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人间仙境光雾山历史年轮中的惊艳

2019-12-13冷中华

商业文化 2019年18期
关键词:红叶景观景区

冷中华

光雾山风景区位于川陕交界处的米仓山南麓,距南江县城70公里,到陕西汉中市70公里,主峰海拔2500米,景区幅员辽阔。顶峰三尖二缺,远远望去犹如一尊睡佛,因常年云雾缭绕而得名。

光雾山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四个国家级品牌,主要由桃园景区、牟阳古城景区(又名大坝风景区、米仓山森林公园)、十八月潭等三个景区组成,大小景观有400处左右,是川东北地区资源品位最高的山水景区。

光雾山这方神奇的自然山水,集怪石、幽谷、溪流、森林于一体,堪称“山奇、石怪、谷幽、水秀、峰险”五绝。景区内景色秀丽,步移景换,古木参天。正如歌中所唱,光雾山“有童话般的美丽,有瑶池般的风光,是巴山一块迷人的翡翠,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1993年被省政府列为全省重点风景名胜区。2004年元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9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大巴山生物基因库

光雾山是大巴山重要的生物基因库,其自然景观独具特色,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古珍稀动植物为国内名山之首。

光雾山旅游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8.5%,有原始森林50多万亩,每立方厘米负氧粒子含量3万多个,珍稀物种众多,境内有大鲵、猕猴、黑熊等珍稀野生动物195种,有巴山水青冈、红豆杉、崖柏、芒萁等珍稀植物20种,被称为“生物基因库、天然大氧吧”。此外,光雾山盛产的山核桃、黑木耳、白木耳、蘑菇、蜂蜜、茶叶、野生天麻等,都是货真价实。

一年四季,春赏山花,夏戏山水,秋品红叶,冬览冰挂,美景处处不同、时时变幻、季季鲜明;一天之内,日出、晚霞、云海等天象景观绚丽多彩;喀斯特峰丛地貌、原始植被、瀑潭秀水、峡谷风光尽收眼底。因此有诗云:“九寨看水,光雾看山;山水不全看,不算到四川。”

天下红叶第一山

光雾山,属大巴山系的米仓山,地处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冷暖气候交汇处,被称为“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光雾山的绝世之美。每逢金秋时节,便呈现出红、橙、黄、绿等10余种色彩,染尽千山万壑、浸透溪流瀑潭,被誉为“亚洲最长红地毯”。

事实上,看红叶最好的是牟阳古城景区(又名大坝风景区、米仓山森林公园)和十八月潭,其中又以牟阳古城的红叶知名度最高。桃园景区主要是看山看水,红叶很少。不过,三个景区相隔很远,都是几十公里。

金秋十月,当最早的那场霜降悄然降临,一夜之间,光雾山便成了国画大师笔下的经典秋色。起初是零星的红叶在层林中点缀,伴着秋日的脚步,一团团金黄、橙红、橘红、深红渐渐在绿海中蔓延开来,绿托着红,红托着黄,彼此依偎,相互衬托。光雾山的红叶是一日一色,一步一景,红得风韵特别,红得多姿多彩,红出了“丹枫烂漫锦装城,要与春花斗眼明”的境界,光雾山也因此被誉为“天下红叶第一山”。

光雾山红叶有五大特点:一是面积大,气势壮观。景区有820平方公里的面积,其中就 有580平方公里的红叶景观;二是色彩丰富,五彩斑斓。一般红叶以红色为主,而光雾山的红叶颜色呈梯次变化,以蓝、绿、黄、橙红为主,这是其他红叶观赏区无法相比的;三是周期长,景色分明。观赏红叶时间长达一个月之久,第一个阶段看红叶五彩斑斓,第二个阶段看红叶层林尽染,第三个阶段看红叶万叶飘丹;四是种类多,内容丰富。光雾山红叶有水青冈、枫树、椴树、蔷薇科等40多个品种,有手掌状、羽毛状、船形状、豆瓣状、针形状等20多种形状,有火红、品红、酒红、褚红、玫瑰红、紫红、金红等10多种颜色;五是品位高,出身名门。先后曾有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和美国的植物专家考察后,把光雾山景区称为“金区”,把光雾山红叶称为“金叶”。

“桃园”胜地山奇水秀

桃园景区位于光雾山景区腹地,是光雾山的核心景区,是为纪念三国的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三结义建寺而得名。

桃園看山,感山之灵气。桃园幅员面积 250 多平方公里,她以雄浑壮丽的焦家河、石林成阵的燕子岩、幽静深邃的韩溪河、秀雅迷人的普陀山等片区组成。景区内主要有龙驾烟云、三道关、燕子岭、万圣朝佛、燕岩石林、樱桃河谷、寒溪峡、感灵寺等70多处精品景点。

入门第一景——龙架烟云,酷似一条酣睡的巨龙,伟岸奇丽,清晨或雨后初晴,巨龙如梦初醒,驾着云浪,翻腾盘旋,若隐若现;

燕子岭,以秀丽多姿的岩溶峰丛群落为特色,奇峰突兀,云遮雾绕,群峦叠嶂,万山竞秀,凉风徐徐,群燕飞翔;

三道关,酷似关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南天门,豁然洞开;

七女峰,隔峰招手,各展风姿;

万佛朝圣,巍然挺立,舍我其谁,远看群峦族拥,众佛朝拜,近观燕岩石林、石柱、石笋、石峰、石墙,如同排兵布阵,万千胜景尽收眼底;

同时,溯韩溪河而上,米仓古道、棋盘石、截贤驿、樱桃河谷等景观奇特无比,蜿蜒于峭壁幽谷之中,惊险奇趣;

顺焦家河而下,可以欣赏风光神奇的仙女望夫、石鼓石虎、仙猿岩、太极天坑、感灵寺等景观。还有焦家河五彩斑斓、如诗如画、奇景争辉,莲花洞藏娇于“青莲峰”下,睡莲铺地,“莲叶荷田田”和“莲花微步淡梳妆”的韵味体现得淋漓尽致;

金墩剑峰直指苍穹,峰顶云雾缠绕,在阳光照耀下,形成无数七彩光环,被称为“光雾佛塔”;

神奇天马相依相恋、庞然石鼓擂山涧、情侣峰并肩缠绵,最让人感到神奇的是感灵寺。感灵寺对面山壁上生长着三个天然的佛像,左拜观音,右拜佛,上拜弥勒佛,让人叹为观止。据说此地许愿特别灵验,并有许多人实现愿望后纷纷来此还愿,留下了千古神话,搏得了“光雾天下灵”之美誉。

巴山夜雨涨秋“潭”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唐朝诗人李商隐,以秋山夜雨表达了对妻子的无限的思念。诗中所写的这一“池”,大概就是指今天大巴山在水一方的潭景了。南江县光雾山北坡的十八月潭,以及旺苍县万家乡的十八龙潭,是米仓山中两处潭池景观的典型代表。

在层林尽染的光雾山北坡,有一个长约3.5公里的珍珠沟,珍珠沟的上游是一处山间盆地,在珍珠沟的下游出口,大江口河水和一条山间公路缓缓通过。在一阵阵林涛声中,可以听见一声紧似一声的水流飞瀑声从珍珠沟中传出,沟中就是“世人只知九寨沟,不识如月十八潭”的十八月潭。

十八月潭像串珠一般间断分布在珍珠沟谷内,潭池最大不过数千平方米,一般都在几百平方米的大小范围内,几乎每两个潭池之间都有瀑布或迭水被此间断相隔或比肩接踵。从地质构造的理论上讲,每两个潭池之间的瀑布或迭水都代表着一段山体快速隆升的历史,可谓美不胜收。

和南江光雾山下十八月潭遥相呼应的,是在米仓山西段旺苍县盐井峡谷上游万家乡境内的龙潭子潭池景观。无独有偶,万家乡龙潭子一共也有18个潭池,不妨可以称之为十八龙潭。不同的是龙潭子的潭池不是发育在花岗岩体之上,而是发育在角砾岩岩体之上的同样是水流旋蚀地貌景观。

被遗忘的喀斯特处女地

米仓山是我国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天然博物馆,是一个基本上未被深入考察和开发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的处女地。其岩溶地貌丝毫不让云、贵、桂、渝和四川南部岩溶地貌之毫厘。在米仓山近5000平方公里(包括四川巴中市通江县部分地区)的区域内,溶洞、暗河、天坑、天生桥等星罗棋布,比比皆是。

旺苍县龙潭子有一个“烟洞子”,是一个规模宏大的溶洞,洞口狭小,但洞内宽敞且有泉水流淌,久旱不枯,久雨不溢,而每逢大雨将至,洞内便有白色水蒸汽飘逸而出,老百姓凭此以观天象,指导农事息作,并取名“烟洞子”。

潜龙山中还有一处长约6公里的潜龙洞,洞口仅容一人弯腰匍匐通过,艰难地穿行之后是一个巨大的洞厅,钟乳、石笋上垂下伸,地下则是钟乳石笋围绕着的五彩泉池,池中盛开着永不凋谢的水晶般的石花……随着溶洞的延伸,一個又一个大厅先后呈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每个大厅都是一个冰雕玉砌的石笋园林,每处岩溶景观都是一座神奇的喀斯特艺术博览馆。

据不完全统计,米仓山有名称的喀斯特溶洞就有几百个,无名称的洞更不知有多少。

米仓山的岩溶景观以地下溶洞为主,地下溶洞绝大多数都还处于未开发的原生状态,还有众多的天坑存在。旺苍县常家坪的天坑生长发育在常家坪圆锥形峰丛南麓的倾斜台地上,台地海拔900米左右,至今没人进入其中。

光雾山不仅自然山水秀丽,而且也是一座底蕴深厚的文史宝库,如果说光雾山风情万种的自然景观给人以愉悦的感受,那么光雾山深邃的历史文化则能为人们提供寻幽探胜、追觅历史风云的舟楫。米仓古道北上三秦而通中原,南下四川以达南方,五千年古道,兵马驰骋,商贾营运,行旅往来,其中的秦汉文化、三国文化、红军文化、民俗风情等伴随着波澜壮阔的历史,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生动而神奇的故事,为光雾山注入了灵魂而引人入胜。

猜你喜欢

红叶景观景区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姚红叶
几张飘落的红叶
长假也救不回的景区破产
秋日赏红叶
《景观平面图》
“摘牌”
创意涂鸦
国庆节前157个景区将迎来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