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的悄言细语

2019-12-10邢瑜

辽河 2019年11期
关键词:棉裤木槿棉袄

邢瑜

木槿花开

初夏,木槿还没有开花。嫩嫩的叶子,绿意萌萌。我婆婆曾说,木槿要到入伏以后开花,一直会开到下霜。我细致观察了一下,还真是从入伏到下霜,木槿一直在开花。这花一开就风姿摇曳,扶摇直上。一个枝条,花骨朵从下端开始,陆续向上,不断在打骨朵,不断在开放,直到秋风起,轻霜遮盖。木槿开紫色花,花瓣有双片和单片之分。单片花和双片花比较,单片花型简单,双片则花瓣繁多。

婆婆喜欢花,当年在大石桥市那不大的庭院里,除了养几只鸡,在另一边就种着零星的草花,还有一株长得挺高的木槿。家里这棵木槿是单片花,却因为花开繁茂,远远望去,恍如云霞。

我第一次迈进这个小院,是1988年初夏,这棵木槿就这样枝叶茂盛着。木槿花开花落,女儿也在这个小院子里,从跌跌撞撞起步,走进幼儿园,变成背着小书包的准学生。后来,这片小区的平房动迁,婆婆搬进楼里。依然是原址,邻居大部分都是原来的邻居。婆婆常常坐在楼下的花坛边,一群过去的老邻居,依旧在一起,聊天,晒太阳。

2006年的春天,婆婆已经病入膏肓,她躺在床上,说:等花开了,我就能出去走走了,病就好了。楼下种着花花草草,我卻记不得是否有木槿。正是杏花盛开,择了一束杏花,放在室内。婆婆半梦半醒,说,自己身上开满鲜花。

我记得那年春天里的焦虑,还有夏天的悲伤,秋天、冬天里绵绵的思念。

这些年,城市绿化越来越好,道路边、花园里,随处可以看到木槿,木槿已不再是那个小院子里的专属。看那绿意萌萌,看那花枝繁茂,我就会想小院子里的木槿,想到和婆婆在一起生活的日子,好像这棵木槿见证着我从一个天真简单的女学生,变成一位不得不勤于操持家务的妻子、母亲。

后来的日子里,婆婆操持家务的方法方式,很多也成了我的习惯。我还时常顺口说出婆婆说过的谚语名句。譬如,老天爷饿不死瞎眼母儿(鸡)——这是一个贫穷时励志的谚语。还有,东来gu(音古,是什么动物至今不清),西来雁,到我窝,下俩蛋——这是一个关于善良自会有好报的民间传说。

我忽然明白,随时间流逝,属于婆婆的记忆,诸多细琐事情,却已点点滴滴融入我们的生活,仿佛流水,在不经意间想到、说出的话里,浸润了我们生活的每个细微之处。

婆婆的画作

三嫂的卧室,有一副裱在玻璃镜框里的彩笔画。普通的A四纸,简单的色彩,朴拙的笔法,看不出是什么花,有剪纸画的感觉,还有杨柳青年画的意蕴。没有落款和时间。

我问三嫂,这画挺别致,谁画的?三嫂说,咱老婆婆画的呗。老七整理东西,我看见这画,老七说,你拿走吧。我就把画裱了,挂上,留个纪念。

我记得婆婆画画这事。到了老年,婆婆清闲无事,除了和几个邻居老太太打几圈一毛钱的小麻将,偶尔会用彩笔画画。画两只鸟,画一枝花,随意画,谁也没当回事,大都随手丢弃了。这留下的一幅,因为裱好,珍贵地挂在墙上,有人观看欣赏,就有了特别的感觉。

这份特别的感觉来源于这幅画,更来源于对婆婆才华的感动。

婆婆只读过二年书,解放前,农村女孩子读书的少,能识几个字,便算是好人家了。到了土改后,婆婆是可以出去工作的,但无论是婆家还是娘家,都认为有了孩子,持家种地,比外出工作更有必要性。于是婆婆操持家务,生产队上工,到了四十多岁,举家进城,成为城镇居民,才成为营口县汽水厂的工人。和公公也算是结束两地分居(公公作为国家干部,曾在其他乡镇,后来在县政府工作)。

我时常想象那些个忙碌而寂寞的日子,婆婆忙里又忙外的样子。但从婆婆的几张照片看,她一点儿也不老,一张50岁左右的照片,看不出憔悴疲倦。她说,天天忙着干活过日子,就是一门心思,算计着让孩子吃上饱饭,过年能穿上新衣服。

婆婆心里的希望,朴素平实。而母亲的爱,母亲的辛劳,却是支撑儿子们成就学业和事业不可或缺的动力。

平实的日子,就好像婆婆的那幅画,没有专业的水准,没有刻意的技巧,随意而画,用笔朴拙,竟画出团团圆圆的一份意境,心静如水,平和自然,才有红红火火的特别氛围。

文如其人。画亦如人。

这大约也是婆婆生活技能、心性才情的写照了。

此时的这幅画,在李家,就是一份宝贝。

我心里只是有点遗憾,新旧交替时代的妇女,属于自己生活里的机遇是少了许多。

感恩新时代!我才有机会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蓝花布棉衣

压在箱底的这套棉衣,看起来又瘦又小,不知三十年前我是怎样穿上的。

婆婆先做的是这条棉裤。深蓝色的底子,带点暗红色条纹,就这样几尺棉布,婆婆比照我的裤子裁剪,絮上棉花,绗缝,然后每片对接缝合,一条棉裤在一天之内做好了。我立马试穿,意想不到的舒适妥帖。套上外裤,形体竟然很不错。真是花钱也买不到的孕妇棉裤!怀孕六七个月的我,原来的棉裤怎么也系不上纽扣了,婆婆说她给我做一条。于是,几尺花布,几两棉花,就做成了这条棉裤。难得的是,裤腿长短肥瘦正好,而裤腰略肥,给我后两个月留出余幅份。

更难得的是,到了下一个冬天,婆婆把裤腰往里收了一下,好像没费多少功夫,我又可以正常穿着了,竟然还很适型。

当时正流行穿贡缎棉袄,我倒也有两件,但穿上好像把我变成三四十岁。婆婆就用兰花布,蓝色带小白点,又给我裁了一件便服棉袄。就是我们小时候的那种棉袄,立领,连肩袖。袖根不肥不窄,衣襟板正不上撅,套上外套舒服好看,单穿棉袄也别有感觉,实在是远胜于我穿贡缎棉袄。

婆婆干活麻利,她说,那要一件棉袄就做几天,孩子还能都穿上棉袄棉裤吗?再说,哪能是就做几套棉袄,织席是大事,一年的零花钱,得从这里出。没别的事,一天差不多织一领席。到过年时,一领席最多卖过16块钱。

婆婆还说,我干活不像你奶奶,你奶奶干活那叫细。席子织好了,水都泼不透。你奶奶得三天能织出一领席。我干活是大概齐,差不多就行,但边角得收好。没听说吗,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做棉衣也是这样,针脚也不是特别细,但裁剪的形要好。

我认真听婆婆说的话,细细品味。特定的生活环境下,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只能把握重点,关键节点不差就可以了。

可惜我心智成熟较晚,当我可以深刻解读婆婆的话时,已经没机会和婆婆聊天了。

想着在流走的时光里,我曾靠在婆婆东屋墙边的暖气片上,听她说着更早以前的琐事。

她说自己的少女时代,母亲的能事,每个嫂子的特点。嫁人后的日子很累,但那是女人的归属,也是自己的宿命。最多的是说到孩子,小时候到长大,一个漫长又短暂的过程。婆婆说,孩子得管,小树还得剶呢。粗拉拉地养着,不出大格就行。一群孩子,也不能象现在这样侍候呀。

婆婆侍候的孩子們已经长大变老,我侍候的孩子也已经长大。居住的暖气楼里温暖如春,冬天早有更好的御寒衣物,几乎没有谁再穿这样的棉衣了。

我把这套棉衣收藏在衣柜里,像看到她在给我做棉衣时的情景。我替她纫针,顺手给线打了个结,递给她。她把线结用牙咬断,说,不能让别人给打结,有过节解不开。

还真是老令!

我记得这老令,女儿给我纫针,我也不让她给我打结。

婆婆的经典菜式

婆婆节俭,但不吝啬。该买的东西大大方方地买,不该买的东西一点也不买。很会调剂饮食,肉类、海鲜、蔬菜,总是按照需求量,合理搭配。平常日子的每一餐,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婆婆会做菜。儿子们最津津乐道的是母亲的菜,家常菜炒出不平常的滋味。其中,一道蒸肉是每年的保留菜式。

基本程序是这样的:一定要用黑毛猪肉,前臀尖为好,取一大盘的量,当然看人数而定。将连皮的一块肉,放入水中,紧一下,实际是清洗、去血腥,水开一会儿,捞出。然后,再放入清水中,大火煮开,再小火慢煮,至五六分熟,捞出放在案板上。将整块肉切成薄片,不能把皮切断。肉的厚薄视你的刀工水平酌定,也不用太薄。放入盘中,肉皮在下。调好料酒、酱油,放入花椒、大料、葱姜、适量的盐,经短时间浸泡后的海米,一同倒入盘中。然后,很重要的是,将腌制的雪里蕻切成一两厘米的小段,浸泡掉大部分咸味,码盘放在肉上。最后,放入适量豆油。可以了,上锅蒸吧。时间我记不得了,当肉皮已经软塌塌的,用筷子可以直接夹开分食,这肉就可以上桌了。吃起来是真正的肥而不腻,最后剩下的肉汤,特别是雪里蕻,伴着米饭吃,简直太香了。

我记得婆婆说起这道菜,说,蒸肉的火候,要瘦肉酥烂,肥肉入口欲化,肉皮软糯却还得连着不能不成形。讲究形状的,要起锅后,将肉倒扣在盘中。

我突然福至心灵,不觉说,这不就是扣肉吗?可家里的各位哥哥们都说,扣肉怎么能比,哪有这味道!

但我以为这菜一定是扣肉的改良版,因为做菜的人不同,菜的味道就不同。

我在做这道菜时,也做了一番改良。前两道清洗,蒸煮的程序不变,在切成片的程序上,我开始有所改变:直接把肉切成红烧肉一样的小方块,部分瘦肉和肥肉直接分开(我不吃肥肉),然后将肉和各样调料放进电压力锅里,至于雪里蕻,也可以用春笋代替。盖上压力锅的盖子,电脑程序用煮肉一档。当锅盖可以打开,肉就熟了。但锅里有过多的汤水,虽然并没有加水。于是我就将压力锅里的肉倒进炒锅,收汁。 端上餐桌,一样美味。

我女儿说,这肉做得特别好吃。但她爸爸还是不以为然,一定说不及母亲做的蒸肉。

这李氏传统蒸肉,其实是婆婆从娘家带过来的菜式。老朱家耕读世家,也有在外边做生意的亲属。婆婆聪慧,虽然在家里是老闺女,三个嫂子,并不需要她煎炒烹炸,但吃过,也就会做。我私下想,婆婆一定是因材而烹制,大约也属于改良版,于是朱氏扣肉才变成李氏蒸肉。

四哥也是慧心,做菜最得婆婆真传。我们平常说起自己做这道菜,四哥一定摆手、微摇头,说,不行不行,差老远了。在博洛铺山上那个小杏树园子里,在简陋的厨房,四哥把蒸肉的水平发挥到极致。看着自己退休的、快要退休的兄弟们大快朵颐,四哥一定是微醺的状态:快乐!

看着哥哥们聚在一起的样子,依稀仿佛婆婆还在。

看过《寻梦环游记》,原来,一个人身体死亡,不过是生活到了另一个世界,如果这个世界有人纪念他,那他就依然活着。只有不再有人纪念他,他才会在另一个世界彻底消失,才是真正的死亡。

我婆婆,朱秀清,她依然活着!

猜你喜欢

棉裤木槿棉袄
妈妈的小棉袄
木槿
藏在棉裤里的爱
藏在棉裤里的爱
隐藏的爱意满满
贴心小棉袄
小兔的棉袄
挽留
回答
·小幽默·In the Sky(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