物包括安普霉素、沙拉沙星和庆大霉素等,在使用时还应注意科学选择与交替使用。此外还可以使用黄连合剂、大蒜素、复方穿心莲等中成药物。□

猜你喜欢

血清型种蛋雏鸡
雏鸡饲养管理的重点工作
雏鸡质量检查及孵化程序调整(3)
火星丁丁当·优质种蛋
食醋可防鸡病
鹅种蛋的选择、运输、保存和消毒
2005~2011年厦门市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的病原特征分析
常德地区鸡场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
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型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河南省信阳市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血清型分析
2008年12月25日全国鸡蛋、淘汰鸡、肉毛鸡、雏鸡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