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综述

2019-12-06付胜知王钰

科技风 2019年32期

付胜知 王钰

摘 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受经济发展“虹吸效应”的影响,经济建设多以区域规划为主,如“一带一路”、“京津冀”的发展要求。如何运用好科技创新的引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以“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作为切入,梳理相关研究成果,并做整理综述。

关键词: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创新聚集;创新合作

1 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纳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将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引擎。多个地方提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发展路线,如京津冀、四川、江苏等,从营造创新环境支持、吸引科技创新要素聚集、培育科技创新主体等多个方面推进区域创新改革试验,并取得显著成绩。目前“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理论研究正处于兴起阶段,相关理论还有待完善。本文将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角度对“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综述,以期丰富相关研究体系。

2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理论研究综述

2.1 创新集聚空间效应理论

1912年,熊彼特提出“创新集群效应”,创新在时间上有产生者和模仿者,同时空间上在相邻部门聚集。马歇尔(1897)提出了“创新空间效应”,由于经济集中的外部性,新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会在创新氛围浓厚的企业聚集地快速地传播扩散。库克(1992)提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区域内的企业、政府和高校分工合作,形成了组织体系,达到创新在空间上的集聚;这逐渐成为后面学者们讨论创新系统、创新集聚奠定了基础,即“创新系统”和“创新集群”。创新系统方面,理论研究较多,主要体现在区域化分析。国内学者刘燕华(1998)、王焕祥(2009)、马鹤丹(2014)在上述理论基础上,丰富“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和理论体系,以集群为核心,区域中的多种创新单位(企业、政府、科研高校等)间组织和空间上联系,与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相互影响,维持创新活动的运行和稳定。波特(1998)则认为“创新的空间集聚”体现在创新集群,而创新集群的重要的表现形式是产业集群,其内在形成原因是企业对竞争和合作的需要。王辑慈(2001)在波特的观点,认为地理相近和社会根植效应是创新集群的主要原因。吴钊阳(2018)更是认为创新集群和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创新行为相互成正向影响。

2.2 技术转移和创新溢出理论

创新理论中科技创新理论是关键组成部分。国内外学者对于科技创新研究最多是两个方面:一方面从作为创新动力源和创新扩散主要因素的研究,即技术转移与创新溢出的相关理论;另一方面是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即知识经济或智能经济理论。作为区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关注前者的研讨和发展。技术转移指科技成果的转化,波斯纳、克鲁格曼等认为技术具有“二元结构”,会从发达区域向欠发达区域转移。斋藤优(1986)提出“NR關系假说”,认为商品贸易、对外投资和技术转移存在周期循环的关系。后面的学者们大多在斋藤优的基础上进行扩充丰富。创新溢出是作为技术转移的外部性作为讨论的。MacDougall(1960)分析FDI对东道国的福利效应时首次提出“技术溢出理论”。Cooden(1960)和Caves(1974)强调得益于跨国公司知识传递的外部性,FDI可以有效改善东道国的技术状况和生产效率。Griliches(1992)进行扩充,溢出的形式有物化和非物化:物化外溢是通过购买商品、技术投资等获得的,非物化外溢则是通过学术方面的渠道进行传播,与商业无关。Autant-bernard等(1999)对区域创新溢出进行研究,认为由于外部性存在于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之类,因此导致了创新集聚。

2.3 区域创新合作理论

区域创新合作理论较广泛,从区域一体化理论到协同发展理论,所有的理论共同认为要素的充分流动,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区域创新合作的起因和目标。最早的新古典贸易和经济一体化理论认为,在两个及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实现要素和商品的流动,各方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以推动经济发展。随着时代发展,一体化发展理论有了更深的内涵,从国家地区发展到了区域城市间,从单一追求经济增长到多层次、全方位合作,其中比较高级的形式就是跨区域的创新合作。王丽钧(2012)提出受区域经济聚集与扩散效应的影响,科技创新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形成了区域经济的集聚和专业化分工,并降低交易成本,由此影响公共资源的配置,形成了开放性、自组织性和多样性的区域创新体系。

协同作为物理学概念最早被安索夫运用到经济学方面,并提出了合作的“蚁团效应”。后来的学者深入研究,将协同理论内涵进行划分,出现了“互补效应”与“合作效应”。国内的陈劲(2012)、马永坤(2013)结合实际提出了目前典型的区域协同创新理论框架,即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知识转化和功能整合等多方面。

3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实证研究综述

3.1 影响因素

政策因素方面。区域技术创新中技术的转移和创新的溢出属于公共产品探讨范围,要受到区域政策制度、区域间关系等行政因素的影响。肖丁丁等(2013)研究证实这一论点,并认为政府的财政投入对技术创新有着正向激励。韩尚容(2015)认为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显著,且不同区域间差异明显。叶一军等(2014)认为区域间文化一致性或相似性将会降低知识流动的交易成本,有助于跨区域创新合作的开展。刘凤朝等(2014)以“北上广”为例,探讨地理距离、技术距离、关系距离对区域间科技创新合作的影响。

市场因素方面。市场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区域的资源禀赋、创新环境等方面。吕国庆等(2014)认为随着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因素对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影响更为显著。陈文山(2006)、金为民(2009)等认为经济增长和技术市场的发展关系密切,符合斋藤忧“需求”和“资源”的论述。徐忠明(2010)、孙立梅(2011)、徐舒(2011)等认为技术市场通过加速技术流动推动创新行为。郑慕强(2011)、王海龙(2012)等研究得出在其他条件固定情况下,对外科技直接投资所引发的创新溢出对当地的创新技术有明显的影响。黄德春(2011)等认为金融资本、金融效率能有力推动区域创新。

3.2 协同创新效率评价分析

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是一项综合性指标,学者们研究大多采用构建体系,引用计量模型进行评价分析,目前研究已然成熟,近年来典型的有杨国忠、颜鸷(2015)运用熵值法和TOPSIS法对全国多个区域进行创新能力评价。韩春花、佟泽华(2016)采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相关评价模型做区域创新能力分析。赵炎、徐悦蕾(2016)则使用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上海市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徐永智(2017)改进了主成分分析法,并用于对东部省份进行区域创新能力评估。朱云娟(2017)从区域创新系统生命周期入手,运用重心法对系统的开发阶段和应用转化阶段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分别评测。

4 结语

目前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的研究体系比创新较成熟,从理论到实证方面成果显著,尤其是影响因素、效率评价方面。但是可以看出理论上国内近年来研究不多,主要还是对国外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主要观点做引用,针对国内现状的理论分析仍显不足。实证方面以计量方法运用为主,常对某区域进行分析,缺乏具体案例分析和路径模式的深入研究,随着区域协同发展的不断推进,国家更将重视协同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区域协同创新理论研究和城市创新系统、城市群创新合作将成为未来区域科技创新探索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

[2]刘燕华,李秀彬.国家创新系统研究中地理学的视角[J].地理研究,1998(03):2-5.

[3]王辑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吴钊阳,邵云飞,党雁.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结构演化——以“一校一带”模式为例[J].技术经济,2018(1):8-17.

[5]马鹤丹,邬娟.区域创新集聚下的企业知识创新系统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4):161-164.

[6]王煥祥,孙斐.区域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9(01):36-40.

[7]Griliches Z.Output measurement in the service sectors[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8]Mac Dougall.Welfare Impact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M].Economics Record,1960.

[9]Caves.Foreign Firms' Shares in Canadian and United Kingdom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74,3:279-293.

[10]肖丁丁,朱桂龙.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3,34(1):11-18.

[11]王丽钧,顾新.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与演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7):33-36.

[12]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161-164.

[13]马永坤.协同创新理论模式及区域经济协同机制的构建[J].华东经济管理,2013,2:52-54.

[14]Autant-Bernard C,Cilem Selin Hazir.Network Formation and Geography:Modelling Approaches,Underlying Conceptions,Recent and Promising Extensions[M].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3:15-28.

[15]陈文山.我国技术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东南大学,2006.

[16]叶一军,顾新,李晖,陈一君.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中创新主体间知识流动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18):45-50.

[17]贺灵.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测评及增进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博士论文,2013,6:68-75.

[18]黄德春,闵尊祥,徐敏.金融发展与创新能力: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12):21-25.

[19]金为民.我国技术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04):73-76+80.

[20]芦锋,韩尚容.我国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面板模型的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5(6):139-147

[21]孙立梅,戚红彦.RIS 中技术交易市场作用路径的实证检验分析[J].情报杂志,2011,30(9):191-195.

[22]徐忠明.技术市场对装备制造业开放式创新的影响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10(03):235-236.

[23]杨国忠,颜鸷.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5(09):115-122.

基金项目:四川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四川省“五区协同”中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策略研究——基于DEA与Malmquist指数法(2019JDR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