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木路沟”到“千层坊”

2019-12-12张彩虹

时代报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木楼同学

张彩虹

幸福,像是挂在空中的一块面包、一块奶酪,是一个温馨而甜蜜的精神家园,是人类追求生活的终极目标。多少年来,它如磁石一般吸引人们不断地奔走于那梦寐以求的向往之路。它在时空的变幻中,催促着、鞭打着人们为之洒下辛勤的汗水,创造着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财富。当你走过一段曲曲折折的求索之路,步入那份苦乐后的梦之境界时,会被那雅致的灵魂归宿而陶醉;当你面对熔金的夕阳,享受生命的安逸时光,品味幸福之时,自然会对创造它的人肃然起敬。

——采访手记

今年酷夏,对“千层坊·朴宿里休闲度假村”的李金芳总经理来说,压在肩头的重担终于减轻了。“千层坊·朴宿里休闲度假村”六座木楼建设基本完工。这幅由偃师高中86级(1)班同学共同绘制的蓝图终于变成了现实,一个诗画境界的千层坊已经在木路沟诞生。它披着霓裳,带着仙气,吐纳着诗画韵味,迎来了上级领导和首批寻梦的客人。

8月9日上午,微雨中的千层坊山色空蒙,水光潋滟。三门峡市政协副主席、卢氏县委书记王清华冒雨带领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兼扶贫办主任郭军文和五里川镇主要领导走进了“千层坊·朴宿里”。

王书记一行在微雨中考察了千层坊的民宿项目建设后,对千层坊的建设创意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偃师高中86级(1)班同学慧眼识珠实行“公司带农户”的运营机制给予充分肯定,说千层坊已成为目前豫西民宿的示范和标杆。

8月10号,市委书记刘南昌视察千层坊后说:“你们的做法破解了我们正在探索的乡村振兴的一个难题”。

早在2016年,在偃师高中86级(1)班同学的一次聚会上,大家共同谈起了即将面临的养老问题。这些在各自岗位和事业中打拼了半辈子,大多数已事业有成的同学,其后代多数是独生子女。张继昌的独女在加拿大工作,他对今后的养老尤为重视,见同学们都对这个问题担心,就提议找一个地方,建一所房子,搞同居式养老。这个提议立即得到在场同学们的一致赞同。大家纷纷表示,只要张继昌领着干,大家有力出力,有智出智,共同去把这件事干成干好。会后,张继昌便带领李金芳、王海波、郭开荣等几个同学立即行动起来,着手谋划此事。

他们听说卢氏县是河南省的后花园、中原绿宝石,环境好、很宜居,决定到清清卢氏去找地方。他们得知同学段丛芳在卢氏县商务局工作,就找到她说明来意。段丛芳看到张继昌等同学真心想在卢氏干点事,就领着同学们从卢氏的此部到南部,仔细考察寻找。他们从黄河流域的官道口豫西大峡谷附近的金家沟、岭南林场到东明镇的河马渠的万亩核桃园、横涧乡梅花小镇寺上村,再到长江流域的双槐树九龙洞、汤河温泉、朱阳关的大鲵湾寻找,但结果都不理想。一天,段丛芳的一个朋友王建波说他的老家五里川乡古木窑村的木路沟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建议他们去那里看看。2017年深冬,寒风凛凛,他们驱车沿三淅高速向南行至玉皇山站下站,向右行沿332省道约5分钟车程,来到三淅高速童子沟大桥下面,右手的一个小路口,当地人说这便是去木路沟的路。这路口小得几乎被人忽略,他们抱着怀疑的心态按当地人的指引,沿着一条3米宽的水泥小道蜿蜒而上。两边山崖陡峭,从下向上看不到前边的路和方向,只能顺着小道摸索着前行。往里走约500米,眼前豁然开朗。层层叠叠的梯田从眼前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山巅。远山上几排格调一致的民居,错落有致地坐落在山阶上。民居的背后是一座巍峨挺拔的大山,形状像一把巨大的太师椅。恰有一团祥云漂浮在山间,瞬间如临仙境。他们驱车来到民居前,拾阶而上到最高处,面南而望,一种更大的开阔和空灵袭来。远山千峰尽入眼帘,悠悠碧空映入心田。整个村庄犹如一个聚宝盆,八方瑞气齐聚于此。他们顿时被震撼了,这个地方正是梦中的世外桃源!

他们对这个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暂住下来,用了几天时间走遍了这里的沟沟岔岔、家家户户。经过走访,他们了解到这里共有5条沟,42户共200多口人,耕地300多亩,林地两千多亩,植物种类丰富,果木众多。海拔800到1500多米,年均气温19摄氏度。房子多为瓦房,仅有楼房5栋。房子虽破旧但很有韵味,尤其是所有民居都排列有序,整体看如一幅美妙的山居图。整个村庄十分宁静,只能听到狗与鸟叫声。村里的年轻人多外出工作或打工,留在村里的多是老弱病残与中老年妇女。走进农家,当地的居民十分热情,搬凳子倒茶,自然朴实。听说他们想来这里住,都表示欢迎。还主动给他们讲这里的历史与传说,如石老婆和鸡笼山的传说,还有红军小道的故事,还说这里四季景不同,早晚景各异。村后的兰架山又叫白云山,经常云雾缭绕,十分好看。经过两个月的反复考察与论证,他们感觉这里具备一个景区开发的优良品质,只在这里建一所房子养老太可惜了,与其同学们在此养老,不如让更多的人来这里分享这份安宁和美好。经过反复考虑,他们决定依据这里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民俗特点,建一个别具特色的民俗村。

确定目标后,他们立即投入了紧张的筹备工作——寻找房子安营扎寨,与乡村干部和群众沟通,规划设计,组织施工。

设计与创意

不知有几千年历史的木路沟村,萦绕在它身上有一種说不出的“仙气”。这里富含红色文化基因,还有祖辈原始压榨油料的天然遗存,风景秀丽,文化内涵丰富,极具休闲度假品质。他们觉得:在项目建设上,不能破坏环境,否则会步入全国大多数乡村旅游开发的老路子。特别是刚从加拿大回国的张继昌,他对加拿大优美的木楼民居很是喜欢。经商议后,张继昌带人就到全国各地考察。他们先后到湖北、湖南、重庆、云南等地考察民居。最终确定以“中西结合”“传统与现代相融”的思路设计木楼民居,使小山庄在保持其原汁原味的基础上,根据地形依山势建造木楼,营造既原始又现代、俊秀又具仙气,花草山水相映成趣,虚实相映、生态自然的一个诗画境界。

设计规划是度假村能否达到理想效果的重要基础。他们聘请深圳和洛阳设计院的设计师来此设计,但其设计思路都是照搬全国各地的景区开发模式,同学们认为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先给度假村起个贴切的名字。根据这里属于长江流域,又有千层台、千层景的特点,最后决定叫“千层坊·朴宿里休闲旅游度假村”。

名字确定后,根据地形特点确定整个景区按一体两翼设计,民俗村建设为主体,两侧配套建设以运动为主的游乐场和以登山禅修为主的忘尘谷。民俗村建设又分为九个层次的九个部分。第一层设计什么,第二层……第六层设计什么。大家依据地形特点,集思广益,最后决定第一层西边为“山居记忆”,是一个追梦的区域,要让每个人都能在不同的木楼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梦想。

对于村东的一股泉水而言,决定聚水成湖,湖与湖之间以泉流相连,形成串湖景观。湖边种花草,湖中养鱼和睡莲,花径石阶依湖蜿蜒。形成一个诗情画意的好景观。此处名为“随溪拾趣”,它可唤醒人们的童年记忆。

竹林东边为“疏影小筑”。适合漫步拾趣,沉思和寻觅闲情逸致与浪漫。下面为婚礼广场,用于婚纱摄影。上面修建独屋,属于私密区域,为情侣度蜜月提供安谧居所。木楼之上,村民居住区为“人间烟火”,人们在这里可以看看老百姓如何生产、生活,体验这里的民风民俗。

“疏影小筑”上边设计为“长乐未央”,此区域以台地形式修建木楼式宾馆,内含大型会议室,为社会机构与组织提供会议场所。沿着“人间烟火”向上的一条路为“书山有路”。这段道路是千层坊里最为陡峭的路,要人们体验攀登的辛苦与艰难,感悟到只有锲而不舍地奋斗,方能走向成功的哲理,同时告诉人们幸福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是啊!人生不光有拾趣、休闲,还有事业要做,要奋斗。这对人生也有了交待。

通过“书山有路”可以进入“登峰触冕”区。人们可以随步道拾阶而上,欣赏树木野草与奇山险峰,品味人生的成功喜悦,可以在不同台阶上领略不同人生体验,实现精神的回归。

在设计规划过程中,他们认为景是第一要素,木楼前后与周边土地种植花草,原先土地上的山茱萸、核桃树、竹林原封不动保存下来,这样才有山村的味道。景还要富有内涵,要挖掘文化元素,充分利用山谷的奇石,做好诗画石刻;根据神话传说,结合红军、新四军七十四师转战此地的事实,将红色文化元素与规划设计情调相结合。使文化与大自然相映成趣,从而彰显景区的灵魂,使之成为人们心灵安放的地方。

这样设计,千层坊就成了一个能让灵魂栖居的地方,成为人们的心灵故乡。这样不但解决了同学们的养老问题,还可以此带动山村旅游,引导外出年轻人回乡并带动村民致富。商讨间,大家异常兴奋,这也是他们回报社会、实现人生梦想的又一个蓝图。

土地流转与道路修建

2016年9月,大家研究决定由李金芳承担“千层坊·朴宿里”旅游度假村的项目总经理。张继昌为主要投资人,度假村项目部在木路沟山下租了一座小院。从此,张继昌、李金芳、王海波、邢四学、郭开荣、张明杰等人开始在那里安营扎寨。一边筹备规划布局、道路、景区的设计,一边着手相关手续的办理。

要开发旅游度假村,土地流转是主要问题。在规划设计的同时,以王海波、李金芳等人为主已经联系乡、村干部与农户洽谈土地流转。这里的村民主要靠种地为生,部分农户仍然处在贫困线上。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因农民眼看没有地种了,而旅游开发又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取得成效的事,村民们看不到希望,遇到问题就去找王海波经理吵闹。无论老百姓发多大的脾气、说多难听的话,他都能理解老百姓,能细心倾听他们的意见。经过村支部、五里川乡书记姚振波等领导的沟通协助,到2016年底,解决了300多亩土地的流转问题。

接下来便是景区开发前的前期绿化工作与道路修建。2018年8月,当时要在“回乡偶书”木楼边修一条步道,村民王小红说修路会毁了他家许多树,特别是核桃树正挂果,要赔偿损失。村民不理解也不让修。按理说,土地已经流转,之前都说好了。他们不用与村民商量也能说过去,但出于尊重,王海波就耐心地给他们解释说,若不修这条路,人怎么在景区转呢?景区发展不了,咱咋有好收益?最后挨家挨户做了三天工作,王小红与其他村民都同意了。

王海波自从走进木路沟的那天起,就成了千层坊建设的顶梁柱。他几乎每天工作到深夜,每天都要对当天的工作进行系统总结,第二天五点多起床工作。他一边监督工程进度,一边干活。哪个地方水管漏水了、木料需要刷漆、石头挡住路了,只要他能干的顺手就干。在这里他一干就是半年,一年多了他只回过两次家,家里的一切事都交给爱人处理,同学们戏称他为“定海神针”。直到2019年3月被确诊有心脏病,才离开工地回洛阳治疗。几个同学听说王海波有病离开,而项目急需人手,张伟、吴元普先后加入建设行列。王明军等同学经常到现场进行指导。

在道路的修建上,整个村子的道路设计了5条,进入“山居记忆”的迎宾路是进入景区的主干道,稍宽些;还有疏影小道、“书山有路”和忘尘谷步道。忘尘谷步道设计修建最为艰难。因为山高谷深,原先的羊肠小道因近年来行人渐少而荒芜,野草疯长一尺盈余吞噬了小路。为了修步道,王海波、李金芳等人组织村民先割草,20多人前后割了20多天。后因其他事拖延,开始修时,草又长起来了,又领人割了一遍。无论割草或修路,同学们只要来了就一起干,中午不回家,啃方便面,喝白開水,一干就是一个月。打好的石阶、水泥台阶与木阶全由人工一块一块背上去。在忘尘谷修禅修台时,正是2017年冬。他们与村民们一起,冒着大雪抬木板、扛沙袋、抬工具,李金芳的脚崴伤了,但为了推进进度,他们常常带病工作。

在景区施工过程中,凡是村民能干的,都让他们去干。尽可能增加他们的收入,同时也使他们能体会与见证村庄从“木路沟”到“千层坊”的涅槃过程。

木楼的生长

木楼,是具有江南水乡情调的木质建筑,它往往给人无尽的想象,与原生态、质朴、浪漫是孪生姊妹。它娇俏俊美,高翘的檐牙、娉婷的屋脊、宽敞的回廊与多姿的造型给人超乎寻常的想象。房前屋后各色花木,盛开时云影缱绻、妩媚多姿。在花海里的台阶地势上建造木屋,效果更令人称奇。张继昌、王海波、李金芳等扎根木路沟,张继昌结合自己在加拿大看到的民居木楼与江南水乡的木楼,融汇各种木楼的优点,县里林业局的技术人员也前来帮助设计绿化版图。

房屋造型设计完毕,根据不同的层次设计不同的风景主题。办公楼、餐厅与卫生间虽然是最后设计的,但是最早投入的工程。2018年夏,办公木楼装修完毕,所有在山下的人都搬到了村里,为大家节省了很多时间,指导施工与吃饭都方便了许多。

在建造木楼前,关于木料的购进也是经过多次讨论,最后决定用俄罗斯的木料建筑,采用新西兰的设计图纸。木楼颜色以米黄为基础色调,表达一种阳光、浪漫的思想情愫。建设木楼是一个细致的活,他们用绣花的功夫设计每一栋木楼。每栋木楼格调都不同,每个窗户看到都是不同的风景、不同的画面。室内陈设根据不同特点进行构思,大到壁柜、茶具、写字台、壁挂电视,小到袖珍盆景、红木花架、古画拓片装饰,包括卫生间门上的画饰,都是经过琢磨后定的,力求与大环境协调一致。每间屋的窗帘设计也不一样。房间小物件的布局,形态色调都与整体相协调。

木楼建设技术是关键,一颗钉子的定位都会影响到木楼的精致程度。常人所看到的木楼形态优美、玲珑俏丽的艺术效果,常常取决于楼角、屋檐的设计样式。常常是在建设过程中来了灵感,在屋角增设几个檐牙,把角牙的长度做了调整。发现一块废弃木杠,简单抛光刷漆后打孔、印字就成了一个楼牌,如“野香弄梦”“木栅醉影”楼牌都是在建造过程中灵感突现的结果。

在修建木楼的过程中,虽然之前已与修建公司签订协议,但他们临时建议修改也给公司添了麻烦,不过因他们把修木楼当作艺术来做,因而很短时间就能赢得建筑公司的同意。修建木楼非常辛苦,那时,木料拉到山上,全由人工抬到地基跟前。无论白天黑夜,啥时候拉来,啥时候投入工作。同学们忙得连家都顾不上回,李金芳总经理一个月才能回去看一次八十高龄的婆婆、母亲与正上初中的小儿子。号称“定海神针”的王海波,在村里一住就是半年,整天在工地忙,建筑材料的运输、管理、使用、工程的质量、群众工作等等,他全身心投入,为景区开发殚精竭虑。2018年冬,在修木楼时因雪天路滑,他的脚崴伤不能走路,常常一瘸一拐开展工作。

是啊,我亲眼看见李金芳和她的同学们不分昼夜地忙碌与辛劳。那一声声电话汇报:游乐场的电线被风刮断、水泵出现故障,需要联系修理工;厨师的工资;景区步道生态砖数量不够……等等问题,都在她气定神闲的回复中一一安排到位。人说,李金芳总经理两年多的时间由一个娇美的女性变成了一个女铁人。她那顽强的意志力,火一般的热情,如一枝火红的山丹丹花,向我们呈现的是一种“温柔的坚持、不竭的毅力、粗犷的优雅与精妙的诗意”的精神状态。

奋斗的日子

2018年底,在完成上下四个台地的6栋木楼修建后,又开始种植花草树木,为后期的工作与度假村的建设营造大环境。这一环至关重要,他们要赶季节、赶花期。原则是出门见绿、四季有花。还要用生态砖铺就人行道。可是,此时却没有了一分钱。

截止2018年7月10日,投资人张继昌已累计投资两千多万元。那天,他接到妻子的电话,他洛阳的固定资产门面房要拆迁了,资金来源出现了问题,他蒙了。一年多来,他把几十年来的积蓄都投了进去,现在没钱要面临停工。爱人电话与他吵架说:“女儿在加拿大工作,咱奋斗了一辈子,终于可以安逸地生活了,可你又把钱投资到那里,我们今后可怎么办?”朋友也劝他不要再投资,可几十年来一直干事的他见到的困难多了,哪能半途而废?况且这是他梦想的事業。他连夜回洛阳借钱。同学毛焕菊、郭开荣、李向锐、康桃红、刘谦等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有的10万、有的8万,给予支援。可这些小数目解决不了大问题,就在此时,五里川乡政府给他们争取政策扶持与援助,解决了50万扶贫资金,张继昌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向姚振波书记连连致谢。

2019年春节后,年前部分村民的工钱还没有付清,要开学了村民的孩子上学需要学费,因为没有资金买材料,工地开不了工,李金芳回家拿了2万多元先支付了拖欠的工资。其间,王海波也因为资金问题愁得睡不着觉,有一次回洛阳筹集资金无果,半夜给李金芳经理打电话时竟然哭了。李金芳安慰他说:“想开点,不就是没钱了吗?这群人还没有散,只要人不散,啥事都能办成,只是慢一点而已。”

经过一年多的规划设计与修建,一栋栋凸现古典和高贵气息的木楼点缀在山庄花丛绿树间。蕴含千层台、千层景的千层坊呈现于世人眼前。错落有致的木楼,古色古香中又透出现代气息、时尚韵味,成为中西合璧、江南水乡式度假村的精品杰作。柴门、花径、木楼、绿丛、小桥、溪流、荷塘,软柔、浪漫而多情。木楼竹影相依,小鸟湖水拨弦,每一处景致都包含了大家心血与智慧,婉如云中仙苑、梦里故乡。

偃师高中86级(1)班的同学,用聪明的才智、创新的思维、坚韧的毅力、刻苦的奋斗与勤劳的双手,为人们创造出一个安放灵魂与乡愁的家园,建造出一个具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的诗画境界,他们是一群勇敢的追梦者。相信,随着卢氏脱贫攻坚战的深入,在不久的将来,千层坊这个养在深闺人未知的小家碧玉会从深山走向外部世界,为疲劳的跋涉者与回归的游子洗尘,成为人们幸福的归宿。

猜你喜欢

木楼同学
小木楼
第一场雪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山村的颜色
赠木楼故人
甘谷县大像山大佛窟木楼考
娜子姐姐信箱
小木楼探险记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