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农业生态建设促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2019-12-13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019年4期
关键词:沙化农牧业荒漠化

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我区农业生态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有:一是自然条件脆弱,灾害损失大。干旱半干旱土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80%以上,土壤荒漠化严重,生态承载力低。受恶劣气候条件影响,自然灾害频发。二是耕地资源数量大、质量差。据2016年全国农用地等别调查与评价,我区耕地低等地面积达1.21亿亩,占耕地评定总面积的87%以上,加之对土地超强度利用及耕作方式不尽合理,耕地质量不断下降。三是水资源十分匮乏,浪费严重。2017年,我区水资源总量为300余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200立方米,浅层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已形成33个地下水超采区,地下水资源短缺日趋严重。四是土地沙化、荒漠化十分严重。据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统计,截至2014年,我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都占全国同类土地面积的23%以上,已成为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五是农业面源污染严重。长期以来,我区农业主要依靠化肥、农药和地膜的高强度使用实现了农作物高产目标和指标,但却造成了农田环境的严重污染。

加强农业生态建设的几点建议:一是树立新发展理念,科学确定农牧业生产任务与指标。按照总书记“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关系”和“量水而行”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区应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经济增长与农牧业生产方式,以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为支撑,量水而行,稳妥调减粮食产量和牲畜头数,科学确定农牧业生产任务与指标,并将农田生态健康指数作为地方政府考核指标。二是科学规划,走差异化绿色发展路子。我区要立足区域功能定位,科学修订制定耕地利用规划,依据耕地质量、水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制定差别化政策,促进差异化发展。把不具备耕作条件的耕地退耕还草,把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种植人工牧草。对基本农田大力发展精准农业和特色农业,走差异化绿色发展路子。三是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农田永续利用水平。在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稳定的前提下,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低碳农业、高质高效农业。低等耕地全部实施退耕。四是加强水资源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农田高效节水灌溉面积,退出大水漫灌农田的模式,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将地下水灌溉农田全部改造为高效节水灌溉,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同时,密切关注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对农用水资源的挤占与污染问题,提高工业生产与生活用水的循环利用水平。

猜你喜欢

沙化农牧业荒漠化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在判定土壤盐渍化、沙化中的应用
中国已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
1986~2019年乌拉特后旗荒漠化动态演变及其成因研究
克什克腾旗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
土地沙化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
新常态下农牧业品牌化的现实意义
陕西沙化土地连续15年缩减
内蒙古西辽河流域荒漠化分析研究
三峡库区重庆段水蚀荒漠化时空演变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