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里红,开在石头缝里的“花朵”

2019-12-13胡海舟

农村.农业.农民 2019年23期
关键词:陈强蒙自西北

胡海舟

如今,山里红,红遍了整个西北勒。当笔者来到云南省蒙自市西北勒乡,看到漫山遍野的“山里红”苹果时,便一下子想起了那位已经离开我们多年的陈强同志,他就是蒙自市委原书记。他直到心脏停止跳动的那一刻,还牵挂着西北勒乡的“山里红”。

云南蒙自这里不生长苹果,只生长石榴和枇杷。每年市场里出现的红苹果都来自其他地方,逢年过节,外地的苹果如潮水般涌入蒙自市场。自从蒙自种出了苹果,并且是在西北勒石头缝里种出来的,谁都不敢相信,这个穷得连兔子都不屙尿的鬼地方,也能结出这么好吃的苹果,并且名扬天下。

西北勒是蒙自最贫困、最落后的一个山区乡,居住在这里的大都是苗族人。多年来,全乡树木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恶化,森林覆盖率不足10%,远远低于全县水平,牧草品质差,产量低,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恶劣的自然条件,导致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群众过着贫穷落后的生活。

这里全都是大山,生存条件十分恶劣。可利用的耕地少,土层薄,坡度大,渗透性强,水土流失严重……

10多年前,笔者随蒙自的一名“文化人”到西北勒采风。天路十八弯,弯弯吓人胆。路上全是红泥土,晴天风吹黄灰糊满车窗,让人睁不开眼睛,呛得人不时地咳嗽,坐在车上,个个都要捂着嘴巴,不让灰尘咽进肚子里。雨天行走在这条弯弯而且陡峭的山路上,溅起的全都是红色的稀泥,走完这条山路,车子如同入海泥牛,坐在车里的人,不像晴天那样烟雾缭绕,但每前行一步,都颠簸得如同筛糠似的,摇得人晃晃悠悠。

到了西北勒,笔者走访了几个村,每个村都穷得千篇一律。让人不敢相信,这里连清水也没有。山是光秃秃的大山,山上见不到一棵树,连一棵小草都不长,到处都裸露着土不土洋不洋的石头。就连普通的小麻雀,也不愿来这里觅食。因为水资源奇缺,全乡人畜饮水主要靠建小水窖和支砌水塘蓄雨水解决。如是正常年景,基本能解决全乡人畜饮水问题;如遇特殊年景,饮水就成了问题。

每个村里都有一个人工挖掘的大汪塘,塘里干涸得没一滴水,只等老天恩赐过日子。每年的雨水季节,是这里山民们欢呼雀跃的好日子。一个夏天,雨水从四面八方流进泥塘,把泥塘蓄满了水,这就是人们一年的生活用水。水,并不清,是浑浊的,像红泥水;这一塘水就是山民们和猪、牛、马、羊、鸡、鹅的生命之水。

笔者来到一户村民家里,一大间低矮潮湿的房子里,一家人和牛马挤在一起,各种气味混杂在一起。烧火煮饭的锅灶,也在这间屋子里。锅灶旁放着几桶水,那是他们头一天晚上从浑浊的水塘里挑回来的水,放在家里沉淀一个晚上,留着翌日做饭用。经过一夜的沉淀,桶底部沉了一层厚厚的红泥浆,水变清了些,但始终不是真正的清水。居住在这里的山民们,天天饮用泥塘里的水。

山上全是石头,长不出大米。在这里世世代代居住的人们,只能在稀有的泥土上种些玉米和南瓜,来维持度日如年的生活;家家屋里大堆小堆码放着玉米和大小不一的南瓜,这就是人和牲口一年的口粮……

弹指一挥间,这里变了。

如今,眼前是另一番景象。路依旧是一弯连一弯,弯弯通天路,但不是以前泥水交加的红土路,全都进行了硬化,铺成了水泥路。宽宽的盘山公路,盘旋而上。车行驶到山顶上,也就看到了这个穷得十分出名的西北勒。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漫山遍野都是苹果树,红红的苹果像一个个红灯笼挂在树上,照亮着西北勒村民的每一张纯朴的笑脸。打开车门,下了车,就能闻到香甜的苹果味扑鼻而来,让你垂涎欲滴。

路边有一位苗族老大妈,穿着苗族服饰,面前摆着一大箩刚从树上摘下的苹果。她看到笔者如馋猫的样子,就热情地招呼着:“快来吃苹果呀!这是洋糖冰糖心苹果。”

笔者不客气地和小孙子跑过去,小孙子拿起一个苹果就啃了起来。我也不比孙子落后,也拿了一个吃了起来。这苹果,真甜,真脆,好吃。

老大妈笑着说,几年前,她家这块山坡上栽的全是玉米,一年下来没有多少收入,穷得不是人过的日子。有一个叫陈强的人当上了蒙自县委书记。他上任后,第一站就来到西北勒,看到这个乡的现实,他着急了,察看了山坡上的土壤,大都是石头,只有石头缝里才有稀少而又珍贵的泥土。陈强和县里相关部门的领导以及西北勒乡的书记、乡长一起分析贫困的原因:栽种玉米不是致富之道,栽树更不是长远之计,十年八载见不到经济效益。陈强反复思考着。有一天,他深沉的脸上,露出了雨过天晴般的笑容。他点了一支香烟,缓解了一下紧张的气氛,笑着说:“有了,栽上苹果树,两三年就见经济效益。只有栽苹果才是通向脱贫致富的光明大道,才是西北勒民众的生命之根。”

那时,有一个叫王继和的村民,已经在他的半坡山地里栽上了苹果。陈强得知后非常兴奋,马上到他的地里参观。看到王继和栽的苹果树已经开花挂果,笑着说:“你这个合作社成立得好!”陈强从这一棵棵苹果树上看到了西北勒的希望,只有栽种苹果,才能拯救西北勒人的命运。

王继和是一位视野宽阔的苗族村民,面对家里世世代代贫困的日子,面对西北勒的贫穷,他下决心要为这里的乡亲们闯出一条通向富裕的康庄大道。

西北勒『山里红』苹果

为了鼓励王继和成为致富能手,把合作社做大做强,陈强马上给王继和的蒙自市山里红苹果产销专业合作社批了50万元发展资金。王继和拿到这笔扶持资金后,马上去山东莱州的小草沟乡苹果脱毒育苗基地,引进近万株的苹果苗,分发给西北勒的部分农户先行栽植,这是第一批脱贫致富的苹果苗。引进来的苹果苗刚栽下去,天上就下起了救命的甘泉。苹果苗活起来了,先栽这批苹果树的村民,视若摇钱树,精心管理,像服侍老人和孩子一样用心。

王继和没有辜负陈强的期望。他努力把合作社做好,把引进来的每一棵苹果树苗视作生命之树,让每一个石头缝里都能开出生命之花,结出生命之果。王继和不定期组织社员相聚在一起,研究如何种好苹果,还从千里之外请来莱州小草沟乡的技术员给乡亲们培训。

一年后,这一片昔日令人失望的山地上,再也不是令人头痛的光秃秃的景象了,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绿油油的苹果树。又过了两年,苹果树枝头上结满了苹果,漫山遍野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光秃秃的大山成了苹果山,每一条石头缝隙里都结出了蜜一样甜的冰糖心金苹果,石头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那年,正当苹果结果的时候,陈强身患重病,躺在了病房里。他始终牵挂着西北勒的苹果树是否挂果,那里的乡亲们是否过上了好日子。在家人的搀扶下,陈强来到了西北勒乡,来到了王继和的蒙自市山里红苹果产销专业合作社,观赏满山披锦挂绿、石头缝里结出的诱人的苹果。有人从地里摘了一个红红的苹果递给陈强。陈强捧在手心里,左看右瞧,就是舍不得吃,他要带回去慢慢品尝。陈强黑黝黝的脸上露出了金灿灿的笑容,激动地说:“这个苹果就叫‘山里红’吧!”

于是,“山里红”就成了西北勒苹果的著名商标。

随着苹果产业的做大做强,西北勒乡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穷乡变成了一个吸引各地客商的苹果集散地。

王继和告诉笔者,今后,西北勒乡将以10万亩苹果产业园区为依托,全力打造苹果产业园区生态示范基地、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现代农产品物流基地、牲畜集约化生态养殖基地、科技农业示范基地。将建成集旅游观光、采摘品尝、果园散养畜禽的苹果产业园区生态示范基地;建成具有果品冷藏、苹果附属产品生产等功能的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同时,结合现有的风力发电观光旅游,大力发展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和美味佳肴型“农家乐”,形成集观花、品尝、民俗、登山、跳伞、滑翔、攀岩、滑草、摄影、农家饮食等高山旅游项目为一体的高山旅游走廊,与长桥海、碧色寨旅游景区形成优势互补,与蒙自南部半山开发相呼应的格局。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谐统一,壮大融合现代农业、旅游业和工业为一体的绿色新兴产业,带动全乡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西北勒乡种植苹果的农户越来越多了,目前有1320多户农民种植苹果,全乡苹果种植总面积已达6万亩,挂果面积达5000亩,有2000亩已经进入了盛果期,年产8000吨以上。种植苹果已经成为西北勒农民致富的新途径,农业产业的新亮点。

漫山遍野的苹果树被一个个红苹果压弯了腰,红艳艳沉甸甸的苹果坠满了农家果园,红彤彤的色彩让人眼馋。远远看去,果园路边聚满了摘果子、买果子的人,一幅丰收的景象,欢声笑语不时从田间地头飞过,各地客商及游客纷至沓来,一车车精包装的果子正满载起运,西北勒的“山里红”苹果成了“抢手货”。

西北勒的苹果“红”了,不仅红遍了西北勒的山头,也“红”到了我国各大城市和越南、泰国等国外市场。随着近几年脱贫攻坚力度的加大,经过西北勒乡广大苗族民众的共同努力,“山里红”带来了新的生机、新的福祉。

开在石头缝里的“山里红”,是西北勒人的生命之花,是人们通向富裕之路的幸福之花。此时,陈强的《山里的日子》小诗又在笔者耳边响起:

我用美好邀约你

我们携手进山

在山坡下听溪水流响

在山冈上看山花开放

春天的笑脸绿向远方

山里的日子没有惊慌

猜你喜欢

陈强蒙自西北
A simple derivativ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for simultaneously detecting nitrate and nitrite in plasma treated water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应用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效果
一座西北小城
超级杂交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移栽
缠海鞭杆—西北棍
毕业一起去旅行:云南蒙自市
黔西北行吟
西北望
不死的爱
去看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