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您知道老年高血压有哪些特点?

2019-12-11寿晓玲

养生大世界 2019年12期
关键词:脉压假性低血压

寿晓玲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老龄化进程,老年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最新的《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中指出,至2017年底,我国≥65周岁人口有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其中半数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而在≥80岁的高龄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接近90%。然而,统计表明,高血压的控制率仍然不理想。2015年相关数据统计显示,老年高血压控制率仅为18.2%。

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我们称之为高血压,对于年龄≥65周岁的高血压则称之为老年高血压。很多流行病学研究都表明,老年高血压是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血管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因此,了解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做好生活中的疾病预防和管理;减少疾病焦虑感;保证生活质量;改善长期预后;也为国家“健康老龄化”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一、大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会表现出“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的特点

老年高血压患者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疑问:“平时测量血压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上压很高,下压很低,上下压差值大的时候可达2~3倍,怎么办?”。其实,这就是常见于老年人的收缩期高血压,多表现为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90mmHg。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血管(动脉为主)的内膜逐渐增厚,中层胶原纤维增加,钙质沉着于血管内膜,使得管腔狭窄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且由于粥样硬化斑块的存在或伴有动脉管腔狭窄,特别是大、中动脉的狭窄(如主动脉、頸动脉、肾动脉及腹腔干等),会明显增加心脏后负荷,加之常年的高血压会导致左心室肥厚,心脏舒张功能减退,因此大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会表现出“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的特点。

据统计,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为 21.5%,占老年高血压总人数的53.21%。收缩压与脉压差差值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有效的血压控制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差值异常的患者,需排除继发性因素,如钙化性瓣膜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等。

二、异常血压波动患者的血压控制

其次,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的压力感受反射敏感性和β肾上腺素能反应性降低,神经-体液调节能力下降,导致总体血压调节能力下降,一些轻微的因素干扰,血压就会出现明显波动,如体位、进餐、情绪、季节或温度等,我们称之为异常血压波动。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和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老年人群的体位性低血压患病率可达20%;75岁以上可达30%;在住院和养老院的患者中可达50%;常常发生于体位变化时,尤其是卧位变为立位时多见。餐后低血压,表现为餐后2小时血压明显下降或出现餐后心脑缺血症状(如头晕、黑矇、心悸、乏力等),我国住院老年患者中餐后低血压发生率可达80.1%。昼夜节律异常,老年高血压也会表现为夜间血压不降,甚至夜间血压反较白天升高,但却无明显症状,因此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增加。据统计,≥80岁的老年人中83.3%丧失了正常的血压节律。

因此,有异常血压波动的这类患者的血压控制需要结合特定的生活方式变化,如减慢体位改变速度,减少进食量,少食多餐,及改变药物服用方式等。

三、老年高血压患者,更需要平稳控制血压

再者,常道:“老先生不止走过的路多,吃过的盐多,病也多!”。老年高血压患者往往伴有多种危险因素和多重疾病。多项流行病学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肾功能不全和脑血管病的检出率分别为39.8%、51.6%、 52.7%、 19.9%和48.4%。而对于有合并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一般群体。有数据表明,国内脑卒中人群发生率远高于西方人群。因此,对于伴有多种危险因素或相关疾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更需要平稳控制血压;做好日常血压监测;根据合并症选择适宜的药物治疗;从而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进展。

四、辨别真性、假性高血压

常有老年高血压患者问:“为什么测量出来血压高,而没有任何不舒服?”,门诊遇到这一类的病人不少。确实有部分高血压患者是可以无症状的,此外,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严重的动脉硬化,动脉弹性较差,测量血压时,常规的袖带加压无法压缩血管,此时测得的血压值会高于动脉内的真实压力,我们可称之为假性高血压。假性高血压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那怎么判断是否为假性高血压呢?可以通过筛查并发症的方式来判断当前靶器官的情况,若血压变异程度大但靶器官无明显受损,或者药物降压治疗后即出现明显的低血压症状,应考虑假性高血压可能。对于假性高血压,则不需要更多的药物降压治疗。

五、难治性高血压需尽快到高血压专科门诊就诊

最后,还有部分老年高血压常表现为血压难以控制,即使在低盐饮食,规律作息等生活方式改善基础上,联用3种足量不同类型的高血压药物,血压也难以控制,或者是需要4种及以上高血压药物血压才能达标,常被称为难治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的血压波动大,药物效果欠佳,高血压并发症往往出现的更早更快。对于这样的患者,需要尽快到高血压专科门诊就诊,尽早明确血压难以控制的原因,从而可以早治疗,早预防。

综上所述,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复杂多变,其中最常见的有收缩期高血压、脉压差大、异常血压波动、合并多种疾病、假性高血压和难治性高血压等等。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血压,预防或减缓高血压并发症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脉压假性低血压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超声引导下压迫联合瘤腔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测量血压时要注意“脉压”
8例血小板假性减少结果分析
管电流对肾囊肿假性强化的影响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特点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脉压及脉压指数与心血管疾病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补中益气汤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低血压性眩晕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