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院患者临床血液感染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9-12-12吴姝婷廖婷张瑞苟红梅董明江潘萍杨忠文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9年32期
关键词:葡萄球菌阴性耐药

吴姝婷 廖婷 张瑞 苟红梅 董明江 潘萍 杨忠文(通讯作者)

(巴中市中心医院血液病科 四川 巴中 636600)

血流感染是病原菌侵入血流,释放毒素引起的全身感染性疾病,严重时可引起感染性中毒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住院患者粒细胞缺乏症、抗菌药物使用>7天是其发生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1],使用升压药物、出现呼吸衰竭与住院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死亡显著相关,值得一提的是,中心静脉置管的使用,为住院患者的化疗及营养治疗提供了很大支持,但同时也增加了血流感染的概率[2],而血培养是目前诊断血液感染最重要的手段,可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血流感染提供重要依据[3],本文旨在调查2011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患者进行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制定预防感染措施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进行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分析血培养中分离得到的菌株,同一病人同时送检的两套及以上的阳性瓶检出相同病原菌按一株计算。

1.2 细菌培养/鉴定/药敏实验

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进行操作,采用美国BD公司BACTEC9120型全自动血培养仪与其配套血培养瓶进行细菌培养,仪器报警后转种血平板、巧克力平板及麦康凯平板,分离所得菌采用西门子MicroScan4细菌鉴定仪,部分补充抗菌药物敏感实验纸片为英国OXOID公司商品。

1.3 质控

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2016版 推荐的标准进行质量控制及结果判断。质控菌株有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粪肠球菌ATCC29212,均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1.4 数据分析

采用WHONET5.6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对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描述,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培养分离细菌分布情况

2011年1 月—2018年12月收集到的1690份血培养标本中,共鉴定出407份阳性标本,阳性率为24.08%。其中细菌为404株,占99.26%,真菌标本3份,占0.74%。404株细菌株中,革兰氏阴性杆菌289株,占71.01%;革兰氏阳性球菌115株,占28.26%。分离中的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139株、肺炎克雷伯菌5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8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2株和阴沟肠杆菌20株,主要菌株分布见表。

表 血培养407株细菌的分布Table Distribution of 610strains isolated from blood specimen

2.2 耐药分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菌株(MRSA和MRCNS)的分离率分别为 12.5%和73.1%,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阴沟肠杆菌中产ESBL株分别占47.5%、7.1%、50%,产ESBL株对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非产ESBL菌株。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高度敏感,大多数细菌耐药率均低于5%,非发酵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较高,自血流感染患者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甚至达到了80%。

2.3 真菌

本次共分离到3株真菌,其中白色念珠菌2株,光滑念珠菌1株,由于数量<5株,故不再对其药敏结果进行统计。

3.讨论

血流感染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特别是在住院患者中,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Carlota Gudiola等人的报道指出[4],在美国住院患者当中,每年脓毒症的发病率高达1640/10万,除粒细胞缺乏、侵入性操作和化疗外,新的治疗方法如集落刺激因子和免疫调节疗法等都是住院患者血流感染的高危因素,而血培养作为血流感染的金标准,可辅助临床对血流感染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减少病死率,也可给临床提供详细的病原菌信息,指导合理正确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对2011年1月—2018年12月巴中市中心医院血液标本中分离的1690份血培养标本中,共鉴定出407份阳性标本,阳性率为24.08%。其中细菌为404株,占99.26%,真菌标本3份,占0.74%。404株细菌株中,革兰氏阴性杆菌289株,占71.01%;革兰氏阳性球菌115株,占28.26%。分离中的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139株、肺炎克雷伯菌5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8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2株和阴沟肠杆菌20株。与文献报道中住院患者血液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的结论一致[4]。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居多,其次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分离前五位的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阴沟肠杆菌。

综上所述,住院患者是住院病人发生血流感染的高危群体,特别是合并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应当提高血培养监测的频率,对阳性菌密切关注其耐药变迁,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医疗器械的消毒,防止院感的爆发,对于接受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应当设定检查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周期,防止因置管带来的血流感染,加强抗菌药物管理,避免长时间的使用带来的耐药菌株的选择,带来多重耐药菌株的流行,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为血流感染的治疗提供治疗依据[4-5]。

猜你喜欢

葡萄球菌阴性耐药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如何防治兔葡萄球菌病
钼靶X线假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肉鸡葡萄球菌病诊疗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
黄癸素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体内外抑制作用
一例水牛疥螨继发感染葡萄球菌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