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庄生死观及其对中医生命观的影响

2019-12-10方鹏

北方文学 2019年33期
关键词:生死观庄子孔子

方鹏

摘要:本文以生死观为切入点,分析了孔、庄思想产生的根源及其理论体系,揭示了两者的思想分歧与共通点,同时阐述了他们各自的生死观对中医生命观的影响。

关键词:孔子;庄子;生死观

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谈到:“身居高位而无宽厚之德,行禮时却无恭敬之心,参加丧礼时亦无哀戚之情,这样的情形,我怎么看得下去呢?”《论语·阳货》又记载宰我说,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一年差不多就够了,夫子很不以为然:小孩生下来,到三岁时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服丧三年,是天下之通则,故批评宰我太不仁义。在孔子看来,仁为礼之本。临丧而哀,才是仁人君子应有的行为。

由上可见,孔子对待丧礼是非常慎重的,但是相较而言,庄子却表现得十分冷漠:《养生主》说,老聃死,好友秦失前来吊唁,干号三声便从屋里出来了;《至乐》直言庄子的妻子过世,他鼓盆而歌。在生死大关前,庄子的表现异于常人,与他对生死的通透认识有关:“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庄子·知北游》)可见,庄子的坦然源于他的生死齐一,认为生死都是自然现象,是气的聚散而已。因此,他能摆脱生与死的困局,逍遥游世。

孔子、庄子之于丧礼,看起来态度截然不同,但实际上他们都有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关注,从重生这一角度看,他们的思想又是可以相通的。仅从表面上观察,庄子确实比孔子冷漠很多,好像已然看透生死,悟彻人生,可是如果我们仔细重读文本,就会发现他对生命的顾念,不然何以主张保身、全生、养亲、尽年,直至逍遥游呢?他对生死的旷达,正是基于对生命真谛的领悟。

孔子与庄子生活的年代虽然相差一百余年,但他们所面临的社会历史背景大体相同,由西周确立的分封制、宗法血缘社会正土崩瓦解,与此同时,新的以地缘关系为中心的政治体制逐渐形成。此时,人们的观念与行为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孔、庄两家共同的思想起点是对人心邪恶的确认和对“天下无道”的忧惧,如何面对眼前生活的挑战,怎样安身立命成为了他们共同的关切。如果说古希腊哲学属于纯思辨式的,那么,孔子的儒家、庄子的道家都表现出与之完全不同的思想特质,他们应该归属于生存技术式哲学,毫无疑问,这与孔、庄所生活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者认为,仁德的丧失和“礼崩乐坏”造成了当时社会的混乱不堪。要使社会恢复三代时的和谐,个体的生存条件得到质的改变,首要的工作就是“克己复礼”。因为礼具有积极的社会功用和政治功能,利于社会稳定,尤为重要的是,通过礼的实践能激发潜藏于人心的“仁”。《论语·泰伯》说,有德的君子厚待亲人,百姓就会效仿兴起仁德。孔子认为,孝悌为仁之本。仁的基础是源于人性的亲亲之爱。朴素的血缘亲情是仁德养成的起点。一个人只有首先爱自己的父母兄弟,才有可能“泛爱众”,将亲情之爱加以扩充,而去爱社会上的其他人。这便是孔子对礼学的重大贡献——以仁释“礼”。孔子所讲的礼,不仅仅是玉帛、钟鼓等这些外在的“仪”,更是内在的“情”的表达。倘若没有恭敬之心的驱动,没有仁爱之意的触发,一切礼仪都是虚设。于此,礼不再是繁琐的程式,也不再是强加于人的规范,而成了践行仁德的自然要求和自觉意识,内化于心。在内曰仁,在外言礼,实现了思想和行为的完美统一。

庄子思想的焦点不在于社会伦理和政治,因而不像儒家那样具有强烈的济世情怀,“知其不可而为之”,他所追求则是“安之若命”,是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与人格上的绝对独立。庄子认为人世间的一切困苦和争斗皆是“人为物役”的必然结果,常人追求的名利、智巧等只会让人心束缚,本性迷失。因此,唯有做到物物而不为物所物,才能体道,才能摆脱现实的苦难而获得人格独立与精神自由。故而以求“道”为旨归的庄子人格——心灵哲学为中国传统士大夫开辟了一块重要的精神栖居地,可以让他们在人生不如意时找寻到某种慰藉。于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也就成了许多士人的对孔、庄思想的融通。

概而论之,孔子体“仁”,庄子寻“道”,都只是各自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诠释,是儒、道两家所秉持的两种不同的生存方式。

生命观是人们对自然生命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属于世界观的一种,它包含着对生命起源与本质的探寻,对生命运动规律的总结、对认知生命方法的凝练以及对待生死时的态度。孔、庄两家以其独特的生死观,对中医生命观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此前很多学者往往根据《论语·先进》“未知生,焉知死”句,判定孔子忌谈死亡话题。近些年随着儒家生死观问题研究的深入,这一说法逐渐得到修正。且不论子夏所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极有可能出自孔子,在《论语》中,我们也可以读到孔子有关生死问题的直接表述。比如《述而》篇云:“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里仁》篇:“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些都显示孔子审视生死大限是基于生命价值的视角,儒者不惧死,但必须死得其所。“比干谏而死”就是“杀身以成仁”的典范。孔子强调的是,在追寻天命与仁道的过程中,明确生命的价值,从而消解对死亡的恐惧,实现人体自然生命的超越。

论语中还有一处关于死亡命题的探讨,尤需我们注意。《论语·先进》:“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孔子看到弟子们的仪态,很高兴,但转头又说:“若由也,不得其死然。”为什么孔子会料定子路不得善终呢?正是因为他看到了子路“行行如也”,太过刚强,违背了中庸之道。孔子讲人要避免两个极端——“过”与“不及”,秉持中正之道,做到不偏不倚、适度合宜,这是立身行事的重要原则。儒家的中庸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医学当中的中和思维,就生命观而言,中医学认为,万物的化生都是在阴阳的中和协调交感之中实现的,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也是在“中和”的状态下存在、发展和变化。中医的总体追求便是“以平为期”,健康的人是为“平人”。可以说,孔子所提倡的中庸,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医生命观的完善与发展。

庄子对死生的淡然,可以从前文所引的秦失吊老聃、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看出,更有甚者,《列御寇》篇讲到庄子自己临终前,弟子们准备厚葬他,而他却坚持把尸体置于野地即可。庄子的这种达观超脱态度,源于其等同生死的思想认识。《大宗师》说,生死由“命”,就像“夜旦之常”,“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既然死生是极其自然的事,更是人事所不能改变,那么,对个体生命来讲,能做的就是“安时而处顺”,顺任自然。不惟如此,庄子还指出,外生死是体道的前提:“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见独。”抛弃生与死的执念,心境才能通彻;心境通彻了,而后才能体认绝对的大道。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庄子主张气化理论,认为人的生死就是氣的聚散而已。因此,孙广仁教授概括说,庄子构造了一个独特的宇宙生成及运动的模式,即“道—气—物(人)—气—道”。道的运动而产生气,气的变化又产生万物的形体,形体的存在便孕育了生命,人亦在其中;人死之后,生命终结,形体分化,回归于气,合于道。这一观点对中医学气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有直接影响,中医学也主张,气是人体生命的动力,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有气则生,无气则死。

《大宗师》又云:“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庄子试图告诉我们,死亡并不可怕,它是向大自然的回归,是向永恒的道的回归。这一点对中医临床上的临终关怀也具有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广仁.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陈鼓应.庄子浅说[M].北京:中华书局,2017.

[3]钱穆.论语新解[M].成都:巴蜀书社,1985.

[4]李渊庭等编.梁漱溟先生讲孔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王先谦.庄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7.

[6]崔大华.庄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7]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8]郭新宇,孟庆刚.中和思维对中医生命观形成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4).

[9]邝其立.以“生”的名义:孔子生死观的哲学探讨[J].惠州学院学报,2017(5).

[10]严家凤.中医哲学生命观的当代价值——以“健康中国”为例[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

[11]陈小刚.试析《论语》中孔子的生死观[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6(2).

[12]段德智.“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对庄子生死观的一个考察[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

猜你喜欢

生死观庄子孔子
Dancing for theDead
孔子的一生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孔子的一生
我国医学院校生死观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