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农村经济创新发展的思路分析

2019-12-09梁倩大连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营销界 2019年20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农户农产品

■ 梁倩(大连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目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处于基础阶段,因此为了更好地建设农业农村经济,相关部门需要更为创新的发展思路。在农业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分析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状态,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发展思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一、农业农村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有13.9538亿人口,据2018年的相关统计,其中农村人口仅占40.42%,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地涌入,城市就业压力正在不断增加,而农业农村经济的创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可以为当地群众提供一个更好的就业环境,有效地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保障了社会的稳定。除此之外,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是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农业农村经济的创新发展,能进一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水平的提升。

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一)农产品供需不平衡

虽然我国信息化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农村地区在使用互联网获取信息方面依然存在欠缺,因此农户们很难及时的掌握农产品市场的供需信息,导致农产品供需的不平衡。如今在微博、朋友圈中经常会有农产品滞销的信息,例如:2019年2月湖南省湘西州泸溪县滞销椪柑11万吨,因此农产品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现阶段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农业生产的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是部分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依然比较落后,尤其是西部省份的农村。农业基础设施的质量不过关、缺乏后续维护等问题使基础设施难以在农业生产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因此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对农业农村经济创新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三)各农村区域发展落差较大

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其周边城市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由于城市经济水平差异,各农村区域发展的落差比较大,与此同时,区域自然环境的不同也会造成各农村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比如,旅游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就比较迅速,城乡经济水平的差距也比较小。但是在我国偏远的农村地区依然存在经济发展无力的问题,因此为了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创新发展,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均衡各农村区域的发展。

(四)缺乏农业人才

由于农村经济水平不高,农户的收入普遍偏低,造成了人才向城市的大量涌入,许多农村地区出现了年轻人都去城市打工,村里只有留守的老年人和儿童的现象,但是,为了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需要一些掌握现代化农业技术的人员,因此缺乏农业人才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创新发展。

(五)农户思想观念落后

农户作为农产品的生产者,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核心的作用,农户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了政策的落实效果。现阶段,部分农村地区的农户依然秉持的老一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理念,不重视学习先进的技能,很难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农户思想观念的落后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创新发展产生了阻碍。

三、农业农村经济创新发展的思路分析

(一)确保农产品供给,平衡供需

在农业农村经济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确保农产品的供给,从而平衡农产品供需。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建设有效的网络信息平台,使当地的农户及时的掌握农业市场的供需信息,化解农产品供需矛盾。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通过构建信息专区,借助平台可以连接60多万个村庄,在这种全面连接的基础上,高效迅速的传递农产品供需信息,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创新发展。除此之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在选购农产品时,更侧重于品牌,因此相关部门可以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引进优良品种和高新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促进当地农产品的品牌化,例如:2017年洞口县打造出了公用蜜桔品牌“洞乡源味”,使当地的蜜桔年销量达到6万吨,年产值8.1亿年加工2万吨以上。综上所述,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在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基础上,确保其供给,来平衡供需,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创新发展。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经济效益的角度上来说,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国民收入以及社会总需求,因此,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创新发展。现阶段,由于旱涝灾害对农业影响非常严重,我国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在不断地加强,2018年我国耕地灌溉面积达到了10.2亿亩,年均增长量1.9%,根据农业农村部的相关统计,目前全国累计建成了6.4亿亩的高标准农田,农户的生产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在一些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以及后续维护依然存在缺陷,因此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地建设,在建设过程中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从而保证农业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性能,从而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创新发展。

(三)加强政府调控,均衡各农村区域发展

为了均衡各农村区域的发展,政府应当加强调控力度,从而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创新发展。在调控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注意加大补贴力度,来增加农户的收入,促进欠发达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目前我国每年在农业上的补贴仅占农业总产值的10%,虽然补贴资金数额已经达到了几千亿元,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平均下来农户手中的补贴还是比较少,而相较于亚洲的发达国家,日本的补贴率高达52.48%,因此我国农户的收入水平较低。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在2016年农户可支配收入仅为12363元,因此政府在调控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平衡各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加大补贴力度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除此之外,相关部门应当注意补贴政策的落实,由于部分农村地区信息化的水平较低,在官网上发布的惠农补贴信息无法被当地农户及时的获取,因此为了确保政府的补贴政策落到实处,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农业补贴的作用,确保政府调控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创新发展[1]。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为了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创新发展,相关部门需要注意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水平。在农业生产中,科研管理水平和机械化水平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我国的农作物收割机械化率已经超过了67%,耕种机械化率超过80%,2018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58.3%,但是相比于发达国家,依然差距较大,因此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提升农业的科研、机械水平,相关部门需要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在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的方式来提升农业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等的建设,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可以采取相应的政策,吸引农业科技人才,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地建设,从而提高我国农村农业生产的水平,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创新发展[2]。

(五)加强农户思想建设

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农户的思想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通过加强农户的思想建设,提高农户的素质水平,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创新发展。一部分农户的思想比较传统,思维模式依然处于固化的状态,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弱,因此加强农户思想建设是一项长时间的工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落实宣传工作,来不断引导农户接受新的发展模式,在宣传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定期组织讲座,来传播新的农业技术,同时还可以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加强对农户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合作,也是加强农户思想建设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将先进的思想融入到当地的文化建设中,能够进一步的加强农户的思想建设,因此为了培养现代化的农民,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建设农户的思想来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创新发展[3]。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农业农村经济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确保农产品供给、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府调控、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户思想建设的思路,来增加农户的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进一步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农户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