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科幻小说《日本沉没》中谈日本人的爱情观

2019-12-10李叶刘诗怡

北方文学 2019年33期
关键词:爱情观

李叶 刘诗怡

摘要:经历九年的创作时间,在1973年小说《日本沉没》顺利问世,作者小松左京获得了星云奖,此作品也成为了日本科幻小说的扛鼎之作。文章从日本当时经济的增长以及传媒的发展两方面对小说中独特爱情观形成背景作出简要说明,并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对日本人对爱情的向往、奇妙的缘分观、追求纯美的爱情以及超越生死的爱情观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科幻小说;《日本沉没》;日本人;爱情观

小说《日本沉没》在首次出版之后,销售记录超过400万,为日本战后最畅销的科幻小说类作品。小说创作于日本经济的衰退阶段,随着经济迅速发,整个社会的现状对作品内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创作目的是通过分析环境的变化,借助灾难文化,阐述出作品中的危机意识。同时通过对主人公思想、语言、行为等方面的描写,传达出日本人对爱情的理解与诠释。

一、小说《日本沉没》中日本人价值观形成的社会背景

(一)日本进入到经济增长期

战后的日本重点深入研究计算机、电子等领域,在科技的发展下,为科幻小说的发展奠定基础。与此同时,由于通货膨胀,出现金融危机,导致日本大众出现恐慌心理。加之环境问题严重,如:地表沉降、废气污染、噪音污染等促使小松左京重点关注环境问题。《日本沉没》在问世之后迅速传播,和当时日本人民心理状态变化息息相关。其中展现出人们对经济增长时对文学的幻想,并展示出科技的力量,将各种科技元素融入其中,促使大众文学中经济文化迹象更加明显。

(二)传媒成为文学传播载体

大众文学主要是传达观众喜欢的文化,迎合受众口味,其面向的读者大多为社会上的普通大众。大众文学具有符合大众审美的独特魅力。战后的日本各方面逐渐得到发展,为大众文学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社会思潮逐渐兴起,使得日本人更加推崇大众文化。日本的大众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逐渐被不同阶层人们所接受。文化成为满足大众精神需求的事物,在底层事物逐渐受到艺术的熏陶下,使广播和报纸等媒体推动大众文学快速传播。《日本沉没》为科幻小说,也是大众文学表现形式之一,其中展现出社会、科技、家庭和官场等多方面内容。在小说问世之后,其和传播大众文学的各个媒体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要更深入地对小说中爱情观、价值观、生死观等进行解读和剖析,势必要了解到大众文学的发展背景[1]。

二、从科幻小说《日本沉没》当中探索日本人爱情观的表现形式

(一)日本人对爱情的向往

主人公相遇之后,逐渐发展成为爱情。在爱情的起始阶段,是从“礼节”方面开始的,由于在地震中小野寺的工作服被弄坏,但是玲子使用不太精湛的缝补技术为小野寺缝补好了,并将工作服送回到研究中心。通过这件小事,可展现出玲子这个日本女人善解人意以及贤惠待人的一面。与此同时,当玲子进入到小野寺工作的场所当中,她被这里丰富的海洋知识所吸引。

一次,玲子在一次训练当中身负重伤,和孤女美咲住在同一家医院当中,在小野寺到医院当中探望美咲的过程中,恰好遇到了在医院养伤的玲子。在二人交谈的过程中,小野向美子畅谈了自己以往经历以及未来的理想,而玲子也向小野倾诉了自身成长过程的烦恼以及工作经历,男女主人公之间的交谈氛围十分融洽。由于主人公对孤女美咲产生的关心和爱护之情,使得二人有了沟通的机会相互了解。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将孤女美咲视为二人爱情发展的纽带。正式由于美咲,才使得小野寺和玲子之间能够在危急时刻得以相识,并且爱情得以发展。借助送美咲离开的契机,小野寺开始向玲子进行表白,并说道想和美子、美咲共同生活。面对小野寺的表白,玲子的内心是矛盾的,她既渴望得到和小野寺之间的爱情,同时又希望拯救更多和仓木美咲同样的孤儿。两种心理战争结束之后,玲子对小野寺提出三人共同到英国生活的这个提议表示拒绝,面对玲子的态度,小野寺表示不理解,并且二人之间产生了激烈的争吵。此时面临着爱情方面产生的危机,如果小野寺自己逃到英国,自然二人的爱情也会无疾而终。出于对美咲的关爱以及对玲子的不舍,小野寺决定留下。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可视为美咲为二人爱情之间的纽带,将二人紧紧连接在一起[2]。

(二)日本人的缘分观

在小说《日本沉没》当中,主要人物有小野寺俊夫、阿部玲子、田所雄介、结城慎司、仓木美咲等。其中小野寺俊夫是一名深海潜水艇的驾驶员,主要工作任务是对小笠原群岛以北一个70米左右的小岛向海底沉入的事件进行调查,在调查到7000米深的海沟时,发现了较大异常现象。身为消防救援队员的阿部玲子在火山带海湾7级地震当中和小野寺一起将深陷火海的美咲救出,男女主人公在救人的过程中产生了奇妙的爱情。田所雄介是一名地球科学学科博士,在其指导下,男主人公小野寺俊夫成功调查到因为海底板塊以较高的速度发生沉降,预计在一年之后,日本的各个列岛将会全部沉没。田所雄介将这个国家面临的就巨大危机告知了其他的科研工作者,但是没有人相信他,并认为他所说的不过是耸人听闻的妄言。

其中男主人公小野寺俊夫与女主人公阿部玲子之间的爱情是在地震当中开始的。当时小野寺发现地震中处于危险境地的女孩仓木美咲,但是由于小野寺也身负重伤,他踉踉跄跄地跑向小女孩儿美咲身边的时候,由于一个电线杆发生倾倒,恰好倒向了汽油当中,从而引发大规模爆炸。正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阿部玲子作为一名消防队员用直升机将小野寺和美咲救出来,这是男女主人公初遇时的情景。从日本人传统的道德观念角度考虑,可视为一种缘分。主人公认为是缘分使然,呈现出日本人对爱情方面传统的观念——缘分观。

(三)日本人追求纯美的爱情

在日本,人们通常将个人价值建立在集体价值之上,也就是大多数人可以为了国家利益,将个人所拥有的一切奉献出来,当然生命也不例外。在小说《日本沉没》当中,这种以身殉国的精神表现的十分强烈,直到现在人们阅读的时候,也会被这种精神所震撼。在小说中,作者塑造出的小野寺、玲子、山本、田所等各种人物形象就是对这种集体精神最好的讴歌和赞颂,同时也是日本人非常崇尚的精神。这种精神起源自日本古代拥有的武士道精神。在日本文化观念中,武士道精神传达的是甘愿为君主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以示自己的忠诚。因此也可以认为武士道实际上就是死亡之道,即使付出生命,也会坦然面对,这也是武士道精神的本质。从爱情的角度来看,通过死亡展现出主人公对待爱情的忠诚,也是其对所爱之人负责任的表现。小说当中,小野寺是自己在经历激烈思想斗争之后,才确定殉节的。为了民族大义,为了国家免遭灭亡,同时也是为了拯救自己的爱人,他义无反顾,选择了舍生取义。通过小野寺的死可以感受到他对于整个国家,以及对于自己的爱情是忠诚的。

在日本,樱花被称为“武士之花”,因为樱花从盛开到凋零,只需要一星期。樱花有着较短暂的花期,但是其盛开的过程却十分地绚烂,即使最终要凋谢,但是盛开的过程也要轰轰烈烈。花期虽短,但是也要将纯美和壮丽留给人们。在小说《日本沉没》当中,小野寺慷慨赴死,向人们展现出一种武士道精神,这种精神不但是将民族大义作为自身终身效忠的使命,更是向人们传达出其追求如樱花般纯美的爱情。

所以小野寺的死在读者内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通过小野寺赴死,能够看出在日本人们对待生死的尊重态度。并且在日本的宪法当中也有明确规定,所有的日本国民都应受到尊重。只要国民在不违反公众利益的前提下,其有追求幸福、自由和生命的权利,在法律层面以及国政层面都应给予其最大的关注和尊重。通过这条法律,各种学术界的人士以及日本的国民对宪法的理解为“公民拥有决定自身生死的权利”。

当小野寺的同伴结城慎司死后,导致拯救计划难以顺利实施,此时老师田所以及玲子并没有命令和要求小野寺必须去完成这一使命。无论他是否是最佳完成任务的人选,都应该尊重他选择生存的权利。但是小野寺却毅然决然地去执行这项任务。即使田所多次劝说,但也不能改变其意志,此时田所选择给予小野寺帮助。而小野寺的爱人玲子也同样不希望的自己心爱之人执行这项危险的任务,最后她追到机场和爱人告别。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在爱情当中,玲子尊重小野寺选择赴死的权利[3]。

在《日本沉没》这部小说当中,重点塑造出四种类型的人物形象:其中小野寺俊夫和结城慎司为一类人,代表着拯救人类的英雄;玲子、天梭、山本和鹰森为一类人,代表着为自身工作职责,不畏生死,甚至忘我工作的一类人;第三类人为和小野寺母亲同样的人群,他们更愿意为自身喜爱的事物以及美好的记忆持续守候,即使是日本即将沉没,也心甘情愿和国家共存亡,不愿意成为背井离乡逃亡的人;第四类为和首相野崎代那样,面临着巨大的灾难,只顾着自己,无情地将全国人民抛弃,一心只想逃到其他国家的人,当然这一类人毕竟是少数的。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日本人有着强烈的集体意识,同时这也是日本人非常崇尚的精神。

(四)日本人超越生死的爱情观

因为玲子拒绝了小野寺的提议,因此他没有立即到英国,加上小野寺的母亲也不想每天过着逃难的生活,看着和美咲一样失去亲人的孩子们,以及在街道上遍布的尸体,使小野寺心理五味陈杂。让小野寺决心奉献自己生命的重要导火索是同伴结城慎司的死,小野寺意识待自己应该挽救自己喜欢的人玲子,关心的人美咲,乃至保护更多的處于危险中的同胞们。决定奉献生命之前,小野寺历尽千辛最终找到的玲子,而玲子也对小野寺表达出自己的心声。玲子说道:“其实我并不讨厌你,现在你来找我,为心理非常高兴,只是我也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玲子的言外之意为“我其实也是爱你的”。听到玲子的表白之后,小野寺得到了自己想知道的答案,于是他给玲子写了一封信,之后决定去赴死。因为小野寺觉得自己虽然付出了生命,但是这样的爱情无疑是幸福的,也非常值得。

当他即将登机准备出发的时候,玲子来为他送行,此时男女主人公之间进行了深情的拥抱,这次拥抱也是他们面临的生离死别。在作者看来,此时面对着生死,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也得到了升华。当读者读到此处时,心灵会受到强烈的震撼,此时也会引发人们的联想,为何小野寺可以这样坦然面对生死?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日本人对待爱情是真挚的,面对生死也非常坦然。在日本人看来,生与死之间可能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轮回。作者通过描述小野寺的欣然赴死,进一步升华了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4]。

三、结束语

综上分析,爱情向人们传达的是一种情感与精神,不会因为人的生存而存在,更不会因为人的死亡而结束。小说《日本沉没》对处于精神层面的爱情的纯粹性进行了讴歌和松赞,体现出日本人对待生死的坦然态度。在爱情当中也会尊重对方选择生死的权利。小说《日本沉没》的内容以及内涵都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其中展现的爱情观念也值得人们细细品味。

参考文献:

[1]王占一,赵海涛.浅谈小松左京笔下的《日本沉没》[J].北方文学:中,2012(3):66-66.

[2]邸芳.透过小说《日本沉没》解析日本人的忧患意识[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30-31.

[3]邓高.从电影《日本沉没》看日本人的爱情观和生死观[J].文学教育(中),2012(8):106-107.

[4]李松.从小说《日本沉没》看日本人的爱情观[J].参花(上),2018(2).

猜你喜欢

爱情观
Analysis of Shakespeare’s Sonnet 116
我做好了和你共度一生的准备
西门庆的爱情观浅议
从张问陶的爱情诗看其节烈观与爱情观(下)——兼与李白、杜甫及袁枚比较
论柳永情词中的爱情观
玫瑰与面包并存的爱情:《傲慢与偏见》爱情观的分析
浅析李清照爱情观
《红与黑》的主题意义与爱情观
利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