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 108例福州地区围产期孕妇无乳链球菌的检出率和耐药性分析

2019-12-11谢海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23期
关键词:无乳围产期青霉素

谢海花

福建省立医院南院 福建省立金山医院检验科,福建省福州市 350028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又称B群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是导致围产期母婴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占16%~61%[1]。孕妇感染后可引起羊膜炎、伤口感染、血流和尿路感染等,新生儿感染可引起肺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等,是孕妇流产、胎膜早破和危及新生儿生命的重要原因[2-3]。统计分析,新生儿有50.0%的概率从产道携带无乳链球菌,其中有2%的概率会引起新生儿感染[4]。因此,实时监测孕产妇无乳链球菌的产道感染情况和耐药状况,并在分娩前进行干预,可有效预防侵袭性新生儿GBS感染,对保证孕妇和新生儿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对本院门诊的3 108例孕35~37周的孕妇无乳链球菌的带菌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福州地区育龄女性围产期无乳链球菌的感染情况,并分析其药敏结果,预防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1月在我院门诊健康检查的孕妇共3 108例。入组标准:(1)孕期35~37周;(2)患者接受生殖道标本培养。排除标准:(1)伴有其他泌尿生殖道感染性疾病;(2)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

1.2 标本来源 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共3 108份。阴道分泌物采集方法: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消毒外阴并清除外阴分泌物,取样前对阴道未做清洁处理,使用一次性采样无菌拭子插入阴道1/3处采集分泌物,采集后置于COPAN运送培养基中立即送检培养。

1.3 仪器和试剂 哥伦比亚血平板购自郑州市贝瑞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GBS显色培养基购自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革兰氏阳性细菌鉴定卡GP、革兰阳性菌药敏卡AST-GP67和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VITEK2-Compact)购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

1.4 细菌的培养与鉴定 血琼脂平板和GBS显色培养基接种标本,并置于培养箱(温度35℃,二氧化碳浓度5%)中培养24h。对血平板上β-溶血的可疑菌落进行革兰染色和触酶试验,对革兰染色阳性和触酶试验阴性者进行协同溶血试验(CAMP),指示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购自国家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同时直接选取GBS显色平板上的浅粉到红色典型菌落使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与CAMP试验进一步进行菌种鉴定。CAMP试验与上机鉴定均符合者确认为无乳链球菌。

1.5 细菌的药敏试验 细菌的耐药性检测使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和革兰阳性球菌药敏卡(AST-GP67),检测药物包括: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氯洁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力奈唑胺、万古霉素、四环素、替加环素。药物敏感性判定均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2017年标准进行,分为敏感(S)、中介(I)、耐药(R)。认定耐药率=R/(R+I+S)。

2 结果

2.1 无乳链球菌检出情况 通过在血平板和GBS显色平板上直接接种,3 108例围产期孕妇共检出无乳链球菌173株,阳性率为5.57%(173/3 108),其中28例伴有真菌感染。血平板上培养出的GBS为典型的β-溶血性菌落 (图1A)。GBS显色平板上培养出的典型GBS为圆形、透亮的浅粉色到红色的菌落(图1B),培养24h后菌落2~3mm,培养48h后菌落颜色为深红到紫色。非GBS的菌落呈现出蓝色或灰色(图1C)。

图1 无乳链球菌在平板上的形态

A:血平板上的GBS形态 B:GBS显色平板上的GBS形态 C:GBS显色平板上非GBS的形态

2.2 耐药性分析 对173份阳性标本全部上机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显示: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均为0.00%,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26.01%、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31.79%、莫西沙星的耐药率为26.01%、氯洁霉素的耐药率为61.85%、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的耐药率为0.58%、四环素的耐药率为77.46%,具体见表1。

表1 173株无乳链球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

3 讨论

无乳链球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一种兼性厌氧菌,是围产期孕妇感染的首要病原菌[1-2]。围产期孕妇感染无乳链球菌会引起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等,从而诱发胎儿早产、死产等;研究发现GBS可通过羊水或分娩时经产道传染给新生儿,从而引起新生儿肺炎、败血症和化脓性脑膜炎等[1-3]。据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报道,每年平均有8 000例新生儿感染GBS,病死率约为5%[2]。

GBS的感染率具有种族、区域和年龄的差异性,在不同国家感染率差异很大,如美国为2.0%~29.0%,韩国为13.0%[4]。而在国内,因孕周、阴道分泌物的采集方法、检测样本的数目以及检测方法的不同等,孕妇GBS的带菌率也存在较大差别,浮动在2.4%~37.5%之间[5]。福州地区目前还未见相关报道,本文结果显示,3 108例产妇确诊173株GBS,阳性率为5.57%(173/3 108),与张传飞[6]报道的阳性率5.9%(177/3 000)相近。

目前医学界对预防围产期GBS感染的主要措施是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治疗,CLSI推荐GBS感染可使用经验性青霉素进行干预治疗。青霉素可作为围产期孕妇治疗无乳链球菌感染的首选用药,备选药物可用氨苄西林。目前尚未发现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存在耐药,若孕妇对青霉素过敏但非速发型过敏反应者可选择使用头孢唑啉,因其穿透胎盘的方式与青霉素相似;若孕妇有青霉素过敏史且为速发型超敏反应者则需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2]。本文结果也显示,无乳链球菌对万古霉素、青霉素、利奈唑胺、氨苄青霉素和替加环素等均无耐药,敏感性为100%,对氯洁霉素和四环素的敏感性较低,与雷蜜等国内其他的[7]报道相近。

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于2010年发布了GBS的最新防治指南。指南中建议对所有妊娠35~37周的孕妇进行GBS的细菌培养,培养结果阳性者应给予GBS预防性治疗(Intrapartumantibiotic prophylaxis,IAP)[2]。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发布孕期GBS筛查及分娩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相关防治指南。对GBS携菌孕妇在临产时或胎膜早破时进行敏感抗生素预防性治疗,可有效地降低新生儿GBS败血症的发病率,改善妊娠结局[8]。因此,将GBS筛查纳入妊娠晚期孕妇的常规检验项目,对阳性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治疗,通过良好的GBS管理,可有效降低孕妇的感染率,避免早产、宫内感染等产前不良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无乳围产期青霉素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猪青霉素过敏怎么办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补血生乳颗粒对SD大鼠围产期毒性
母猪产后缺乳的原因及对策
围产期时间定义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
围产期胎膜早破与生殖道病原菌感染的分析
母猪产后无乳综合征的诊治
育龄妇女分离无乳链球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