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F6电压互感器微水超标分析及故障处理研究

2019-12-06岳光华陈奕嘉

中国科技纵横 2019年18期
关键词:电压互感器故障处理

岳光华 陈奕嘉

摘 要:近年来,在预防性试验研究中发现,SF6电压互感器气体微水超标问题较为普遍,针对此类问题,当发现后需及时停止设备运行,并在合格范围内控制气体水分,保证气体水分含量不会增多。一般来讲,SF6气体微水超标必将严重危害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甚至会导致设备故障,基于此,为最大限度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必须做好SF6气体水分检测及控制工作。

关键词:SF6气体;电压互感器;微水超标;故障处理

中图分类号:TM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18-0153-02

1 SF6气体微水超标的危害

SF6气体是1900年由Moissan和Lebeau两位化学家合成的一种人造惰性气体。目前,多用于电力工业。常用于电气设备绝缘或灭弧。SF6气体无色无臭,具有较为稳定的化学性能,微溶于水、乙醇、乙醚。可溶于氢氧化钾。在电网行业应用中,SF6气体的电气绝缘性能极高,且具有良好的灭弧性能。同一压力下,与氮气相比,SF6气体的耐电强度为其2.5倍,与空气相比,其击穿电压为其2.5倍,灭弧能力为其100倍。是一种良好的超高压绝缘介质材料。但SF6气体内若出现微水超标问题,必将危害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其原因在于当SF6气体含水量大于限定值时,必将破坏气体的稳定性,而SF6气体内湿度加大将会导致绝缘子表面形成一层露水,从而大幅降低击穿电压,损坏绝缘。此外,因含水量过大,将导致部分电弧分解气产生反应,形成HF、SO2等极强腐蚀性的酸性气体,进而腐蚀设备。

同样因为水解反应,将会对开断后的SF6分解物复原产生阻碍,进而加大气体内有害杂质的含量。针对本文所说的SF6互感器当产生微水超标情况时,将出现SF6气体放电,或热分离现象。特殊条件下,很大程度上将会和SF6气体内的低氟化物产生反应并形成氢氟酸,进而对设备的绝缘、灭弧性能造成极大影响。

若气温在0℃以下,SF6气体内的水蒸气分压必将在该温度饱和蒸气压以上,将会出现凝结水,并在绝缘物表面附着,降低绝缘油表面绝缘能力,最终产生内部沿面闪络等故障。

2 案例分析

某变电站采用ZF12-126(L)型三相共箱式GIS装置,自投入使用后,共设母线2段,在电压互感器内分别设置。按照相关试验规程规定,SF6电压互感器属于无电弧分解物气室,20℃下交接时气体水分允许值应控制在250μL/L以下,运行时气体水分允许值应控制在500μL/L以下。且按照规定投产使用期间,第一年按1年1次检测,待SF6气体水分稳定之后,则可按5年一次检测。按本变电站实际情况,SF6电压互感器气体水分可采用专用微水测量仪进行检测,一般情况下,温度对SF6气体测量影响较大,因此必须做好测量温度控制。

经检测,投产1年期时,测试结果显示,相比交接试验数据,微水含量基本一致,未见异常,之后进入每五年一次的状态检修周期管理。

2009年复试时,试验显示数据无异常,微水含量在6μL/L以下。2014年再次进行复试,显示SF6电压互感器气体微水含量较上次明显增加,其中I段为113μL/L,II段为139μL/L,虽仍在规范允许值内,但设备微水检测值仍处于增长阶段,随机对设备状态评价为—注意,并减短试验检测周期,为每年一次。

2015年,再次检测时,SF6电压互感器气体微水含量较上次检测仍有所增长,即I段为192μL/L,II段为207μL/L。

2016年,再次进行检测,微水问题增长加剧,I、II段电压互感器气室SF6微水含量为337、330μL/L。随后在当年8月份再次进行检测,发现微水已出现超标问题,I、II段电压互感器气室SF6微水含量分别为648μL/L、655μL/L。随着季节的变换,在11月份检测发现,微水已在标准范围内,I、II段电压互感器气室SF6微水含量分别为355、335μL/L,本文仅针对2015~2016年的跟踪检测分析,所得数据如表1所示。

由此表明,其他气室,如IIII断路器、II0I出线分支、I段母线箱等SF6气体微水含量在2015年3月~2016年11月检测周期内,基本无变化,且满足规定要求。而I段、II段电压互感器气室则存在较大问题,在2016年8月检测时甚至出现了微水超标(≤500μL/L)现象。

3 SF6电压互感器微水超标原因分析

在本GIS装置中各带电导体之间距离在50~120mm之间,距离很近,当出现微水超标问题,极易对装置内部绝缘子或其他部件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出现短路故障。根据上述试验检测可知,在2016年8月时SF6气体出现微水超标情况,当时正值夏季高温季节,最高达到了655μL/L,针对此问题,必须先分析其原因,才能保证采取的措施科学、有效。一般情况下,可认为SF6气体水分超标的原因如以下几点:

(1)SF6气体存储方式不合理,出厂时携带有一定量水分;(2)SF6设备器壁或固体绝缘材料等有水分析出;(3)操作流程不到位,充气过程中未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或管路、接口等处干燥性不足,或装配环节用时过长,导致暴露时间增加;(4)环境温度过高,空气湿度过大;(5)人为因素,如责任心不足,工艺娴熟度不够等。

为找出真正的SF6气体微水超标原因,针对上述原因进行了一一分析,最终得出了电压互感器线圈前期处理不合理的原因,伴随设备运行时间的不断增加,线圈内部还没有及时清理的水分将慢慢被挥发掉,从而出现了微水超标情况。

4 SF6电压互感器微水超标故障处理措施

在確定SF6电压互感器微水超标原因的基础上,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故障处理方案,从而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4.1 故障处理方案

本变电站采用的是ZF12-126(L)型三相共箱式GIS装置,设备设置于一个气室内,整体封装在出厂前已经完成,由于现场解体、干燥线圈较为困难,且因技术、场地等制约,因此,不建议使用解体干燥的方式。经多方协商,决定按照4步处理,如表2所示。

4.2 技术要点分析

第一,回收SF6气体时,回收装置可采用带电磁截止闸,避免气体回收环节突发停电故障,导致真空油向气室内部返还。同时,SF6氣体回收后严禁排放到空气,应灌装到气瓶内,做好密封保存工作。

第二,本设备属于三相共箱式GIS装置,为内桥接线,主变出现分支气室和电压互感器气室相邻,当0.5MPa均为两气室SF6压力值时,运行正常情况下,则属于压力均衡状态。而在抽真空过程中,电压互感器气室将有所改变,133Pa为其真空度,此时主变出现分支气室的压力仍无变化,这种情况下,两个气室之间的压力差异较大,且本装置运行多年,很多零部件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若在抽真空阶段出现两者压差相差太大,极易破坏气室之间的盆式绝缘子,这种情况下,必须利用分气室的方法一步一步完成气体回收,及主变出线分支气室减压。要求在0.3MPa以内控制上述两者之间的压力差,且在规定范围内控制盆式绝缘子两侧承压,避免破坏盆式绝缘子。此外,还要重视气室内真空度的保持时间问题,在满足规定要求的情况下,应持续抽真空3h左右,保证气室内的水分能够被充分抽出。

第三,采用高纯氮气进行互感器线圈干燥时,应保证其质量,必须保证检验合格,避免二次带入水分。与此同时,也可通过加热气室的方式,进一步排出互感器线圈内的水分。但在该阶段,必须持续加热气室,不能出现停顿现象,只有气室内保持较高温度,才能加速排出水分。

第四,采用检验合格的备用SF6新气体,保证其微水含量不超过30μL/L。根据要求,可采用减压阀在完成减压工作后,再将SF6气体充入,一般需慢慢地充入,避免出现凝结现象。

4.3 操作工艺

若I、II段电压互感器同时处理,必将会出现停电时间问题,为此,决定分阶段进行两段故障处理。操作工艺为:办理工作票,设备停止运作—气室加热促使水分快速排出—回收SF6气体—抽取设备真空—高纯氮气充入,气室干燥(4h)—抽取真空—充入高纯氮气—结束干燥—减压处理—主变出现分支气室补气—结束处理。

4.4 结果分析

完成处理之后,于2018年8月~2019年3月进行检测分析,可得SF6微水含量在92~153μL/L之间,可满足规范要求,表明处理效果良好。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电网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大,高电压、大容量SF6设备得到了大量使用,做好SF6的化学性能研究对变电设备运行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找出SF6电压互感器微水超标原因,才能保证采取的措施切实可行,才能更好地解决故障,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温建春,李飞.电压互感器送电浅探[J].电力安全技术,2014(1):38-39.

[2] 姚伟.SF6电压互感器微水含量超标原因分析及处理[J].电世界,2015,56(1):23-25.

[3] 贺政,袁晓霞,邱湘琴.电压互感器气室SF6微水超标分析与处理[J].电力安全技术,2018,20(11):55-58.

[4] 向宇.GIS电压互感器气体微水超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4(18):84-85.

[5] 蒋伯付.SF6断路器SF6气体微水超标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25-26.

猜你喜欢

电压互感器故障处理
10kV电压互感器高压熔丝频繁熔断原因解析及处理预控措施
大型化工装置仪表自控系统的故障处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