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五册第18课《中国彩陶》教案设计

2019-12-12沈嫣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彩陶陶器纹样

沈嫣

【教材分析】

中国彩陶上丰富的图案是我国最古老的绘画宝库,其器形上各种造型稚拙,富有生活气息的鱼、鸟、蛙、神人、太阳、土地、河流等纹样,不仅呈现了远古人类的生活状态,还展现了人类早期绘画的质朴美。引导学生从陶色、陶型、陶纹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见解。进而从学习体验中感知中国彩陶的独特魅力所在。教材选取了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中的彩陶代表作品让学生欣赏,有助于学生对中国彩陶的色彩、图案及造型形成丰富的认识。欣赏不同角度的彩陶图片,以及对彩陶上的图案进行提取,更有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中国彩陶的图案美。并通过观察比较造型、图案之间的差异,从而进一步感受中国彩陶的独特艺术价值,走进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与彩陶超时空的心灵对话。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欣赏能力,也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阶段,学生对于美术还保持着较为浓厚的兴趣,对他们来讲,第一次接触彩陶,会感到很新奇。想要了解古人为什么会想要做彩陶,怎么做出来的,用来做什么等等。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从陶色﹑陶型、陶纹三方面分点解析,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并结合当时人民的生活状态、图腾崇拜等密切联系,引导大胆想象,使学生产生对中国悠久文化历史的自豪感,并能通过彩陶的欣赏,学会举一反三,对类似的欣赏内容也能做出积极的反应,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分析和阐述,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中国彩陶纹样的表现形式和蕴含的寓意。初步学会从陶色﹑陶型﹑陶纹等方面欣赏中国彩陶。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小组探究、学单引领、对比分析等,学会通过发表观点、绘画创意等方式,表达对中国彩陶的独特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彩陶器及中国彩陶的文化历史,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感悟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从陶色、陶纹、陶型三方面表达自己对彩陶的独特感受。

难点:学习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对中国彩陶的理解,并着重对彩陶陶纹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表现。

【课前准备】

学生:课本、记号笔、课前搜集的相关彩陶资料。

教师:keynote教学课件1份;教师用 ipad 一台;泥沙淘宝情境布置;如上图学习单每六人小组一张;实物彩陶7个;记号笔若干;板书板贴一份;学生上台尝试修补练习一份;博古架作品展示板一块。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泥沙淘宝 游戏激趣

1.亲近彩陶,感受彩陶魅力

教师先提问,引导学生尝试做个小小考古专家,教师提示,请生上台从泥沙中淘出完整的彩陶和破碎的彩陶,并修复完整(图示1-2)。

【设计意图】

彩陶的历史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遥远,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才能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彩陶的兴趣,创设泥沙淘宝这一教学情境,尝试做个小小考古专家,拉近与彩陶的距离,产生继续深入学习的共鸣。发现彩陶经过历史的沉淀和泥沙的冲刷,有些已经破碎,是现代的修复专家通过修补才得以让我们能再次感受到彩陶的厚重感。

2.尝试吹奏,感受陶埙的美妙

教师播放音乐,请一位学生上台,尝试吹奏陶埙,并请学生说说感受。

学生甲:真神奇,彩陶还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学生乙:我们的祖先很伟大,能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创造艺术作品。

教師在肯定两位学生的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3.课本解读,导入课题

教师引导学生翻开美术课本第40页,陶器是人类最早的伟大发明,它表明人类已经能够将一种物质(泥土)塑造成型并通过加热烧制而变成可供使用的器皿。中国在距今一万年前已发明并使用陶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陶器的国家之一。后来又在各种类型的陶器上进行彩绘装饰,体现了实用与美观的结合。

学生感受体会,初步解读文本知识,教师板贴:美观 实用

教师导入课题:彩陶历史悠久,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远古的彩陶王国领略它们的风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中国彩陶的奥秘。 板贴:《中国彩陶》

【设计意图】

联系经验,贴近学生,使学生接受古代艺术作品的观念,拉近这些喻示着人类文明精髓的艺术作品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时空穿梭中搭建一座交流、对话的桥梁。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走进彩陶出土时刻的场景,作为课堂的一条主线贯穿学生的实践环节。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尝试吹奏陶埙感受陶器的神奇,将看、听、说等感官的体验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积极地融入到良好的美术课堂氛围中,将学生从课本内容的平面空间带入充满想象的立体空间,使课堂更具趣味性,再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深入探究,了解彩陶

1.探究彩陶,走近本土文化

教师出示余姚博物馆展出的本土文化河姆渡遗址陶器,引导学生欣赏。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余姚博物馆中也摆放着中国彩陶,观察这些彩陶,你有什么感受?请学生参与评述。

学生甲:我觉得给人一种悠久的年代感。

学生乙:我认为陶色非常古朴。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见解独到,并提示来到陶色宫殿。

2.以小见大,引出陶色宫殿。

(1)引导学生欣赏彩陶图片

因地域﹑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不同,矿物质颜料制作的陶器呈现出来的色彩也就不同。聪明的古人是从植物中提取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在胎体上呈现出赭红黑白多种彩绘陶器的色彩。如半山类型的红陶,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黑陶。教师板贴:陶色

【设计意图】

(2)引导结合跨学科的知识学习,陶器的陶色产生的变化是由于不同的地域风貌、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主要原因是从植物中提取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在胎体上呈现出赭红黑白多种彩绘陶器的色彩。这就是大自然赋予的美妙色彩。

3.循序渐进,走进陶型宫殿

(1)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学习陶型,根据时间和观念的变化,从陶型上你发现了有哪些变化?板贴:陶型

学生甲:造型上从单纯的实用慢慢到实用美观相结合的发展。

教师表扬学生的回答,在学生的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最原始的煮食物——盛水——方便携带——美观意识。

(2)接着出示具有代表性的3D彩陶,尖头双耳罐(实用性)、船型壶(生活中的船比较)

教师引导提问,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进行思考,它们的造型为什么这么设计?不同的彩陶造型都有什么用途?

学生甲:为了便于携带,瓶口小方便运输,尖头还能插入泥土。

学生乙:根据生活中的船制作彩陶的造型。

教师表扬学生有敏锐的洞察力,想象力丰富,根据学生的回答自然引导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将生活中的事物和彩陶的造型进行观察比较,感受祖先创造彩陶的造型时,已经有设计意识,留心生活和自然中的事物并获取灵感,不仅追求美观,更是表达一种古人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彩陶的实用价值,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彩陶学习的热情,有效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陶纹的兴趣。

4.观察探究,来到陶纹宫殿

(1)教师提示一起做猜一猜游戏:出示不同角度的彩陶图,把相对应的图案做连线。

引导学生观察为什么会出现不同形状的图案呢?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观察感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提示还能从哪些角度看?

师生小结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彩陶纹样,会发现不同的美。板贴:陶纹

(2)教师引导陶纹联想,课件出示代表性的船型壶纹样图片,教师引导提问为什么要画网?

学生丙:跟捕鱼有关。想要表达一种收获满满的愿望。

教师课件出示一系列有代表性的纹样彩陶:彩陶舞蹈纹盆(重复连续之美)、彩陶蛙纹罐(蛙人合一,人和自然的和谐)、彩陶鹳鸟叼鱼缸(渴望捕获更多的鱼)。

引导学生回顾古人把对生活的经历记录到陶器上。

(3)教师课件出示其他不同纹样的彩陶与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比较,波纹、植物纹、鱼纹等,引导学生了解古人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和自然。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彩陶上的纹样和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有什么不同?

学生甲:比如鱼的身体变瘦了,尾巴变细了,身上的鱼鳞变成线条或简洁的图案了。

教师表扬学生的回答,这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如果学会用美术术语表达你对彩陶的理解会更棒,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贴:概括 夸张 变形

(4)那么,请三位学生上台画画这些纹样。(叶纹、几何纹﹑漩涡纹)

肯定学生的表现,引导学生说说你是用了什么哪些方法进行表现。

教师引导学生图片欣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彩陶造型纹样各自的特点,纹样也从具象到抽象的演变过程,更具装饰性。

【设计意图】

在学习比较分析陶纹的时候,联系学生实际的生活经验,将彩陶与学生生活中已知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随堂欣赏。通过直观对比欣赏,突出欣赏重点,并采用一图多用的方式,以小见大,從一张图片中学会欣赏表达,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的方法并举一反三的时间运用,为下一个欣赏教学节做好铺垫。

三、实物欣赏,合作探究

1.出示练习,探究实物彩陶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欣赏并填写学习单,从陶色﹑陶型﹑陶纹三方面观察彩陶,通过看摸敲来完成学习单,用自己的语言讨论感受,请同学代表上台总结小组欣赏探究后的成果。

教师提示:有中国古代的彩陶和国外的彩陶,如中国和希腊的彩陶,相同的鱼纹,但呈现出来的艺术效果各有特色。

2.作业点评,表达独特感受

教师组织学生第一次作业赏析,重点欣赏学生完成作业一件。

每一组派一位小代表上台,分别对陶色、陶型、陶纹三个角度出发,发表小组对彩陶欣赏的感受。

学生甲:我们小组欣赏的是仰韶文化的人面鱼纹盆,陶色大体呈土黄色,盆口处有一些黑色,由于年代已久,接触空气后部分面积氧化呈褐色,给人沉淀古朴的质感。陶纹有人面和鱼纹,一些图腾装饰,充分显示先民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的创造力。陶型体积大,设计灵感来源于生活。

【设计意图】

此教学环节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面向每一个学生,引导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让他们有事可做。通过初步学习了陶色﹑陶型﹑陶纹等知识,延展知识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并采用实物欣赏,填写学习单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通过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敲一敲,对实物彩陶近距离的感官欣赏,在这个实物欣赏探究的过程中,每组欣赏的彩陶都各不相同,有中国古代的彩陶和国外的彩陶,如以“鱼”作为装饰纹样,但呈现出来的艺术效果各有特色,潜移默化中延伸学生的知识面,拓展思维。将小组每个同学欣赏的感受记载在学习单上,表达自己的感受,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由点及面落实到课堂活动中。

四、实践修复,师生展评

1.教师提示彩陶历史久远,出土的时候由于氧化等原因,导致了彩陶破损和残缺,所以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完好无损的彩陶都是经过专家后期修复才得以完整。

教师示范修复彩陶。

2.出示练习内容:当当修复专家:根据你手中已有的彩陶造型和纹样,把破损的部分修复完整。

3.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并选择两份作业进行讲评,请学生代表上台说说你想收藏哪一个彩陶?

通过学习、探究、修补彩陶,引导学生要学会尊重并发扬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保护文物,并请其他学生上台选择一件自己想要收藏的彩陶。

【设计意图】

将学生作品展示在博古架上,陈设展示同学们修复完成的彩陶。彩陶修复练习,与导入环节“泥沙淘宝,游戏激趣“前后呼应,作为课堂的一条主线贯穿学生的实践修复环节。因为彩陶历史久远,出土的时候由于氧化等原因,导致了彩陶破损和残缺,所以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完好无损的彩陶都是经过专家后期修复才得以完整。所以将已欣赏的知识方法用于实践,在这一过程中达到课堂教学的内化,从文化的角度感知和理解中国彩陶的历史厚重感,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拓宽欣赏面,也让学生学会尊重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保护文物的意识。

五、课堂拓展,课外延伸

1.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欣赏图片,提示彩陶的不断创新发展,到了盛唐时期,出现了最为著名的“唐三彩”。

2.引导学生欣赏带有中國元素彩陶纹样的环保袋,用彩泥制作的陶器。

3.教师提示,学生感知从原始社会到唐代的历史长流中,随着祖先的审美能力不断提高,在原来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教师引导每组同学可以从桌子里拿出一份带有中国元素彩陶纹样的环保袋和彩泥陶器看一看,摸一摸。

我们现代人学习古人,从制作陶器的材料中不断创新和提炼出了这种彩色的陶泥,让我们古为今用,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加以表现。

课件出示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朝代出现了不同材质、不同形式和书画相结合的瓷器。

【设计意图】

通过学习古人的设计创意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进而引导学生古为今用,并将与之后在彩陶的发展基础上,出现了景德镇的瓷器和唐三彩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连贯有厚度、深度的美术学习过程,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拓展思维广度,了解彩陶发展的的渊源流长,并有着崇高的艺术价值。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保护和尊重我们祖国伟大的历史文化遗产,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激发学生更为深层次地探究与学习,由简到难的梯度变化。著名艺术大师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让课堂有深度,并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向课外拓展延伸,提高审美能力,学以致用。

(余姚市兰江小学   浙江宁波)

猜你喜欢

彩陶陶器纹样
回顾与反思:界首彩陶的历史源流与传承现状
银河春韵
夜读春秋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新砦期 猪首形陶器盖
新砦期 陶器盖
袁飞纹样设计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