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19-12-09邓云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前预习微课

【摘要】本文以教学实践为例,分别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拓展三个方面论述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升微课的利用效果,让微课辅助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更加轻松高效。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微课 课前预习 课堂教学

课后拓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A-0153-02

在移动通讯技术和社交媒体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学校教育信息化也随之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正经历着微时代的洗礼,“微课”在校园里应运而生。“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的内容、丰富多样的资源、灵活广泛的学习方式走进了初中课堂。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笔者一直努力尝试将“微课”引入到信息技术教学之中。

一、利用微课助力课前预习

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对于操作性极强的信息技术学科而言,想要真正实现课堂高效率,学生就必须在课前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了解,甚至是掌握。

以Flash教学中的“走进动画世界”章节为例,该章节主要是介绍一些常见的动画制作软件,并引导学生探究动画原理。本课是学生学习Flash的第一课,对于引发学生对Flash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动画不同于静态文本,它是一个连续运动的过程,仅仅依靠书本文字解说很难达到效果,若将其搬入课堂进行一一讲解,又将浪费大量的时间,为此,笔者在引导学生预习该内容时,巧妙借助了微课之力,并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设计微课时,笔者先通过幻灯片将几种主流动画软件一一列出,再通过录屏软件,将每一种软件的主界面打开,大致介绍界面风格和操作特点,展示一段以该软件制作的动画实例。这样一来,学生就仿佛走进了动画的世界,在欣赏动画的同时,对各类动画软件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习的兴趣自然就被调动起来了。接下来,笔者又趁热打铁,在微课中设计提问:“动画的奥秘在哪里?”以此引出“帧”的概念。在帧的解说中,笔者引用了一小段电影成像视频,并配以形象易懂的语言解说,将“帧”这一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生活化,学生理解起来自然就简单又印象深刻。

二、利用微课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渠道和关键环节,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因以教定学、教学思路单一、学法枯燥等问题,抑制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能力发展。信息技术学科在短短的40分钟内,既要完成新知的讲授,又要组织学生进行操作实践;既要关注每名学生的个体发展,又要兼顾大部分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教师常常感叹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微课,正如注入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新活力因子,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它以时间短、容量大、质量高等特性,优化了课堂教学资源,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巧用微课导入激趣

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机,也是实施任务驱动的铺垫阶段,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课堂导入中,笔者曾分别尝试以文字、图片和视频为载体进行导入,通过观察发现,利用视频导入的效果最佳。为此,笔者尝试制作了一些符合本人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实际的微课,在导入环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以教学Photoshop中的“应用蒙版”章节为例,蒙版的制作视觉冲击力强,但原理抽象且操作过程繁琐,要想让学生学好本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是重要一环。笔者正是抓住了本课制作效果的视觉冲击力强这一特点,在导入阶段设计了如下微课:先是用录屏软件分别展示班级集体照和配有班训的学校校门照各一张,然后再展示通过蒙版制作后,集体照出现在校门和班训前的效果,此时,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于是笔者又将事先用摄像机拍摄的三层图片,一层比作背景图层(半透明),一层比作被蒙当前层(半透明),一层比作蒙版层,并将三层进行叠加,以此实例讲解蒙版的原理。在了解了蒙版的原理后,学生的注意力前所未有的集中,此时笔者再用回录屏软件,展示利用“快速蒙版”制作相框的效果,让学生的视觉再一次受到冲击,从而达到导入的最佳效果。纵览本节微课的设计,亮点有三:第一,动态视频相较教师口述而言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视觉冲击力体现无遗;第二,本微课作为引入环节,将蒙版合成效果和制作相框效果两个知识点融合,让学生清晰地知道自己要学什么;第三,教师利用微课导入,省去了携带实物教具的繁琐,并能在多班重复教学,达到省时省力又高效的效果。

(二)巧用微课开展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

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学习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既体现学生各自的发展需求,又兼顾他们的共同成长与进步,教师应以组织者和协调者的身份,将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让每名学生都能體验到探索和成功的快乐。笔者现以“运用Excel统计班级成绩表”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教师首先需要制作四个难度等级递增的微课:A为基础级,包含两个微课内容,一是数据的排序,二是数据的筛选;B为中等级,微课内容为运用公式计算;C为难度级,微课内容为建立分析图表。当这四个微课都制作好之后,将它们与“班级期考成绩单”Excel文件组成资源包下发到每台学生机上,实现资源共享。在课堂的任务驱动环节中,教师先将学生分为4个异质小组,为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可做出如下要求:“在15分钟内,请大家利用资源包里的微课学习Excel表格,A级微课为必学内容,请大家边看边在‘班级期考成绩单中进行相关操作;学完A级微课还尚有余力,请继续观看B级微课并进行相关学习;A、B级微课都学会的同学,请继续学习C级微课的内容,若在自学过程中遇到困难,可寻求老师的帮助。”以上设计,利用微课作为分层教学资源,实现异步式教学,给予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不同的学习目标,以学会基础知识为出发点,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各有所获,这样既不用让学优生在简单知识的学习上浪费过多时间,也不会让学困生因难度大而放弃学习。三个难度等级就像三位教师,同时指导着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适合自身的学习任务,实现按需进行自主探究。15分钟后,学生的自学告一段落,这时教师可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小组将“班级期考成绩单”中每名学生的总分和平均分计算出来,并排出名次,筛选出平均分为85分以上的学生名单,最后运用饼图分析本次期考的优、中、差比例。该环节对于初学者来说难度较大,因此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更利于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可给予适当的引导:请完成了A、B等级微课的同学制作总分和平均分部分的内容,并配以简单讲解,而只学习了A等级微课的同学要认真看,边看边学;分数计算出来后,请之前只学习了A等级微课内容的同学完成排序和筛选的任务,其他同学认真看,如出现制作困难,请其他组员给予协助;排序和筛选做完后,请完成了A、B、C三个等级微课的同学做出分析饼图,不会的同学认真看,如果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大家可共同探讨,也可参考C级微课视频,或求助于老师。以上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利用微课实现学生知识自我构建,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不知不觉实现了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本节课4个小组中有3个小组顺利完成了表格制作和分析任务,在课后调查中笔者还了解到,90%的学生在本课中学会了Excel数据排序和筛选,82%的学生在排序和筛选的基础上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71%的学生除掌握以上知识点外,还学会了建立图表。以上各比例比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授课的兄弟班级高出5~9个百分点不等。

三、利用微课辅助课后拓展

一方面,微课短小精悍,可灵活方便地下载保存,实现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另一方面,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能很好地满足学习者对知识的个性化需求。基于此,将微课上传至QQ群或网盘,引导学生根据自我学习能力、学习节奏和学习风格进行课后知识探索,是补充和拓展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巧用微课破解星号课程

信息技术教材中的星号课程,为学生探索奇妙的信息世界提供了丰富有趣的资源,但由于该课程非必修内容,对学生的知识要求较高,教师很少在课堂上讲解。其实,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若能给予正确、有效的引导和支持,星号课程便能成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资源。

例如作为星号课程的“设计海报”章节,在综合了Photoshop必学知识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滤镜”“通道”和“路径”等选修内容,不少学生尽管被教材中的海报图片深深吸引,但由于它是星号内容,且一些知识点没有学过,便望而却步。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分别制作了“添加滤镜”“建立通道”和“绘制路径”三个微课,并将它们打包上传至班级QQ群中,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此次尝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短短3天时间,该微课的点击率达到了82次,据了解,全班85%的学生观看了该微课视频,并有16名学生自主完成了星号课程的学习。

(二)巧用微课探索课外技能

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不仅要注重教材以内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更应教会学生在信息与技术相互融合理念下的技术操作和技术探究能力,以及体验、设计和拓展等多元学习方式综合运用的能力。微课教学模式,正是培养学生以上各方面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例如,在学习了视频处理相关知识以后,学生已经能通过Windows Movie Maker软件对视频进行简单的编辑,但用于编辑的原始视频文件都是借用第三方资源,与学生的实际联系不密切。一次,有名学习小组长对笔者说,他也想像笔者一样,制作一节微课来辅助本小组组员的学习。听完他的想法,笔者灵机一动:孩子们若能自制微课进行交流和学习,这既能巩固和拓展信息技术知识,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为一举两得。于是,笔者制作了一堂名为“屏幕录像专家使用指南”的微課,介绍录屏软件的使用方法。微课上传至班级QQ群后,不少学生都留言表示非常受用,4天后,群里的一名学生上传了自己通过录屏软件制作的一段视频,尽管视频只添加了简单的文字说明,没有声音,时长也不足30秒,却得到了其他学生的一致好评,群里的讨教之声连绵不绝。见此情形,笔者又趁热打铁,上传了教学生使用“Cool Edit Pro”和“会声会影”等软件的微课,并在QQ群以及课间与学生进行技术交流。如今,我们的班级QQ群里还专门开辟了学生微课版块,供学生上传自制的微课进行相互交流和学习,之前曾向笔者请教微课制作的那位小组长,也如愿制作出了自己的微课,并在小组学习中发挥了理想的效果。

“微课”教学模式在受到师生广泛欢迎的同时,显著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作为有效的学习资源,微课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和运用价值,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微课的制作和使用之中,不断完善微课程体系,最大程度地提高微课的利用效益,让“微课”教学模式充满生机活力,让微课辅助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更加轻松高效。

作者简介:邓云(1979— ),女,广西桂林人,中小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责编 刘小瑗)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课前预习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做好课前预习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