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原高寒地区院前急救转运中质量控制路径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12-12穆学伟吴艺何茂云丁红燕张川唐永康罗绒卓姆

医药前沿 2019年32期
关键词:满意率成功率医护人员

穆学伟 吴艺 何茂云 丁红燕 张川 唐永康 罗绒卓姆

(1 雅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四川 雅安 625000)

(2 乡城县人民医院 四川 乡城 627850)

院前急救转运患者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经院前急救生命体征稳定的危重患者,另一种为因医疗条件受限需转入上级医院救治的患者[1]。无论是何种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均可能出现交通不便、路途遥远、急救车条件简陋、医护人员不足等问题,具有较高的转运风险及安全隐患[2]。尤其是在高原高寒地区,转运条件有限、路途遥远,一旦发生突发性、批量性、伤情危重的突发事件,急救转运过程中风险更大[3]。为确保安全转运,减少意外事故发生,提高急救诊治水平和质量。本文将对院前急救及转运中应用质量控制路径,并分析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四川省甘孜州乡城县人民医院院前急救及转运的128例患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呼吸衰竭、颅脑外伤、食物中毒、休克、刀刺伤患者等。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64例,男性39例,女性25例,年龄28~81岁,平均年龄(46.97±6.06)岁。对照组64例,男性40例,女性24例,年龄29~79岁,平均年龄(47.78±6.17)岁。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转运,观察组患者在院前急救及转运中运用质量控制路径。具体包括:

1.2.1 完善转运流程:学习《院前急救质量控制规范》,结合我院及当地实际情况,细化转运流程,强化医护人员的安全、法律、风险意识;定期核查仪器及用品,确保急救药品效期、配置,对运输工具进行及时保养和检修。

1.2.2 提高准入标准:对急救医护人员进行系统化培训,定期考核,尤其是针对高原高寒地区急救特点,掌握危、重、急症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方法。

1.2.3 转运前病情评估:要求医护人员、司机及时到位,能够在3~5min内出诊,填写《院前急救转运记录》;对病情较为特殊的患者,提前准备抢救器材及药品;与现场人员、家属保持联系,指导现场家属进行必要的现场抢救,为急救人员到达争取时间;到达后迅速评估患者病情,采取积极措施并详细、准确记录。

1.2.4 转运及转运后处置:及时开通气道,加强气道管理,维持呼吸通畅;监控循环状态,对循环不稳定者,采取补液、血管活性药物支持;对烦躁者,适当给予约束固定或镇静;转运前,常规固定安全留置针通道,持续进行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及时评估患者病情,对转移风险高的患者,将风险提前告知家属,签署《院前急救转运救护知情同意书》;转运过程中,密切监控神智、生命体征情况,及时发现并采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将患者情况及时反馈给接收科室,提前做好抢救准备[4]。

1.3 评价标准

1.3.1 对比两组患者的意外情况发生、急救成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率等指标。意外情况包括各种仪器供电中断、输液或输氧管堵塞或脱落、呼吸困难或窒息、患者坠床、大出血或休克等,急救成功率以转运救治成活情况比较。

1.3.2 患者及家属满意率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总分100分,超过60分为满意。设定:呼救(调度指导、及时到达)、现场急救(判断准确、操作有效)、转运(平稳、快捷)、转归(救治效果、人文关怀)、总体效果等五大项指标,由患者及家属评分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1.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例如急救成功率、家属满意率等均使用百分数(%)表示,采取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为96.88%(62/64),对照组为87.5%(56/64),差异显著(χ²=3.91,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率为95.31%(61/64),对照组为84.38%(54/64),差异显著(χ²=4.20,P<0.05)(见表1)。观察组患者各种意外情况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1 两组转运救治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转运救治过程中各种意外情况对比[n(%)]

3.讨论

院前急救是急救及处置突发事件中救治患者的重要环节,患者一般病情危急,需要医护人员到达现场立即采取有效抢救措施。为确保院前急救及转运质量,需规范急救程序,加强质量控制。传统救治模式下主动性不强,针对性不明确,救治效果不够理想。应用质量控制路径后,各项抢救及护理措施均能够按照预先制定的路径执行,目的性、计划性、应急性强,能够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高效的急救,并弥补院前急救不确定性因素所致的混乱。

高原高寒地区自然条件差,部分地区医疗水平有限,重症的救治往往需要进行评估转运。同时,与其他地区相比,高原高寒地区的安全隐患及护理风险更高。本次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种意外情况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充分显示了质量控制路径的应用价值。在转运过程中,规范救护人员言行,避免讨论患者病情,对意识清醒的患者,主动询问其感受,给予心理护理,减少不良情绪的影响更能体现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在院前急救转运中应用质量控制路径可提高急救质量,减少意外情况发生,降低死亡、致残率。

猜你喜欢

满意率成功率医护人员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兰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4.14%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