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证执业风险防范

2019-12-12林慧芳

卷宗 2019年31期
关键词:公证人员

林慧芳

摘 要:本文以公证执业风险防范为研究对象,并对公证执业风险防范的意义进行探究,对当今公证行业所存在的公证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质量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公证人员执业水平较低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之策,以期构建相对完整的公证机构风险管理框架,希望对公证机构健康发展有所益处。

关键词:公证质量监管;执行风险;公证人员

时代的发展迅猛,当今社会对公证行业的需求越来越大,公证行业所存在的问题也被无限放大,尤其是公证质量问题,这无疑限制着行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对此类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加强公证质量管理,提高公证执业风险防范,严格要求每位公证员都落实公证规范,进而有效保障公证质量。

1 公证职业风险的根本特征

1)社会影响力较大。公证面对的对象是广大群众所关注的大型经济活动与各种社会活动,因此,公证活动一旦出现失误,就会将公证质量问题直接显露在公众面前,不仅会影响公证机构的声誉,更会让公众对公证行业产生质疑,公证行业的公信力将不具备影响力,在社会上的声誉也会一落千丈。

2)普遍性与潜伏期长。即便是当今时代的背景下,我国的法律体系还未形成统一标准,导致我国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当今社会的诚信度普遍偏低。因公证书的适用范围较广,被广泛应用到各种大型经济活动之中,这也让公证活动被广大人民群众所重视。但面对的主體具有多元化的影响因素,公证执业风险具有易发性。一些公证书使用期限长,例如遗嘱公证书在申请人逝世后才生效,往往在生效后才能发现公证质量的问题。由此可知,公证具有很长的执业风险潜伏期,这也导致公证质量难以得到及时发现与保障。①

2 公证职业风险发生的原因

1)公证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加强。近年来公证质量出现问题的情况是屡见不鲜,也因此显露出公证人员专业素质不足的问题。法律知识的缺乏是公证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这极大程度地增加了执业风险发生的几率。在国家司法考试制度还未完善之前,由于历史原因及现实中对公证员选拔的客观条件所限,很多公证员都存在专业知识不足的短板。加之很多公证人员因为申办人情证,没有守住执业道德而踩到法律红线,从而让公证风险不断增加。随着《公证法》《公证程序规则》等公证法规的公布,公证的内容与范围变得更为广泛,也相应对公证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公证员要熟练掌握与应用法律知识,并将法律理念融入到所承办的公证事项之中。但还是有些区域的公证人员没有落实相应的作业规范,还是采用较为落后的思想理念去从事公证业务,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不能真正履行自身的工作职责,导致很多办理的公证事项存在着质量不足。

时代在迅猛发展,公证服务产品不断发展变化,公证机构也不断拓展公证法律服务领域、创新公证法律服务种类,这在客观上带来了新的执业风险,这需我国公证员及时进行充电学习,不断掌握新技术新技能,做到与时俱进。但是一些公证人员对此在工作态度上不够重视,疏于对专业技能的学习与运用,从而导致执业风险的几率不断上升。作为一名合格的公证员,应学会与时俱进,保证能及时进行先进法律知识的学习。各项法规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调整,养成自觉高效的自我学习习惯,培养自身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自我提升技能,才能有效避免证公证职业风险的发生。

很多公证员的办证程序不规范,比如公证员为身患重病的人办理遗嘱公证,在办理过程中只进行拍照而没有对全过程进行录音录像,从而因办证程序的不合理遭到群众的投诉;公证人员对公证事项的办理缺少风险判断,在办理一些具有超高的关注度与影响力的公证事项时,可能在办理前并不具备违法的情形,但公证人员必须更加严格的对办理公证中的诸多规范进行把关,在办理前应对所办理的公证事项的具体要求与办理要点进行回顾与总结,例如对非法集资与民间借贷的辨别认定等公证事项办理流程较为复杂,如有遗漏办证要点,不仅会出现错证,更会影响群众对公证机构、公证员的信赖度。

2)质量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以公证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公证管理的实行是要先从行政管理出发,将行政管理转变成行业管理,而行政部门的工作性质是工作上的指导。我国的公证制度发展较慢,公证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也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制度。公证行业管理的不断发展需要行政管理的配合与促进。一些公证机构的内部管理缺乏相应的质量控制机制,内部管理规范难以得到落实、审批人与承办公证员的责任不够明确、很多公证机构将工作重心放在提升经济效益上而缺乏对质量的把控,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公证员的工作效率很难保证,执行力不强,导致内部控制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管控。②

3 公证执业风险防范的措施

1)加大对公证质量的管控力度。公证行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对公证质量进行管控。公证质量是公证的生命力、是公证公信力的基石、是公证体制改革的重要推力,公证质量是公证行业是否良性发展的重要指标,所以加强对公证质量的监管是十分有必要的。以当前的公证制度与相应规章制度为依据,可将公证质量监管划分为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内部监管是由质检部门的质检把关与公证机构的主任审批职责组成;外部监管是由行政机关与行业协会对公证质量进行监管与指导。直至目前,公证行业的质量监管都未形成统一的监管标准。从当前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对相关质量监管标准的制定刻不容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规定公证质量监管的标准需符合公证事项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合法性,在制定质量监管标准中以此规定为基本要求,结合实践论证的经验,制定出的质量监管标准才能更加具有可实行性的。公证机构行使证明权的前提是必须做到公证证明力的客观性、真实性与有效性。不断加大公证质量的监管力度,才能将公证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2)提高执业风险意识,加强公证队伍建设。公证人员尤其是执业人员是直接履行一切公证事务的责任人,这就要求公证人员提高风险意识,清楚认识到经办案件可能产生的风险与后果。只有清楚地认识到风险的存在才能在受理办证时有针对性地防范风险,提高警惕。公证员是国家、当事人、公众利益的代言人,在办理公证时要充分了解自身的职责,要保证日常办理公证事项的公平、公正。公证员执业的客观性,能有效避免当事人纠纷的发生,公证员的职责也在此方面呈现出来。公证员需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当然也要保证社会与国家的利益。公证员作为国家的法律工作者,应提高公证员执业综合素质和执业能力水平,培养坚定地政治信念、优良的道德品质。公证人员自身也需不断充实,进行行业内部的公证员“二次”准入考核以及定期培训机制,打造高技能、高素养的公证员专业人才队伍。③

3)加强公证现代化信息建设,实现多部门信息共享。当前因公证机构与公证员缺乏调查核实权,机构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存在困难。因此,建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如民政、公安、住建等相关部门)授权公证机构,共享婚姻、户籍亲属关系、房产登记、银行存款等相关信息,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公证信息化的建设能有效提高公证执业与公证员的公证效率,实现公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④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公证行业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最主要的还是行业未形成统一的质量监管标准制度,制度是一个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力,并能够有效地对行业人员进行监管与约束,保证公证人员能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工作,实现公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译丹.公证执业风险及其控制[J].职工法律天地:下,2017(1).

[2]马丽达.浅谈公证质量管理[J].法制与社会,2015(28).

[3]本刊编辑部.中国公证协会关于加强公证质量管理的意见[J].中国公证,2017(6).

注释

①马丽达.浅谈公证质量管理[J].法制与社会,2015(28).

②马丽达.浅谈公证质量管理[J].法制与社会,2015(28).

③同上。

④张译丹.公证执业风险及其控制[J].职工法律天地:下,2017(1):274.

猜你喜欢

公证人员
继承公证的风险与防范方法探究
公证处员工工作绩效影响因素及对策
浅谈新时期法律公证人员的综合素养
论新形势下公证诚信建设
我国公证证据规则的现状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