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高校非遗档案收集分类新模式

2019-12-10冯雪

档案天地 2019年11期
关键词:类目档案馆课题

冯雪

非遗资源具有丰富的育人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河北省是非遗资源大省,近年来河北科技大学积极推进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大学校园工作,将扎染、大名草编、潍坊风筝、抖空竹等23个非遗项目引入校园。通过在“赏樱花、品非遗”等各个大型活动上的精彩表演,得到了媒体和师生的一致好评,非遗已成为科大名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均对此进行过报道。在非遗进校园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资料,如何将这些资料进行有效的分类、归档并合理利用,是目前档案管理面临的新问题。

一、剖析非遗档案管理弊端

1.非遗档案归档无法可依

从国家层面说,尽管已出台《档案法》,但非遗档案具有来源分散、主体众多、动态发展等特点,现有的法律并不完全适用于非遗档案的管理。目前并没有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来明确非遗档案的归档范围、归档主体、归档时间及保管期限等内容,使得高校档案馆对非遗归档无法可依,无章可循。

2.非遗档案分类体系不当

从业务层面说,目前的非遗档案分类方法均不适用于高校的非遗档案的管理。 我国目前应用的非遗分类法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六类法,《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八类法,《第一批国家级非文化物质遗产名录》的十类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一书中提出的十三类法,以及《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的十六类法。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和具体实践,认为这几种分类法有以下不足:第一,分类标准较为单一,只给出了一级类目而没有二级类目;第二,有的类目界限模糊,部分类别重复、交叉,给分类带来困难;第三,这些分类法都是针对全国所有的非遗项目,项目繁多,类目复杂,并没有一种分类法是针对于某地区或高校。据统计,全国各地现存的非遗项目有近90万项,而我校的非遗项目目前只有23项,笔者通过走访其他院校,得知大多数高校非遗项目数量与河北科技大学相当甚至更少。数量上的巨大差距也导致我国现有的分类方法并不适合高校。

李丹提出基于载体分类,分为纸质档案,实物档案,电子档案等。其中以电子照片为例,按照这种分类方法会将教学照片、表演照片、获奖照片全部分为一类,笔者认为这种分类方法并不利于集中管理。

3.非遗档案收集困难

第一,大部分高校的非遗保护工作的主管机构是校团委,传承单位是各学院、学生社团等,档案馆并不直接参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所以在档案的收集上很被动,而传承部门通常缺乏专业档案人员,无法对非遗档案的归档范围、归档时间等作出准确判断,这就造成了这两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等,导致很多需要归档的非遗档案没有得到及时归档、齐全归档。

第二,随着非遗进校园工作深入广泛的开展,非遗档案数量与日俱增,但对其管理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档案意识不强,许多珍贵的视频、图片材料大量流失。

二、创新非遗档案收集途径

要做到齐全归档,必须要底数清晰,档案馆需明确非遗的具体传承部门,才能有的放矢地收集档案。通过调查与总结,河北科技大学全部非遗项目与传承部门如表1所示。

1.积极丰富非遗档案

档案馆工作人员应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意识地从上级来文、校内文件等资料中收集有关非遗的信息,如时任河北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韩俊兰在河北科技大学非遗资源提高爱国主意教育的研究报告上的批示、时任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省委宣传部部长聂辰席等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材料上的批示,此类珍贵的文件应按时归档作为非遗档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注意收集媒体新闻如《大学生成为传统文化传承者》《市民赏花 学子“拉花” 科大樱花遇上了非遗》《赏樱花 品非遗 科大新校区好热闹》等,以此丰富非遗档案。

2.普及档案相关知识

档案馆应对校团委、各非遗项目传承单位开展档案培训工作,普及档案相关知识,提高归档意识。同时加强对非遗档案建档、保存的业务指导,确定非遗档案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移交时间、密级等信息,使相关部门有章可循,改善非遗档案建档不全、归档不齐、管理不规范等局面。

3.以课题为抓手开创全新途径收集非遗档案

河北科技大学以“非遗专项课题”为抓手,开创全新途径收集非遗档案,将欲收集的档案以课题的形式公布,鼓励各传承单位申报相关课题,通过其研究的材料和成果收集档案。目前《让“空竹”抖出学生梦想》《永年太极拳传承人口述史研究》等16个非遗项目已申请专项课题,其余7个项目正在准备申请课题;《井陉拉花发展传承史》等10个项目已经顺利结题,其余6个项目已收集到了相关的资料,正在汇总整理中。本文以其中四项已结题的课题为例說明非遗档案收集情况,详见表2。

如永清扎刻的传承部门建工学院,通过走访代表传承人徐艳丰大师,制作传承人口述史《以文化人 》一册;常山战鼓的传承部门环工学院,通过多渠道收集相关资料,制作《常山战鼓传承史》一册;蔚县剪纸的传承部门电气学院,拍摄了多种剪纸花样制作的全过程,并邀请其代表传承人进行讲解,制作光盘《指尖上的艺术》上中下三张;武强年画的传承部门电气学院通过对历年武强年画实物及电子图片的整理与研究,制作《武强年画发展史图册一本》。

上述资料极大的丰富了非遗档案,使许多珍贵的非遗档案走进了档案馆。笔者认为,从河北科技大学成功的探索实践来看,高校档案馆完全可以通过非遗专项课题来拓展非遗档案收集途径,更完整地收集非遗档案。

三、建构非遗档案分类体系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档案馆须提出构建高校非遗档案分类的新思路与新方法,探索一套适合高校非遗档案管理的分类方法。由于目前大多数高校非遗项目并不多,所以其类目层次设置不宜过深,以防止用户检索困难,一般设置三级比较适宜。根据在河北科技大学的非遗档案管理实践,笔者给出以下分类结构:

在档案馆现有种类的基础上增加非遗专题类,用汉语拼音的首字母表示,即FY。采用分面分类的方法,类目深度三级,一级类目根据非遗项目分为传统手工类和表演作品类,二级类目为具体非遗项目,三级类目为项目中的具体资料。

猜你喜欢

类目档案馆课题
关于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的关系探讨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中图法》(5版)“K历史、地理”大类的修订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when与while档案馆
“研”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北京市第三届“档案馆日”活动预告
科隆档案馆突然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