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在地性解读“郭莽园现象”

2019-12-11陈彦如

收藏·拍卖 2019年12期
关键词:画派思潮文脉

文:陈彦如

有位艺评人曾说,岭南太过安逸,中国人又普遍有“小富即安”的情结,以致艺术上多呈现“小甜媚”,而少胸臆间的大块垒,很难出大写意画家。

偏偏郭莽园是个异数。但就是这个异数,却是极少数岭南文脉和“岭南画派”精神的真正传承者。尽管很少有人将他归于“岭南画派”。

即使在今天,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艺术创作的在地性在全球范围内也是不断受重视和被重提。在地性让艺术家在创作时始终无法逃离所生活的,尤其是长期生活的场地,其特性对艺术家会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包括生态环境、人口规模、文化氛围、发展方向等。其中原乡的在地记忆对每一位艺术家都影响深远,无论这一位到任何一地创作,原乡的在地记忆都会生存在他的作品深处,始终不可轻易逃离。

所谓岭南是一个大区域概念,以前还包括广西与海南。身处大陆架与海洋的交界处,大陆的黄色文明与海洋的蓝色文明碰撞后,岭南在地性有了清晰的轮廓——怀一颗海纳百川的心,有敢为天下先的生猛劲,有头脑里强烈的创新意识。

曾经有评论家认为,在地性的创作呈现,都与这块土地上生发的思潮,从来有隐秘和紧密的联系。

在中国画领域中,江南一脉以黄宾虹为代表,坚守以“雅”为特征的古典风格,在学理上以章太炎等人所张扬的以古文经学为背景,与国粹主义思潮保持了更为紧密的内在联系;岭南一脉则以高剑父为代表,强调普及与实用的社会功能,并在倾向“写实”的语言框架中,致力于传统的改革,所谓“新国画”,一开始就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主义思潮结盟。

地域气质与思潮的结合,诞生了“岭南画派”以折中主义立世,加之受日本美学影响(那时候日本美学正风靡世界,梵高与雷诺阿都受过影响),重视反映现实生活的写生,呈现东西融合的包容性(玻璃油画进入中国最早就是从广州港上岸)。在大环境影响下,他们放弃了传统中的闲情逸致,转而在画中描述战争,坚船利炮与民间疾苦就那些岁月的风景,在那个时代确实具有一定先进性。

而在早期“岭南画派”的外延要相对大很多,也如“巴黎画派”一样,只是因为在地性被连接在一起,其中的艺术家各自的艺术语言独立、思想独立,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创作的自由性。岭南画派如今式微,其面临的问题也是当前中国画面临的问题。传承不是重复图样与技法,而是传承观念与精神,这样出来的作品才能具备当下的时代气质。

郭莽园以作品给出文脉如何传承的答案。

郭莽园背后的潮汕,是岭南文化中最为特殊的部分。岭南文化目前是潮汕文化与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并驾齐驱,潮汕地区在岭南乃至全国都属于文脉昌盛地之一。中原文化与海洋文明合体,让潮汕文化人格中具有中原文化的传统、守旧与海洋文化的开放、兼容呈现两极化色彩。潮汕人喜欢走出去迎向西方文明,然后再把西方文明带回来转化成自身文化的部分。内敛澄静的美学品质,同时兼容豁达豪放的性格,巨大的反差反而形成艺术中最为需要的生命张力。

当合于道的要求调动了集体无意识的神秘领域,透露在郭莽园作品中,形成一贯的美学品格——南北一炉,无问西东,博采众家之长皆为我所用,在天人合一中完成自我的不断涅槃。

《梦敦煌之二》 96cm×89cm 2019年

《一年容易又秋风》 69.4cm×70 cm 2009年

猜你喜欢

画派思潮文脉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王亦如:只为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脉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长安画派应有时代尊严
长安画派去掉“枷锁”
长安画派“冷场”了?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立体画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