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炭用量对香樟幼苗移栽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

2019-12-10张杰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20期
关键词:生物炭生长

摘 要:为研究生物炭对红壤旱地香樟幼苗移栽成活率及生长状况的影响,开展了生物炭不同用量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物炭用量均可以提高樟苗移栽成活率、改善其生长状况。当生物炭用量为600kg/hm2时,樟苗移栽成活率最高,达到86.1%;其苗高、地径、根茎叶及总生物量最大,根冠比最小。但过量施用生物炭(900kg/hm2),对樟苗移栽成活率和生长状况的改善作用微弱。

关键词:香樟幼苗;生物炭;移栽成活率;生长

中图分类号 S725.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0-0065-03

Abstract:The effects of biochar application rate on transplanting survival rate and growth status of Cinnamomum camphora seedlings in upland red soil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biochar could improve the transplanting survival rate and the growth status of Cinnamomum camphora seedlings. When the application rate of biochar was 600 kg/hm2,the transplanting survival rate of Cinnamomum camphora seedlings was the highest and reached to 86.1%;in addition,the height,ground diameter,root,stem,leaf and total biomass of Cinnamomum camphora seedlings reached maximum,respectively,while the ratio of root to shoot was the smallest. However,excessive application of biochar (900 kg/hm2) had weak effects on the transplanting survival rate and growth status of Cinnamomum camphora seedlings. The results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optimizing the transplanting technology of Cinnamomum camphora seedlings.

Key words:Cinnamomum camphora seedlings;Biochar;Transplant survival rate;Growth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又称芳樟、油樟、樟木,属樟科常绿大乔木,主要栽培于我国长江以南亚热带地区。香樟树形雄偉、枝叶繁茂,是作为行道树、庭荫树、风景林的优良树种[1]。同时,香樟具有独特气味,其根、茎、叶、花、果、枝均富含芳香油,是生产天然芳樟醇的主要原料,因此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2]。香樟生产最常采用的栽培方式是扦插育苗而后移栽,目前学者关于香樟扦插育苗技术的研究较多[3-5],而关于育成幼苗大田移栽的报道却相对较少。事实上,幼苗移栽也是香樟生产的重要环节,移栽成活率及樟苗长势是决定香樟种植效益的关键所在。

南方红壤旱地由于强烈的风化淋溶,其土壤酸度强、有机质匮乏、养分严重不足[6],香樟幼苗移栽后往往成活率较低,长势较差,严重影响了后期的经济效益,制约了农民种植香樟的积极性。生物炭作为一种新兴的改土材料,近年来受到广大农林学者的青睐。许多研究[7-8]表明,生物炭可有效改善红壤性状、促进植物生长,然而将生物炭应用在樟苗栽培上的研究却未见报道。为此,本研究在红壤旱地上开展小区试验,探讨生物炭不同用量对香樟幼苗移栽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旨在为优化香樟栽培技术、加快香樟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本研究在南昌工程学院生物技术中心实训基地进行,东经116~01′27″,北纬28~41′50″N。该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为17.0~17.7℃,年降水量为1600~1700mm。供试土壤为第四纪红粘土母质发育而来的典型旱地红壤,表层土壤(0~20cm)基础性质为:pH4.35,有机质11.62g/kg,全氮1.23g/kg,全磷0.36g/kg,全钾11.96g/kg,碱解氮75.3mg/kg,速效磷15.2mg/kg,速效钾98.2mg/kg。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不施生物炭(CK)、施低量生物炭(T1,300kg/hm2)、施中量生物炭(T2,600kg/hm2)和施高量生物炭(T3,900kg/hm2),生物炭在樟苗移栽时全部基施。所有处理的化肥施用量均一致,在樟苗移栽时施三元复合肥(N-P2O5-K2O=15-15-15)1000kg/hm2,在樟苗移栽2个月后追施尿素(含N46%)150kg/hm2。试验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12m2(3m×4m)。于2018年3月20日选择长势良好的1年生香樟无性系幼苗进行移栽,行距×株距=1m×1m,移栽密度为1万株/hm2,移栽后离地10cm左右截干。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樟苗移栽后每隔30d测量全小区所有樟苗的苗高、地径变化,2018年10月20日统计当年樟苗移栽最终成活率;同时每小区随机取3株完整樟苗,带回实验室清洗干净后按根、茎、叶分离,于70℃烘干后测定樟苗各部位生物量。

1.4 数据统计 所有试验数据用Excel 2013进行处理,采用PASW Statistics 18.0进行方差分析(Duncan多重比较),采用Origin8.5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物炭用量对移栽樟苗长势的影响 施用不同量的生物炭对移栽樟苗苗高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随着移栽天数的延长,各处理的樟苗苗高都呈逐渐增加趋势,尤其是移栽60d后追施氮肥对樟苗苗高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整个观测期内,各处理樟苗苗高的大小顺序基本为T2>T1>T3>CK;最后1次观测时(2018年10月20日),T1、T2和T3处理的苗高相对于CK分别增加了7.4、12.9和5.4cm,增幅分别达到14.7%、25.7%和10.7%。

施用不同量的生物炭对移栽樟苗地径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与苗高相似,各处理的樟苗地径也随移栽天数的延长呈逐渐增加趋势,且各处理之间的差异逐渐加剧。在整个观测期内,各处理樟苗地径的大小顺序也大体上是T2>T1>T3>CK;最后1次观测时(2018年10月20日),T1、T2和T3处理的樟苗地径相对于CK分别增加了0.8、1.5和0.5 mm,增幅分别达到10.3%、19.2%和6.4%。

2.2 不同生物炭用量对移栽樟苗成活率及生物量的影响 施用不同量的生物炭对移栽樟苗成活率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施用生物炭能显著提高樟苗的移栽成活率,T1、T2和T3处理的樟苗成活率比CK分别提高了13.9、22.2和8.3个百分点。同样,施用生物炭也能促进移栽樟苗的生长。与CK相比,施用生物炭处理樟苗的茎生物量、叶生物量、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分别提高了20.0%~44.2%、19.1%~47.5%、14.3%~28.0%和17.3%~38.3%;以T2处理的提高幅度最大,其次是T1處理,T3处理最小。而且,施用生物炭对樟苗地上部(茎和叶)生物量的提高幅度要大于地下部(根),这说明施用生物炭后土壤性质得到改善,更易促进移栽樟苗的萌发生长,从而造成根冠比显著降低。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红壤旱地进行香樟幼苗移栽时,在一定范围内增施生物炭,可以提高樟苗的成活率,促进樟苗生长。生物炭用量为600 kg/hm2时效果最佳,过量施用生物炭(900kg/hm2)对樟苗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的改善作用十分微弱。这可能是因为,一方面供试红壤酸性较强(pH仅4.35),肥力较差,适量施用生物炭有助于缓解红壤酸性,充分发挥施肥效应[9];但另一方面,香樟偏爱微酸性的黏质土壤,生物炭用量过大,会导致土壤碱度急剧增加,质地明显疏松,不利于香樟生长。马白菡等[10]研究发现,当土壤偏碱时,香樟的黄化速度与土壤pH呈正相关关系。因此,虽然普遍认为施用生物炭对改善旱地红壤有着极好的效果,但应当根据不同植物偏好确定其合适用量。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即便是最佳生物炭用量,对樟苗移栽成活率及生长状况的改善幅度仍然较小。因此,还需要结合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开展更系统的研究,以进一步优化完善红壤旱地上的香樟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颜路明,郭祥泉.盐碱胁迫对香樟幼苗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土壤,2017,49(4):733-737.

[2]王以红,覃子海,吴幼媚,等.芳樟醇型樟树选优与其无性系的含樟油性状评价[J].西部林业科学,2010,39(2):18-21.

[3]张丽华,韩浩章,王晓立,等.不同栽培模式对苏北地区香樟扦插效果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7,(6):65-69.

[4]肖祖飞,谭城城,刘香玉,等.童性、IBA和扦插季节对香樟绿枝扦插生根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7,39(5):907-912.

[5]黎祖尧,张丽霞,陈尚钘,等.扦插方式对樟树大田扦插成苗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J].林业实用技术,2014(9):80-83.

[6]张杰,张海燕,赵娇,等.樟树人工林对湘东退化红壤性质及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8,32(6):333-339.

[7]张祥,王典,姜存仓,等.生物炭对我国南方红壤和黄棕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8):979-984.

[8]林庆毅,应介官,张梦阳.生物炭对红壤中不同铝形态及小白菜生长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7,48(4):445-450.

[9]李思平,曾路生,李旭霖,等.不同配方生物炭改良盐渍土对小白菜和棉花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9,33(2):363-368.

[10]马白菡,谢宝多.成土母质土壤(pH)对樟树黄化病的影响[J].中南林学院学报,1992,12(1):49-56.

(责编:汪新国)

猜你喜欢

生物炭生长
碗莲生长记
共享出行不再“野蛮生长”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野蛮生长
生物炭的制备与表征比较研究
生物炭的应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