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循环缺血的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分析

2019-12-12季海平

医药前沿 2019年32期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动力学

季海平

(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 江苏 南通 226005)

后循环缺血(PCI)主要是指负责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后导致脑部血流供应不足而引起的病变,其是十分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占比高达20%,具体分为两种,即后循环TIA、脑梗死。PCI一般是由大动脉发生狭窄或闭塞情况后降低了血流灌注,引起动脉源性栓塞、血栓形成以及动脉夹层导致的缺血现行。尽早发现和诊断病情,可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1]。本文将我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患者183例作为实验对象,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患者183例作为实验对象,以病灶为依据分为A组(TIA组,n=93)和B组(梗死组,n=90),同时选取健康者90例作为参照组。A组: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35例,患者年龄42~95岁,平均(65.8±10.6)岁;B组: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36例,患者年龄43~94岁,平均(66.4±10.5)岁;参照组:男53例,女37例,年龄44~93岁,平均(68.3±11.2)岁。三组的自然资料经过比较,组间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有对比价值。

1.2 方法

选择探头频率为5~12MHZ的PHILIPS iu-22和ACUSON OXANA1 9L4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协助受检者保持仰卧位,将一低枕垫在患者颈后,头保持偏向检查对侧略向后仰的状态。对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进行检测。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顺着椎间隙段予以连续性扫描,对双侧椎动脉枕段、颈段进行检查,终点是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的开口位置以及双侧锁骨下动脉。

1.3 观察指标

对颈动脉IMT增厚情况、不同性质斑块构成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通过Vm/PSV、PSV差值分析血流动力学特点。

1.4 统计学处理

全部有关数据以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颈动脉IMT增厚情况

183 例患者中共168例(91.8%)IMT增厚,其中弥漫性增厚116例(63.4%)。

2.2 不同性质斑块构成情况

A组与B组的总斑块数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稳定斑块比率比B组高,其易损斑块比率比B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性质斑块构成情况[n(%)]

2.3 比较三组血流动力学分析情况

A、B两组的PSV、Vm均比参照组低(P<0.05);A组与B组比较,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PSV差值比参照组高(P<0.05);A组PVS差值与B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三组血流动力学比较(±s,cm/s)

表2 三组血流动力学比较(±s,cm/s)

注:a表示与参照组相比,P<0.05;b表示与B组比较,P<0.05。

组别nVmPSVPSV差值A组9334.9±13.5a54.3±15.1a14.6±3.3a B组9030.7±13.1a50.7±15.5b21.5±5.4参照组9048.5±9.767.9±16.74.9±1.9

3.讨论

后循环主要指的是椎基底动脉系统,其主要构成包括椎动脉、基底动脉及其分支,负责为枕叶、小脑、脑干、丘脑以及部分颞叶、上段脊髓供血。PCI在临床中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病,具体分为后循环TIA,脑梗死两种,会极大的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存质量。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有利于降低致残率、致死率,更好的挽救患者生命[2]。

血管超声主要通过对动脉壁IMT增厚、管腔狭窄程度进行测量,同时对血管内粥样硬化斑块的具体形态表现、内部结构表现、稳定性等进行判断的方式得到诊断结果。相比于常规动脉超声,彩超可将血管内血液流动的完整过程准确的反映出来,进而更加明确血流和血管内壁间的分界,对IMT进行更准确的测量,同时准确评定血管狭窄程度。动脉彩超可对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全面检查,并以斑块形态、性质对斑块稳定性进行评估,进而将斑块内部组织学特性显示出来[3]。后循环缺血患者的血管病变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通过颈动脉彩超检查可对患者病情进行较好的评估,提高确诊率,方便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评估工作。

综上,颈动脉彩超对后循环缺血患者的病情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颈动脉斑块动力学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基于随机-动力学模型的非均匀推移质扩散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TNAE的合成和热分解动力学
C36团簇生长动力学及自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