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焦虑抑郁情绪调查

2019-12-12廖婷吴姝婷张瑞苟红梅董明江潘萍杨忠文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9年32期
关键词:评定量表血液病总分

廖婷 吴姝婷 张瑞 苟红梅 董明江 潘萍 杨忠文(通讯作者)

(巴中市中心医院血液病科 四川 巴中 636600)

恶性血液病一旦确诊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1,2]。同时,患者就医行为也会对家庭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多重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会造成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情绪[3-4]。对于恶性血液病患者应及早诊断、早期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而实际临床工作中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会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因此,本文从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角度着手,了解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社会支持水平现状;从疾病特征、社会经济因素、社会支持等方面,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为如何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供理论基础。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横断面现况调查,于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集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血液病科收治的恶性血液病患者200例。纳入标准:①年龄>14岁;②参照张之南教授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诊断;③患者具备文字阅读及正常的沟通理解能力;④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

1.2 调查工具

①基本资料调查问卷:包括年龄、性别、疾病状态等。②焦虑自评量表(SAS):共20个条目,采用1~4分制赋分,>50分为阳性即有焦虑症状,进一步分为: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70分)。③抑郁症状自评量表(SDS):评价方式参考SAS量表,≥50为为阳性即有抑郁症状。④社会支持评价量表(SSRS):由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3个维度、10个条目组成,总分12~66分,根据得分分为:低社会支持度(<33分)、一般社会支持度(33~45分)、高社会支持度(>45分)。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对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描述,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调查结果

调查总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75份,有效应答率为87.50%。其中男性78例(44.57%),女性97例(55.43%);年龄19~46岁,平均(33.51±5.67)岁;学历分布:大专及以上(36例,20.57%)、高中/中专(85例,48.57%)、初中及以下(54例,30.86%);医疗费支付方式方式中,自费者占多数(120例,68.57%);恶性血液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分布:部分了解者占大多数(103例,58.90%);获取恶性血液病相关知识获取途径分布:凭主观经验或从亲朋处获取(72例,41.10%)。

2.2 恶性血液病患者就诊时的焦虑和抑郁现况

就诊时男性和女性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得分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分别与国内常模[5]相比,男性和女性患者的焦虑自评分与抑郁自评分均分别高于国内常模(均P<0.001)。见表1。

对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分析发现,有81.71%和71.43%的患者在就诊时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均以轻、中度焦虑和轻、中度抑郁为主。见表2。

表1 恶性血液病患者就诊时焦虑、抑郁现况 (±s)

表1 恶性血液病患者就诊时焦虑、抑郁现况 (±s)

注:*与国内常模相比,P<0.001。

变量男性(n=78)女性(n=97)国内常模(n=1158)tP SAS45.15±9.27*46.73±8.98*29.78±10.071.1480.253 SDS45.87±9.72*48.32±9.11*33.46±8.551.7160.088

表2 恶性血液病患者就诊时焦虑、抑郁程度

2.3 社会支持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分析

患者焦虑得分与主观支持(r=-0.532)、客观支持(r=-0.465)、对支持的利用度(r=-0.396)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r=-0.574)均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患者抑郁得分与主观支持(r=-0.534)、客观支持(r=-0.596)、对支持的利用度(r=-0.378)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r=-0.594)均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

3.讨论

恶性血液病是是由于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且很可能影响患者心理健康,恶性血液病对于患者讲都可能造成其较为严重的心理伤害[6]。Ramirez LY等[7]通过对与患者沟通进行评价发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非常重要,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甚至会影响与医生沟通过程中所作出的某些重大医疗决定,显然,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自身心理健康,同时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8]。

已有研究发现,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患者普遍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颜光堂等[9]对80名恶性血液病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患者家长普遍处于一种负性精神状态下,以焦虑、睡眠障碍和恶梦等症状为主。与国内相关研究结论相似,本次对就诊时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分析发现,有81.71%和71.43%的患者在就诊时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均以轻、中度焦虑、抑郁情绪为主。国内常模相比,患者的焦虑自评分与抑郁自评分均分别高于国内常模(均P<0.001)。以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为因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恶性血液病患者焦虑得分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均呈负相关关系(r=-0.532,r=-0.465,r=-0.396,r=-0.574;均P<0.05);患者抑郁得分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均呈负相关关系(r=-0.534,r=-0.596,r=-0.378,r=-0.594;均P<0.05)。良好的社会支持能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但是对于恶性血液病患者而言,十分担心生活质量以及回归社会的问题,这就需要全社会来理解和支持恶性血液病患者,使他们从心理上和经济上得到一定程度的解脱,从而走出心理的困境。

综上所述,恶性血液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普遍存在,主要受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等的影响。

猜你喜欢

评定量表血液病总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病患者的应对策略
GM值在高危真菌感染风险的血液病患者诊断驱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介绍一种恶性综合征评定量表——Francis-Yacoub恶性综合征评定量表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SHANGHAI ARCHIVES OF PSYCHIATRY INSTRUCTIONS TO AUTHORS
SHANGHAI ARCHIVES OF PSYCHIATRY INSTRUCTIONS TO AUTHORS
活血化瘀法治疗血液病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