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岭南往事与京华烟云

2019-12-11口述郭莽园吴晓靓

收藏·拍卖 2019年12期
关键词:黄老黄胄汕头

口述:郭莽园 文:吴晓靓

书界忘年交秦咢生

我年轻的时候喜欢和比我年纪大的人交往,在他们身上能学到很多知识和人生的智慧。

20世纪60年代,我在广州的潮汕画家孙文斌老师对我说,“莽园,你是写书法的,我带你去拜访秦咢生老前辈。”那时我20多岁,秦公60多岁,因为秦公和孙老是好朋友,所以对我真是另眼相待,告诉我有空就来,后来我时不时就去他家请教。

记得有一次我拿了几张我写的字给老人家看,秦公一看就说:“写得这么老”,秦公跟我说:“莽园啊,大字惟恐不糊涂啊。”大字写大一点,糊涂也不怕。

秦老是个特别和善、宽厚的人,对后学多有提携,对我也特别好。当年我想买一本《张迁碑》的字帖,在广州、汕头找了十年,就是买不到。秦公也临《张迁碑》,他朋友从日本带了一本印刷得非常好的大字本,他知道我在找,就说“我有个大字本了,我自己平时用的这本就送你”。我说你能不能写几个给我看看,他竟也答应了。

郭莽园与古元,摄于1992年北京中国美术馆《郭莽园画展》

郭莽园与陈永锵、许固令、李伟铭

秦公有个习惯,除了行书,他写篆书和爨宝子碑,即便像我这么熟的人也从未见过。他家有个阁楼,你若上他家求字,好,你在楼下坐着,他上阁楼写去了。现在想想,秦公能面授《张迁碑》机宜,对我也是特别厚爱了。

金石名家王贵忱

和贵老的相识颇有些戏剧性。

1972年,王贵忱老到揭阳榕城。在中山路一家中医店门口,被屋里四张小品吸引了。原来是我的忘年交余凤生先生(号白丁)的画。老中医把贵老带到白丁家,介绍俩人认识后就走了。但白丁只会说潮汕话,王贵忱完全听不懂。结果两个人笔谈了一上午,谈得非常开心。临走王贵忱提了一个要求:“能不能给我画一张小画啊?”“好!你明天来拿吧。”王贵忱走了,老人家却纳闷了:这个人会不会是骗子啊?

后来我去白老家里,老人家问我:“你要去广州吗?我写封信,你去找那个人一下,看会不会是一个骗子。”

到了广州,我办完事,就带着信到了大南路贵老的家。贵老看了信,就问我:“你要来看东西吗?”原来白老在信里写,我鉴定功力了得云云,请他拿点好东西给我鉴赏一下。

贵老拿了一幅绢本手指画的画轴,慢慢展开,拉到题字落款处,停住了。“这是谁的啊?”我说,“这绢本是300多年前的,当时有这个水平的,应该是高其佩了吧。”展开落款一看:铁岭高且园。

他又进去拿出一个团扇面,赵之谦的。他问真的假的?我说这是真的。他问,怎么样看出真来?我回答:“中国绘画中,赵之谦以分书笔法入画,你把名字去掉我也知道是赵之谦的。”

他又拿出来一本,有一些图,一些字,好像是易经的图录和注释,手抄本。我说这是明朝的纸,清朝人的笔法……

就这样,过了三关。后来,以后每年到广州,我都会去贵老家。他热心地要为我介绍更有名气的老师,比如唐云。还鼓励我一定要去北京办展览,他会帮忙请李可染来剪彩。遗憾的是,等我1992年去北京办展览时,李可染去世三年了。

绘画大家黄胄

真正与黄胄老师有比较深入的接触,是在1990年。马流洲兄在北京办展览,整个展览是我布置的。黄胄跟陈岩去看了很喜欢,就希望由我来布置他在炎黄艺术馆的展览。

黄胄最想展出的是速写。因为他自己知道他速写画得真好,但是一直以来都没有展示过。因为这些速写大大小小的,规格不一样,又很乱,又要挑,又不知道怎么展。我说没问题。

后来我就在汕头订了6厘米黑边的铝合金型材,整批60个,都从汕头切好运到北京来。还在汕头找了一家熟人印刷厂,专门用卡纸印银黑底,用整块合板垫着。把所有大大小小的速写,用这60个镜框整齐地装起来。开幕那天黄胄老师特别高兴,说“郭莽园,你真的干得很好!”

那段时间我每天都跟他一起,跑来跑去,有时间就跟他在一起喝大杯茶。很难想象,像黄胄这么个大画家在那个年代,最高消费就是二锅头、涮羊肉。他每天晚上慰劳我的,都是二锅头、涮羊肉、烤窝窝头。

黄胄老师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人。展览完我要离开的时候,他自己特别用毛笔签了一张聘书,聘请我为“炎黄之友”。

1992年,我在中国美术馆做展览。当时他糖尿病已经很重了。他拄着拐杖,由夫人扶着,从二楼送我们夫妇到楼下,我很感动。开展那天他来了,在我的册页本上题了两开“气象高旷”。老先生意犹未尽,说还不过瘾,再来!继续摊开册页再书一纸:“大气、传统、新意。”我非常感激,一个这么大的名家,对于第一次到北京做展览的我,是个非常大的鼓励。

文化大儒黄永玉

1999年3月,我进京办事。老友陈岩兄带我到万荷堂拜访黄永玉。黄老可爱、率真,是文化大儒。一聊,发现我俩有不少共同爱好,其中之一就是,好吃。黄老说他很喜欢潮州菜,可惜好久没吃过了。我说刚好有个会做菜的朋友在北京,不如明天叫他买一点菜,来家里做一餐潮汕人的家常菜给你吃。

郭莽园与黄永玉

郭莽园与陈传席,2012年

第二天我的朋友林木强六点就起来,跑了两个市场,买了螃蟹、贝壳、活鱼、琵琶虾、猪肚、潮汕咸菜。林木强是做印刷的,炒一手好菜。东西买来,黄老说让我也做一个菜。我哪里会炒菜,结果那一天就做了一个最简单生腌琵琶虾。把虾截成三段,加蒜头、辣椒、酱油、香菜,两个小时后就能吃了,很下饭的菜。

咸菜炒猪肚、姜葱炒螃蟹、干煎马鲛鱼、咸菜汁含贝壳,满满一桌子菜,他高兴了。黄老是滴酒不沾的人,他说家里的酒你们随便喝,我们就喝了一瓶酒鬼。老人家那天吃得很香,吃了三碗饭。他自己说,从来没吃过三碗饭,今天的菜太好吃了!

连续三天,我都在万荷堂,和黄老聊天,看他画画。有客人来,我就在他的画板上自己画画。黄先生看了我的书画作品以后说,万荷堂留一面墙给你挂画。万荷堂内挂了老先生自撰自书的很多对联。

他见我也喜欢对联,一时心喜,在我的本子上写了不少自己的得意之作:新红弄青瓦;翠藻横酒船。

我也现场凑了一联:涂鸦一得阁;混饭万荷堂。先生拊掌大笑称妙!

猜你喜欢

黄老黄胄汕头
如虎
——黄胄画猫贺岁展
黄胄作品选
黄胄:我不喜欢龙
爱吃大闸蟹的黄苗子老先生
汕头牛肉丸
黄征作品
狗年的欢喜
胸怀
开放扩容:打造大汕头湾区新格局
“核潜艇之父”的简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