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作人与沈从文交往录

2019-12-10张阳阳

北方文学 2019年33期
关键词:交往周作人沈从文

张阳阳

摘要:周作人和沈从文是中国文坛两位文学巨匠,同时也是惺惺相惜的好友。沈从文受周作人的影响颇深,周作人也对沈从文的文章非常推崇,《文艺副刊》的开办让两人的交往更加密切。直到北平沦陷,两位曾经的密友开始渐行渐远。

关键词:周作人;沈从文;《文艺副刊》;交往

1923年的夏天,一位身形瘦削,生性腼腆却怀着满腔热情的年轻人来到了北京,这个年轻人就是21岁的沈从文。站在巍峨雄伟的前门城楼前,沈从文感叹:“北京城真大,沈从文真小!”就在沈从文初到北京,感到前途茫茫之时,彼时周作人已经是赫赫有名的大学者。谁又能想到,日后这个自觉卑微的“乡下佬”会同鼎鼎大名的周作人结交相识,甚至成为一起工作的好友呢?然而命运就是这么奇妙。周作人尚不认识此时的沈从文,但初来乍到的沈从文对周作人的大名必是如雷贯耳,心向往之。

银闸胡同的庆华公寓是沈从文来到北京后的一所栖身之地,公寓离北京大学很近。彼时北大学风开放,吸引了众多有志于学的青年,沈从文就是其中一位。按照北大当时的规定,不管学子们有没有学籍,都可以自由旁听课程,还可以自由进出图书馆,沈从文就在北大做了一名旁听生,旁听大学教授的课程或去图书馆阅读书籍。1980年7月学者金介甫在北京访问冯至时,冯至提到他和沈从文一起旁听过周作人的课。初到北京的沈从文虽然怀着希冀,他的生活却并不如意,他既没有考进大学成为大学生,也没有谋求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为了生存一方面他得不断干一些杂活,另一方面他也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学梦,尽管他的大部分投稿只是想得到一些稿费。沈从文在“窄而霉斋”奋笔疾书,四处向报刊杂志投稿,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京报》副刊《民众文艺》的编辑胡也频,胡也频还亲自去沈从文的庆华公寓登门拜访,沈从文备受激励,与胡也频成了知己。胡也频后托人后将沈从文的小说《福生》送给周作人,周作人将之发表在《语丝》上。文章一经刊登,胡也频立刻将这个喜讯汇报给了沈从文,沈从文知道后也欣喜若狂。此时沈周之间尚无深交,沈从文依然过着窘迫的生活,编织着他的“文学梦”。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转眼间到了1933年8月,沈从文离开青岛,又一次踏上北京的土地,此时的沈从文不再是籍籍无名的青年,而是一名颇有成就的作家。8月21日,沈从文与杨振声一起举办午宴,邀请众多文化界名人商讨在《大公报》开辟《文艺副刊》事宜,一个新刊物的出现离不开作家文人的投稿,沈从文自然也向多方约稿,而周作人是沈从文的首选的约稿对象,《文艺副刊》的创办,开启了沈周之间的正式往来。9月5日,《周作人日记》中记录道:“杨金甫、沈从文二君来访。”[1]4859月10的日记里周作人又记载与沈从文一同商谈《文艺副刊》的文章事宜。这一年两人信件往来非常频繁,以1933年10月间为例,收信和发信已有11封之多。此后周作人日记不断出现二人通信的字样。《文艺副刊》的创办,聚集了一批文人,也成为文坛中一个重要的文学社团。

沈从文除了约稿之外,经常亲自选定地方,设宴交流,所以《文艺副刊》的编辑和作者们会定期相聚。忠信堂、丰泽园、漪澜堂等都是这群文人常去的地方。翻阅《周作人日记》和《沈从文年谱》,我们不难发现,从1933年10月开始到1934年10月,几乎每月都有聚会的记录。除了《文艺副刊》的聚会外,沈从文和周作人还经常参加在朱光潜家中举办的文学沙龙,这是充满文学气息的活动,大家一起诵读中外诗歌,或者品味优美散文。在一次次的欢聚中,气氛融洽而热烈,我们不难想象,在这一次次的聚会中,周作人与沈从文定是交流颇多,这是一段非常叫人心驰神往的时光。除了工作往来和赴宴交流外,周作人与沈从文私人交往也很密切。1933年9月9日,北平的一个天朗气清的秋日里,沈从文和张兆举行了婚礼,沈从文邀请了众多好友,周作人也在受邀之列。而周作人早在前一日的日记里就记载了这件喜事。1934年11月20日,沈从文的长子出生,11月22日沈从文在孩子出生两日后给周作人送来喜蛋,之后周作人又送去贺礼,再次印证了两人关系匪浅。

生活中两人是惺惺相惜的好友,谈及对方的作品时,周作人与沈从文也是互相称赞。沈从文自然不必多说,在少年时,沈从文就为周作人的文章所倾倒。他和学者金介甫交谈时就毫不掩饰地说自己受到了周作人的影响。早在1926年2月沈从文就在文章中提到周作人“周先生的文章,像谈话似的,从朴质中得到一种春风春雨样的可亲处来,如《自己的园地》中论点什么或记述点日常生活的小品文字,我看从过去的一些文字中,(新文学)搜不出比这再美丽一点的了”,[2]27仰慕之情,跃然纸上。沈从文不但对周作人个人和文学作品十分推崇,而且对误解、批评周作人的言行也非常不满。1934年巴金写了一个短篇小说《沉落》,小说中对一位大学教授的行为举动加以一番描写,颇有讽刺周作人的意味,沈从文看了这篇文章后十分生气,他觉得巴金对周作人不曾深入了解,存有深深的误解。对于沈从文的文章,周作人也怀着莫大的欣赏。沈从文的文章笔调清新可人又不落俗套,也颇能引发周作人的共鸣。譬如周作人在《人間世》发表《一九三四年我所爱读的书籍》一文里,列出了三本自己最喜欢的书籍,分别是《木匠的家伙箱》、《我的告白》、还有一本就是《从文自传》。周作人一生阅书无数,学贯中西,他的心气与眼界甚高,连徐志摩的诗也不觉得好,却将沈从文的《从文自传》列为自己喜欢的少数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之一,实在让人惊奇。1938年7月11日周作人写给日本学者松枝茂夫解释沈从文族系的时候也不忘趁机推荐沈从文的《从文自传》,真是识英雄重英雄!

1937年7月28日,北平沦陷,大批文人纷纷南下,沈从文也离开北平,直到1938年的暮春时节,到达昆明,而此时的周作人依然在陷落中的北平苦住。虽然身处异地,但沈从文却没有忘记仍在北平的朋友周作人,他频繁地写信寄给也在北平的常风,托他问候沈从文。周作人身在北平,也依然惦记着沈从文,常风回忆道“周作人对南行朋友的信很感兴趣,他更喜欢看沈从文的信”,[3]沈周之间虽居二地,相隔数千公里,但对彼此的牵挂都埋在心里,不禁为之感叹。

然而世事无常,1939年元旦伴随着苦雨斋的一声枪响,周作人彻底落水了,从此这两位好友彻底奔向不同的人生轨迹,也渐行渐远了。面对周作人的变节,举国哗然,不少文人大感失望,纷纷发言谴责嘲讽周作人,尽管沈从文并不认同周作人的所作所为,在此时却不忍对知堂多加苛责。甚至在 1940 年9月16日《国文月刊》刊出的《习作举例:二、从周作人鲁迅作品学习抒情》一文里,沈从文对周作人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做了特别强调,并在文章中大段引用周作人文章里的段落。在一众文人表达着对周作人的鄙夷时,沈从文却全然不顾,依然在文章中怀着赞美之情提到周作人,不得不说这需要莫大的勇气,也许在他心里,他记住的永远是那个学识渊博,沉静清高的知堂。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周作人与沈从文的友谊并非如管鲍之交那样轰轰烈烈,也非羊左之谊那般惊天动地,“君子之交”一词最是恰如其分。不知老年的知堂,又是否会在午夜梦回之际忆起那些与沈从文一起言笑晏晏,把酒言欢的聚会时光呢?

参考文献:

[1][美]金介甫.沈从文传[M].符家钦译.新星出版社,2018.

[2]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7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

[3]常风.关于周作人[J]黄河,1994 (4)

[4]张菊香,张铁荣.周作人年谱[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5]沈从文.从文自传[M].西安出版社,2018.

[6]周作人.周作人日记影印本[M].大象出版社,1998.

[7]吴世勇.沈从文年谱[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交往周作人沈从文
乾荣子对周作人创作之影响考察
丁玲 沈从文 从挚友到绝交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周作人住在后面
周作人、鲁迅与李慈铭
微博评书:沈从文家书
沈从文小说开头艺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