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贵有自知之明”

2019-12-13牛锐

下一代英才 2019年10期
关键词:姚崇明智短处

牛锐

子贡是孔子的七十二贤徒之一。有一次,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哪一个强?”子贡答道:“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他能够以一知十,我只能以一知二。”由于遗传和后天的教育与环境,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子贡的自知是明智,子贡的从容更是胸怀博大。他虽不及颜回闻一知十,但却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流传千古。

唐朝的卢怀慎也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唐玄宗时期,卢怀慎与姚崇同时出任宰相,他曾经被称为“伴食宰相”。所谓伴食,就是只会陪着别人一道吃饭。这个称呼用以讽刺官员不称职、无所作为。“伴食宰相”一说,出自《旧唐书·卢怀慎传》:“开元三年,迁黄门监。怀慎与紫微令姚崇对掌枢密,怀慎自以为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让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自此,后人相传卢怀慎胆小怕事、懦弱无能,遇事自己不敢做主,多有贬低之意。历史真相果真是这样吗?

其实,卢怀慎的大智若愚瞒得了别人,却瞒不住司马光,他大力肯定卢怀慎的白知之明与容人之量。认为卢怀慎与姚崇两人,共同开创了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司马光又借用《尚书》里的话说:“心地宽广,能够容别人之长处。这样的人委以重任,必能安邦定国。”他说卢怀慎就是这样的人。实际上,卢怀慎一生官居高位,非常注重官德,有超常的明智与大度。他见识高远,对唐玄宗说:“享国久,倦于勤,将有佞人乘间而进。”如果唐玄宗能采纳,就不会爆发安史之乱。他有识贤之能,有让贤之量,“当事而让姚崇,身退而荐宋璟”,而这两人都是一代英才。

“自知之明”的前提是首先要自知。自知,就是要知道自己、了解自己。常言道:“人貴有自知之明”,把人的自知称之为“贵”,可见人是多么不容易自知;把白知称之为“明”,又可见自知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人之不自知,正如“目不见睫”。自以为是者不足,自以为明者不明。自明,然后能明人。自高必危,自满必溢。“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一个人要真正的做到“自知”,就必须换一个角度看自己。首先,要“察己”。不但要看到自身的亮点,更要觉察自身的瑕疵。切忌孤芳白赏、妄自尊大。其次,要不断完善自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须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才能对自己的人生坐标进行准确定位。当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时,也就是进步的开始。

猜你喜欢

姚崇明智短处
A New Low Order H1-Galerkin Mix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Nonlinear Dispersion Dissipative Wave Equations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姚崇研究:20年学术史的回顾与展望
不能总盯着别人的短处——《小乌鸦》读后感
读书·明智
姚崇拒住四方馆
你以为
普通用户简单、流畅才是明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