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康复医学科老年住院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2019-12-12沈亚萍李强通讯作者方晓亮费晓琳

医药前沿 2019年32期
关键词:医学科分级住院

沈亚萍 李强(通讯作者) 方晓亮 费晓琳

(浙江省桐乡市康复医院 浙江 桐乡 314500)

跌倒是指患者的身体(不含双脚)因为失去平衡,使其突然触及到地面,或其会意外地触及到低于平面的其他物体,发生率比较高[1]。对于康复医学科而言,住院患者多为老年人,伴有不同程度肢体残疾以及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并且患者长时间服用降血糖等药物,也会增加跌倒发生率[2]。如何减少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是当前康复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重要课题。我科于2016年1月—2018年8月选取收治的110例老年住院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0 例患者均来自我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5例。其中,观察组男28例,女27例,年龄61~82岁,平均67.23岁;对照组男26例,女29例;年龄65~83岁,平均65.36岁。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入院后在病区护士长带领下,向患者就家属介绍病区环境,给予健康宣教及常规防跌倒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在适当位置摆放防跌倒标识,地面干燥,无障碍物,日常用品放置方便取放位置等。

1.2.2 观察组 在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根据《跌倒风险评估表》对患者采取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级,增加跌倒风险相应分级护理:(1)初级风险护理:告知患者及家属易跌倒位置,悬挂警示牌;确保患者常活动区域光线充足,易滑场所进行防滑处理;(2)中级风险护理:在初级基础上,合理布局病房环境,降低障碍物导致跌倒风险,悬挂跌倒警示牌,及时打扫地面水渍,增加安全巡查;(3)高级风险护理:在中级基础上,对患者实施24小时陪护,合理减少患者活动量并加强安全巡查。

1.3 观察指标

(1)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发生次数。(2)在出院前1d,向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满分100分,>85分为满意,60~84分为一般,<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跌倒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跌倒发生率为1.82%(1例),远远低于观察组的14.55%(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讨论

作为基层康复医学科来说,科室入住的病人大多数都是老年患者,其各项身体机能下降,反应能力降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跌倒风险,一旦发生跌倒不仅仅影响患者基础疾病的治疗,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3-4]。如何降低跌倒发生率,避免二次伤害,已日益受到护理临床的重视[5-6]。常规护理措施不能对康复医学科老年住院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护理服务,所以我们尝试了采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干预。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干预主要是在患者入院之后,对其身体全面状况进行详细评估,并根据评估得出结果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既能增加患者康复效果,也能有效消除潜在的护理隐患。本次研究显示出,在跌倒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显著。这是因为对患者施行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干预,按照患者跌倒风险对应级别,实施与之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尽管康复医学科中护理资源极为有限,但通过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干预,对患者及家属也实施了针对性健康教育,将家属和患者的防跌倒警惕性有效提高,从而对患者作出全面细致的观察以及充分的保护。

综上,将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应用于康复医学科老年住院患者,能降低跌倒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医学科分级住院
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研究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简介
分级诊疗路难行?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