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见与成长

2019-12-12孟玉杰

时代报告 2019年10期
关键词:辛巴魔童哪吒

孟玉杰

2019年暑期三部电影《狮子王》《银河补习班》《哪吒之魔童降世》,给波澜不惊的中国电影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在取得不俗票房的同时,引起网友怒赞、观众“二刷”。

灯光暗下来那一刻起,观众就开始和导演、演员共同营造一个全新的世界,开始一次别样的生命。在被炫酷的特效、颠覆的人设、温情的台词打动的同时,观众从辛巴、马飞、哪吒跌宕起伏的命运中,依稀看到了自己一路走来的跋山涉水、面对当下的竭尽全力和人生大戏的落幕场景。辛巴、马飞、哪吒有着相似的特质,即不完美但努力,不高大但可爱。有时,缺憾也是一种美,修补缺憾、追求完美的过程更是一种深沉、醇厚、绵长的美。三个一路奔跑、追梦不止的少年值得我们学习,也让我们在灯光亮起来那一刹那重燃生命激情。走出影院,我们是否感到心中的热流让自己的步伐更加有力?让眼前的花花草草看上去更加美好?

老树发新枝往往更吸引人。《狮子王》《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经典重拍,《银河补习班》则与《放牛班的春天》遥相呼应。三部电影讲的都是成长和逆袭的故事,都在试图回答一个问题——如何摆脱成见,努力成长。无论东方与西方、历史和现实、动物世界与人类世界,成见像水和空气一样无处不在,用之不觉。成长则是一切生命必须经历的,仿佛生命之河奔腾向海过程中与山川、峡谷、平原的对垒冲撞、妥协避让、共生交融……

《狮子王》里,木法沙被阴谋篡位的刀疤勾结鬣狗暗算身亡,辛巴在流亡过程中进入安逸区后,形成了对自己的成见——无能为力。于是安于现状,乐不思乡,忘了初心。木法沙的灵魂一直在天上守护着辛巴,在娜娜帮助下,引导辛巴突破对自己的成见,唤醒沉睡的自己,承担起身为狮王、夺回故土的使命。与刀疤的战斗异常惨烈,但辛巴与内心成见的对决同样激烈。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是安享世外桃源的宁静,还是直面重整河山的艰辛?这同样是个问题。令人欣慰的是,战胜成见后,辛巴拥有了无穷的勇气和力量。从这种意义上讲,成见是辛巴从凡夫成长为英雄的砺剑石,也是辛巴登上王位、仰天长啸时站的那块垫脚石。

“永远不要被成见绑住,永远相信勇敢是魔术,永远坚持亲身去体悟,永远永远别认输……”陈奕迅在《银河补习班》电影推广曲《相信你的人》中,用温润而朴实的嗓音,娓娓道出剧情的精华。来自生母的“长了张笨蛋的臉,这辈子就这样了”成见和教导主任“煤球再怎么洗,也变不成钻石”的成见,让马飞接受并形成了自己是“笨蛋、废物、学不好”的成见。在成见与反成见两军对垒中,“第一次做父亲”的马皓文用自创的方法和满满的爱意,让“第一次做儿子”的马飞走出成见的阴霾,唤起内心的光明,学会独立思考和面对困难,从滔天洪水中逃出生天,从茫茫宇宙中安全返航,创造了生命奇迹。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观众以往所有的人物认知全部失效,人设被彻底更改。哪吒形象的彻底颠覆,隐喻了陈塘关百姓、太乙真人、申公豹等对哪吒的成见:魔丸天生丧丑怪,哪像灵珠白高美?哪吒对抗的不是恶人,而是别人对自己的成见,以及自己对自己的成见。成见曾对哪吒产生过心理暗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魔童从小胡球弄。”哪吒估计会在心底嘀咕,于是自暴自弃、破罐破摔,“你们说我是妖怪,我就做个妖怪给你们看”。接受他人对自己的成见,是走向深渊。形成对自己的成见,是坠入深渊。一念成魔,一念成仙。所幸人性本善,吾性自足,哪吒被父母无私无畏的爱唤起良知良能,开始反抗命运,冲出成见束缚,脱胎换骨、终成正果。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这本是申公豹送给哪吒的判词,却一语成谶,成为自己命运的写照。申公豹接受了人们“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成见,又被自己“生来是妖兽,列不了仙班”的成见引导、固化,最终万劫不复。他的悲剧警醒世人,放下成见,不仅能成就他人,更会造福己身。

中国人历来看重生命的接续和家族的传承。虽然唯一的宝贝儿子整天惹是生非,也知道他注定遭“天雷劫”,李靖和夫人却坚信儿子的成长比自己的成功更有意义,儿子培养好了,何愁事业后继无人?毕竟“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所以夫妻以大爱“扳悬崖壁而下拯之”,用毕生声望做赌注,恳请陈塘关百姓放下对哪吒的成见,不惜牺牲职业生涯,陪伴哪吒的余生,激励他走出对自己的成见。

陈塘关百姓是可怜的,也是可悲的。他们被成见蛊惑、控制并慢慢异化。人一旦穿上成见的甲胄,就会长出鳞片与利爪,变成自己最憎恨、最恐惧的恶龙。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部讨论成见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用35亿票房(截止8月12日)打破了两个成见——动画片是儿童看的、国产动漫不行。片尾的彩蛋也预示了一个宏大的封神世界即将揭幕,相信不久的将来,观众将会欣赏到更多浸润中华文化精神和美学意蕴的东方视觉盛宴。

三部电影都在讲成见,但一味从电影中挖掘、批判成见显然不够。将视野放大到社会,进一步审视和思考成见,有助于我们打破成见,更好地成长。

成见本质上是一种特定的分类和概化。在生活和工作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地对一些人和事抱有预先、固定的认识、看法和理解、判断。许知远有种说法:“每个人都是带着成见来看待社会的,如果你不带着成见,那么你对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看待方式。”李普曼说:“我们在看到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

成见不是一天形成的,它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直接体现,主要来源于人们过往的人生体验、工作经验和知识储备。有学者认为,人类经验主要被珍藏在传统、成见和习俗中。托克维尔在分析“控制一个人一生的习惯、成见和激情从何而来”时,给出的答案是:“应该追溯他的以往,应该考察他在母亲怀抱中的婴儿时期,应该观察外界投在他还不明亮的心智镜子上的初影,应该对他最初看到的事物进行考虑,应该听一听唤醒他启动沉睡思维能力的最初话语。最后,还应该看看他最初是如何顽强奋斗的。”

人们已经意识到网络上充满成见,但成见几乎无处不在——报纸、杂志、书籍、电影,更多存在于人们的日常话语中。成见的拥有者都说不清楚自己的想法究竟从何而来,大多数时候,只是简单接受。巴斯卡尔·博尼法斯的《这是真的,我在一本书里读到过》提出,成见是周围人传递给我们的,这些人把从别人那里不加分析所接受的,或是根据个人总结的经验进行了推理概括并传播扩散。随着成见的口口相传,习惯从众的人们自然地认为它是真的。在成见里面,人们还会有一种宾至如归的舒适,犹如婴孩在母亲的怀抱中的安全感。正如李普曼所说:“如果我们相信某个事情理应是真实的, 我们就总是能够发现一个用来说明事情的确如此的例子, 或者找到一个相信事情的确如此的人。”

成见本身是一种假设,假设又会变成心理暗示,进而影响甚至主导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现在和未来。成见并非都是错误的,但这种对现实存在的认知一旦出现简单化、符号化、绝对化、刻板化的倾向,就会走向极端的偏见与行动,成为成长的绊脚石甚至是“天雷劫”。

这个问题中华民族的先贤早就警醒過我们。《论语》有言:“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解释说“毋固,是不固执自己的成见。”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举了兰和蕙的例子:“而世之贵兰者必贱蕙,皆执成见,泥成心也。”周辉《清波别志》记载:“朕以无心处之,无心则明,无心则不偏,无心则不私。”“无心”即心中没有成见。《格言联璧》提醒官场中人“听断之官,成心必不可有;任事之官,成算必不可无”,此间的“成心”既是“成见”。

1980年代的连环画《成见作怪》讲了毛遂自荐、完璧归赵等故事。前言这样写道:“它们寓意深刻,发人深省,都从不同角度批判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告诉人们,不从实际出发,不用实践来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主观妄断,自以为是,必然弄得是非不分,好坏颠倒。今天,我们提倡实事求是,这些故事,读一读,大有收益。”这些话,似乎是今天写下的。

西方社会学家普遍认为成见不利于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沃利斯指出,成见是一种不依真理判断的倾向。巴芙告诫世人,成见是提高的一大妨碍。丁·莫尔斯认为,原有的看法,成为人们思想上的一种牵制力,由于它的存在,使人除一种单纯的观点外,不能看到或注意到其它事物。罗蒙诺索夫说过:为了能做出真实而正确的判断,必须使自己的思想摆脱任何成见和偏见的束缚。

我们都意识到囿于成见不是好事,但难以改掉这种习惯,甚至还会不经意掉入成见的“陷阱”而不自知。比如,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自己对别人没有成见,反倒是别人对自己有成见。其实,这就是一种成见。

成长很痛苦,但不成长更痛苦。成长就是不断破除成见的过程。

成见,无疑是横亘在我们前行路上的大山。它会遮挡我们的视线,让世界昏暗。徒有明净苍穹,以斑驳之心观之,亦晦暗不堪。

别人的成见幻化的大山,早晚会因为别人的离开而消失。而自己对自己的成见幻化的大山,会伴随自己一生。其中最难翻越的是自己内心坍塌形成的大山:我不行。

所有的局限,都是自我局限。没有任何人可以限制你,除非你自己同意。史铁生说: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格局》里有一句话:懂得放下心中的“不可能”,才能释放生命的“无限可能”。这种“不可能”,就是成见。

只要你自己没有“我不行”的成见,你就会像辛巴、马飞、哪吒一样,活成一束耀眼的光。

你若不想被这座山打垮,就必须踏出一条自己的路。这条路,就是保持内心的强大,听从内心的声音,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完成自己的使命。

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导演,也是唯一的主角,一生如何演绎,全凭自己。李靖说:“你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你是谁,由你自己决定。”哪吒说:“生而为魔又怎样,是魔是仙,我是谁只有我自己说了算!”王阳明说:“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无论面临怎样的山穷水尽,我们依然有选择的机会,选择做最好的自己。《岛上书店》说,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最艰难的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起来。邓儿Delta说:“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遇到自己的天雷劫之时。总有那么个时刻,逼着我们、拉着我们、催促着我们、激励着我们迅速成长起来,成长为我们自己的超级英雄,去守护我们想要守护的人,守护我们所热爱的故土家园。”

当所谓的命运降临,有人屈服于命运的选择,屈服于成见的标签,心里的光明被成见的黑暗吞没,人生就此画上句号。真正的勇士,如辛巴、马飞、哪吒却不认命、知道自己是谁、要向哪里去,他们会在任何一片土地,郑重地穿上铠甲,用利剑砍掉内心的成见,也为自己杀出一条光荣的路。

愿我们都有勇气破除成见,努力成长!永远心中有光,手中有力!

猜你喜欢

辛巴魔童哪吒
哪吒VPro
The Analysis of Color Narration of Animated Film Ne Zha
《哪吒之魔童降世》经典台词
大侦探辛巴
大侦探辛巴
漫画
大侦探辛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