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每朵乌云都有金边

2019-12-10贾思默

北方文学 2019年33期

贾思默

摘要:电影《乌云背后的幸福线》改编自马修·奎克的同名小说,一经上映获好评无数并在第8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格外引人瞩目。电影描述了一位因丈夫去世而攞患精神抑郁症的寡妇与一位被爱妻抛弃而心情沮丧的单身男人在机缘巧合之下通过舞蹈重拾生活信心及对美好生活向往、最终走到一起的故事。影片延续了北美独立电影制作人一向青睐的对于“边缘人”生存状态与幸福追求题材的探讨与探究,通过对两个“边缘化”人物自强不息实现人生价值过程的具体描述,肯定了人性的尊严与力量,建议人们对不同背景、种族、信仰及生活习惯群体的包容与尊重,呼吁社会对弱势及偏离主体的群体关怀与关注,倡导建立一个先进、文明、包容、有序的现代化社会。

关键词:《乌云背后的幸福线》;边缘群体;人物刻画;主题蕴含;社会关怀

一、电影简介

85届奥斯卡参展获奖电影《乌云背后的幸福线》改编自马修·奎克的同名小说——《闪开—请让我拥抱幸福》。影片主要讲述了两个边缘人——因妻子出轨而深受打击攞患精神病变的高中历史老师派克与因自己间接过失而导致丈夫身亡的寡妇蒂芙尼,在遭受一连串生活磨难与世人的冷落与嘲讽之后,机缘巧合之下相识相知并通过共同参与一次舞蹈大赛重获新生、回归大众,重获幸福生活的故事。该片的导演大卫·欧赛尔被该小说平实真挚的故事情节所打动,身兼二职担任该片的导演与编剧,并请来了好莱坞著名男影星布莱德·库珀与·好莱坞新晋女星珍妮佛·劳伦斯担任该片的男女主角。该片一经上映,深受好评,其女主角也凭其在影片中的出色表演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该片延续了好莱坞及北美独立影片制作人一向热衷的研讨弱势群体人性光芒的创作主题,如同李安的《断背山》、马克·瓦雷的《达拉斯加俱乐部》以及兰纳德·阿伯拉罕森的《后窗》等描述边缘人生活的电影一样,该片一经推出即引发强烈社会反响,并荣获第37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所颁发的最高荣誉“观众票选奖”。

二、电影人物“边缘人”身份解读

(一)“边缘人”的定义与特征

“边缘”,据其字面含义,意味远离中心。故而“边缘人”特指远离主流社会及主流价值观中心,与中心对立,不能完全参与任何一个社会群体处于两个社会群体之间或夹缝的人群。严格意义上讲,“边缘群体”特指远离主流社会、脱离社会多数群体的个体;而广义来讲,“边缘人”指因自身年龄、性别、种族、性取向、健康状况、收入、社会地位、宗教信仰、教育背景等种种社会因素而受到社会多数群体排挤、轻视、歧视而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弱势群体。

(二)电影人物之“边缘性”特征分析

电影《乌云背后的幸福线》探讨了社会边缘人物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与对生活美好向往的不懈坚持,最终获得属于个人的幸福的故事。电影的人物之一——男主角派克,本是一位善良的历史老师,因无法接受妻子出轨的残忍现实,冲动之下将妻子的出轨对象打致重伤住院,而自己也因此被关进精神病院,出院后的派克失去了工作、房子、妻子等一切社会附属,不得已住在父母家;自己还因无法承受打击而攞患精神病症,外出的社交生活也笼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无论走到何方,人们总以打伤前妻出轨男友而进入精神病院的有色标签标榜他,这令他十分痛苦。

而电影的女主角——蒂芙尼,因自己的丈夫在雨夜前去购买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不幸车祸身亡而不断责备自己,以为是自己的冷淡导致了丈夫的身亡,在此后不断约会所有认识的男性,借以惩罚自己。而小镇上的居民也因此断定其为间接害死丈夫的凶手、浪荡的寡妇,并时常有不良的男性前来对其进行骚扰。由此可以看出,导演在此影片中设置了较为突出的两个“边缘性”人物,同是因情感生活不顺、导致一系列社会属性、地位变故而遭受主流群体排挤、偏见乃至蔑视的男女主人公。

三、边缘人的幸福追求

虽然受到了社会的不公与歧视,但本性善良纯真的派克与蒂芙尼并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其依靠自身的努力最终实现了个人价值,收获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幸福,改变了自身“边缘人”的社会属性。

(一)对于生存的追求

作为攞患精神病痛的男主人公派克,并没有终日沉湎在生活的不公中難以自拔,而是努力地试图摆脱往日的阴影,克服身心的病痛,试图积极地重新融入社会。在派克离开精神病院之后,虽然只被允许在家庭周围有限的空间内活动,但他依旧十分满足与感怀,每日清晨早起跑步锻炼身体,风雨无阻,期望凭借自身的力量早日康复,改善自身的健康与生活状态。与此同时,派克还逐步地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积极地向社会群体靠拢。虽然在跑步的路上遇到的往日相识的同事或熟人大都对他装作视而不见、匆匆而去,但派克依旧坚持主动地向每一个遇到的人打招呼或点头微笑。再回到原单位之后,虽然人们带着有色眼镜看他或对他指指点点,但他依旧礼貌地回应每一个人或保持微笑。除此之外,派克还积极地扩展自己的社交生活,他与蒂芙尼的相识就是在蒂芙尼姐姐家的聚会上。蒂芙尼一家对于派克的平等与友好地对待也更加坚定了他对于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

(二)对于发展的追求

对于发展的追求比较明显地体现在了电影的女主人公——蒂芙尼身上。蒂芙尼本质上只是一个情感受挫、渴望爱情与关怀的纯真女性。只是外界强加给了她太多她无法承受的头衔,而使得她无法正常地表达自己的诉求,追求自己的幸福,于是她便用放荡不羁、愤世嫉俗、不屑一顾的表面标签掩饰自己。而蒂芙尼在遇到派克之后,内心原本存在的对美好生活的积极向往得到了极大地激发,这使得她被本能地驱使开始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蒂芙尼在姐姐家的聚会上对派克一见钟情,之后便有意无意地创造机会接近派克,在了解到派克的过往及其对前妻的一往情深之后,蒂芙尼对派克产生了极好地印象。而在派克见义勇为地为其正名帮其赶走登徒子之后,蒂芙尼认为派克与他人不同,是了解自己痛苦与挣扎的蓝颜知己,是为人正派可以托付终身的正人君子。

于是蒂芙尼对派克展开了明暗两方地积极追求。虽然在一开始,蒂芙尼知道派克对前妻仍念念不忘,但她选择了容忍,并自告奋勇地担当起了派克与其前妻通信信使的工作。在得知派克前妻已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之后,蒂芙尼向派克隐瞒了这一点,并模仿派克前妻的笔记写信鼓励派克。而另一方面,蒂芙尼向派克提出了参加舞蹈比赛的要求作为交换条件,通过排练舞蹈,积极创造属于两人共处的私密时光,最后,在舞蹈与音乐的感染下,在肢体与眼神的交汇中,两人重获新生,心灵也越贴越近,彼此再次感受到爱情的美好与陪伴,共同走向了幸福的港湾。

根據分析可以得出,电影中两个主人公,通过自己的奋发努力,一个走出了过往阴霾,改善了自身的生活状态。另一个,本着对生活真、善、美的本真追求,忘却了自身的痛苦,战胜了自己的心魔,无畏世俗的眼光,追求并收获了自己的幸福。电影通过对这两个被“边缘化”个体的自我成长、自我奋斗身心历程的描述,充分肯定了人性的伟大、个体的尊严与力量,点明“边缘人”的身份不是永久不变的,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和社会的关注予以改变的。与此同时,也顺带呼吁了社会对于弱势群体应采有尊重、包容、接纳、认可和一视同仁的态度,应多为其提供改善自身状况的软硬件条件,体现了影片主创人员的普世情怀,引发了观影群众的思考与共鸣。

四、总结

该篇文章首先介绍了电影《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的相关创作背景、主体创作思路及获奖情况。继而本文对电影中的男女主人公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在此部分,文章首先阐述并解释了“边缘人”的定义与概念。进而,文章对于电影中主要人物派克与蒂芙尼进行了“边缘化”解读,归纳了其身上所反映出的边缘化人群特征。最后,文章结合电影内容,归纳分析了电影的主要人物,在其被“边缘化”的背景之下,如何通过自发努力,获得个人幸福、财富、名誉及社会认可。通过对电影人物的分析,该篇文章深化并升华了影片的主旨,即每一个个体都值得并应当被予以尊重与关怀,从而呼应了主创人员的创作初衷。

该篇文章的主要不足主要存在于以下几点:一、文章对于运用“边缘人”的概念对电影人物的分析仍不够透彻与全面。在“边缘人”特征分析上,仅采取了男女主人公的生活的某几个侧面进行分析与阐述,分析仍待进一步完善。其次,在对于男女主人公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方面的分析,仅聚焦了生存与发展最基本两方面的改善——即身心状态与情感需求,而两人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的其他收获例如财富、社会荣誉、社会地位与接纳等该文并没有予以深入分析,此部分可在后续研究文章中予以涉及。第三、在电影主题升华方面,该篇文章主要对“边缘人”身份更迭的主观内部因素进行了探讨,而对其外部社会因素没有进行探究,这方面因素希冀作者本人和后续研究者予以关注。

参考文献:

[1]聂颖,王湛.《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中个人价值实现研究[J].电影文学,2014(05),33-40.

[2]周慧霞.《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的幸福线解读[J].电影文学,2014(10):68-69.

[3]马雯.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线—评《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的主题意蕴[J].黑河学院学报,2016(5):177-178.

[4]张玲玲.《乌云背后的幸福线》:边缘人的幸福追求[J].电影文学.2014(20):132-133.

[5]任春华.电影《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主题意蕴[J].电影文学,2015(21):45-47.

[6]杨亚萍.《乌云背后的幸福线》所蕴含的人文主义情怀分析[J].电影评介,2016(06),66-70.

[7]熊绘新.《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电影改编策略解析[J].电影文学,2017(12):107-109.

[8]夏梦伊.电影《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制作价值链分析[J].大众文艺,2015(11):117-118.

[9]刘娜.电影《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台词中的语气隐喻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3),149-151.

[10]陈琳艳,王月华.英汉语气隐喻的对比研究——以《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和《一九四二》两部影片为例[J].现代语文,2013(06):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