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产妇产前免疫学检查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2019-12-11杨兵王秀秀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9年26期
关键词:产前检查免疫学孕产妇

杨兵 王秀秀(通讯作者)

(1重庆邮电大学医院 重庆 400065)

(2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 重庆 408000)

孕产妇产前检查是对孕期胎儿是否安全健康成长的必要检查,常规的产前检查对隐匿性较高的传染疾病无法做到精准检查,影响着孕产妇及胎儿的结局。如何提高检查率提升生育质量,一直是我国生育专家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科技、医学的发展,发现高危妊娠孕产妇都存在着免疫学病变。孕产妇产检检查给予免疫学检查可以有效发现高危妊娠孕产妇的危险妊娠因素,通过及时的治疗和干预护理,提高生育质量。本次探究选取84例孕产妇,分别给予不用的产前检查方案,通过对比分析产前免疫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孕产妇作为本次探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将其分到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孕产妇。对照组孕产妇中经产妇18例,初产妇21例,年龄为23~36岁,平均年龄为(26.2±3.1)岁,孕产妇的体重为56.6~74.8kg,孕产妇的平均体重为(68.4±4.6)kg,孕产妇的孕期为34.4~41.0周,孕产妇的平均孕期为(36.4±2.1)周。观察组中经产妇16例,初产妇26例,年龄为23~37岁,平均年龄为(26.8±2.7)岁,孕产妇的体重为58.1~75.4kg,孕产妇的平均体重为(69.4±5.6)kg,孕产妇的孕期为34.5~41.0周,孕产妇的平均孕期为(36.5±2.1)周。比较两组孕产妇的年龄、孕期和体重等一般资料,(P>0.05)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本次探究所有内容均告知参与的孕产妇,并签署同意书。本次探究排除妊娠糖尿病患者和妊娠高血压患者。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产前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

观察组:在常规产前检查的基础上给予免疫学检查。常规检查同对照组相同。免疫学检查为取孕产妇空腹静脉血,实施血清分离进行梅毒检查:对血浆中梅毒抗体做素环状卡检查,结果呈阳性确诊为梅毒。乙肝、艾滋病病毒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免疫检查乙肝病毒e抗原与表面抗原,若结果呈阳性送实验室进行进一步检查确认。微生物感染:对弓形虫免疫球蛋白M抗体给予酶联免疫吸痰法检查,结果呈阳性确认孕产妇存在孢疹病毒。

1.3 应用效果分析指标

本次探究产前妊娠危险因素检查事项包括乙肝、高危妊娠、微生物感染、梅毒和艾滋病感染等。自制满意度调查表,根据孕产妇对检查人员的服务态度、危险妊娠检查因素情况和危险妊娠因素防治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满意度评分,81~100分为非常满意,61~80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分100分。检查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探究数据分析时,均采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SPSS22.0。用±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检查患有乙肝孕妇6例,高危妊娠5例,微生物感染2例,梅毒3例,艾滋病感染0例检出率为38.10%。对照组孕产妇检查,高危妊娠1例,微生物感染0例,检出率为2.38%,对比两组孕产妇的检出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照组漏检比较严重。根据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比,观察组为97.62%,对照组为88.1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孕产妇的产前检查影响着母婴的结局。常规的产前检查检查不出孕产妇隐匿性较高的疾病,造成孕产妇出现危险事故。孕产妇产前免疫学检查可以检查处胎儿传染性疾病,医生可以根据孕产妇及胎儿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干预治疗,避免传染病对胎儿造成伤害提升我国的生育质量。

本次研究常规检查的对照组检出率为2.38%,观察组检出率为38.10%,明显优于传统产前检查,同时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孕产妇产前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增加免疫学检查,可以提升生育质量,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猜你喜欢

产前检查免疫学孕产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现代免疫学》稿约
分析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应用的临床意义
《现代免疫学》稿约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北京市通州区产前检查依从性研究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用人单位能否限定女职工产前检查次数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