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发展与塑造

2019-12-05许琳玲

中国德育 2019年19期
关键词:心理学个体人格

许琳玲

人格中的气质具有稳定性、持续性和连续性的特点,是行为方式、心理活动的动力基础,青少年时期是气质定性的关键期,气质受到生物基因遗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但有其可塑性。社会各界须关爱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使其平稳度过青春期。

纵观我国教育,多数学校与家庭更为强调认知,重视成绩而忽略人格培养的重要性,现实中爆出的因嫉妒同学成绩比自己好就除之而后快、因管得过严而弑母等各类触目惊心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令人深省。

一、积极心理学对青少年健康人格塑造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最早出现于心理学家马斯诺《动机与人格》这一著作中,这一概念后由美国当代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正式提出并推广开来。与传统心理学重视问题导向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性的积极方面,实现内在潜能开发,最终走向幸福,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与美德的学科”[1]。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引导与培养当代青少年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

(一)基于人性,契合人格发展特征

青少年时期是人格的关键发展期,包括少年期和青年期,也是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此时个体生理发育趋于成熟,心理发展也出现明显改变,自我意識逐渐凸显,表现出强烈的自我关注,并重视外界,特别是同伴群体对自我的评价。在发展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的人格社会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中,他提出每一阶段人都有其发展特点和待解决的任务,任务的平稳度过是人格发展的前提。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自我意识,学习角色意识,避免角色混乱[2]。此时的青少年为表达个体存在的意义感与独立性,容易叛逆冲动,若家长或老师一味以权威“镇压”,多采用批评与惩罚等负性强化的手段,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不仅没有解决矛盾,而且孩子也极易产生不良情绪,难以建立良好的自我认同。严厉的指责与极端的体罚还易造成青少年心理创伤,阻碍人格发展,甚至造成社会危害。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秉承“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看待问题才是问题”的宗旨,把问题当作试错学习的机会,关注人的积极因素,对问题作出新的解读,通过发挥个体潜能来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

(二)寻找优点,开发学生自身潜能

在人格的定义中,通常包含气质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等方面内容,同时强调差异性,阐述为个体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心理品质。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将狭义的智能进行补充与扩展,倡导智能的个性化与多元化,更为全面地反映人的能力。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其优点,学生的能力的差异性是因材施教的宝贵资源而非教育的负担。积极心理学的目标与多元智能理论宗旨一致,挖掘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无论学生哪一类智能突出或未能赶上进度,对其客观评价、不吝啬赞赏、开发潜能,推动学生往适合自己的道路上发展。

(三)以人为本,化解传统教育不足

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成绩作为对学生评价的主要标准,开展学生教育工作时以“问题导向”为核心,这样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学生更加关注于自身的消极面,在自我统一性还未发展成熟的青少年身上更容易形成“自证预言”。自证预言意指人们会按其相信的预言来行事,在意识与潜意识的影响下,最终令预言成为现实的过程。如,因在校内成绩不佳,老师与同学也对自己不抱期待,当学生将其外在态度内化为“我读不好书”的预言时,行为和态度上也会发生改变,即便有时间和精力也不主动学习,学习上遇到困难总是消极回避,待期末考试显示成绩不理想,便从结果印证自己“读不好书”的预言,进而恶性循环,自暴自弃,难以发掘原有的优势与长处。积极心理学把关注点放在个体优势上,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当前的困难。如当家长或教师善用“皮格马利翁效应”,鼓励并相信学生有达成某项任务的能力时,学生往往能受其鼓舞,发挥潜能,完成任务并进一步增强自我效能感,同时将这种能力迁移到其他事项上,进而形成良性循环。积极心理学视角中树立积极正向的评估理念与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及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逐渐形成共识的建构以人为本、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本的理念一致[3]。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健康人格的构建

人格中的气质具有稳定性、持续性和连续性的特点,是行为方式、心理活动的动力基础,青少年时期是气质定性的关键期,气质受到生物基因遗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但有其可塑性。社会各界须关爱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使其平稳度过青春期。

(一)学校:开展积极心理体验活动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那些体验到成功的欢乐的人,他才有希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积极的心理体验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的幸福感更强烈”[4]。青少年的人格发展阶段特征使其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心体验,这一时期外界因素的变化对其更容易产生影响,对于青少年动态心理状态进行有效指导,对其人格发展有重要作用与意义。有文章曾指出,教育是树摇树,云推云,灵魂唤醒灵魂的过程。在校园活动中,不仅是教育者可以是这棵树,这朵云,青少年的朋辈群体也是彼此学习与灵魂碰撞的载体。教育本身不是说教与灌输,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青少年的体验与感知,人格便在润物细无声中蓬勃向上生长起来。

1.集体活动:素质拓展促引导

根据青少年人格特质,此阶段的学生更倾向于自我决定论的动机成就方式。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提出的自我决定论的内在需要包含能力需要、归属需要和自主需要三个方面[5],当这三方面得到满足,个体才会觉得幸福,反之易造成消极情绪,导致不良后果。自我决定论作为积极心理学理论体系的一部分,已对教育界各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素质拓展训练是以提高个体身心健康为目标,通过活动与感悟相结合的综合素质教育,激发青少年个体潜能,促进团队协作,增强合作意识的体验式学习。通过素质拓展活动的精心编排与引导,促进青少年与他人沟通交流,进而信任他人,增强合作意识与责任心,融入集体,满足归属需要。通过适当难度的活动与项目,激发青少年解决问题的潜能,提高自我效能感,满足能力需要。通过宽松的氛围与体验式的学习,让青少年感受到自己的行为与意志是自己的决定而非他人的控制,满足自主需要。

2.小组辅导:团体辅导促交往

人格的社会学习观点强调学习原则和个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的结合,心理学家班杜拉的人格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过程,即个人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改变个体的行为[6]。同时,沃尔特·米希尔也提出行為是个体和情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团体辅导是多人参与,通过活动的编排设置,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教育、咨询与治疗的形式。它通过团体内人际互动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进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7]。团体辅导较之其他辅导方式能够更好地发展个体的交往互动能力,并在互动中完成对自我的修复与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让广大的学生内心丰富,生活充实,发挥潜能并有正确的价值观,进而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诸如学业倦怠、情绪困扰等问题属于正常心理波动,多为发展性辅导范畴,同类性质的问题在团体辅导中可以运用适当的策略与方法,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

3.个人体验:心理咨询促自省

近年来国家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与投入加大,学校心理咨询机制也纷纷建立,不仅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日益具体而广泛,中小学心理咨询也逐渐发展。青少年健康人格的构建需要一定的外在资源帮助其更好地认识自己,并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当这一目标在集体活动或小组辅导中不能较好地实现,心理咨询机构则成为青少年个体自我认识与评价的重要补充。咨询师积极倾听、同情、肯定,关注个体的特性、能力及胜任力,引导学生用自身的潜能疏导情绪,解决当前困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工作动力。学校应建设咨询室、沙盘室,加强对咨询师的培养与指导,完善校内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校内心理咨询的宣传与推广,让青少年知道求助,主动求助,提高自我认识与反省能力,促进人格健康发展。

(二)家庭:给予更多的尊重和爱护

在环境因素中,个体的原生家庭备受关注。许多关于家庭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人格特征与其父母的养育方式密切相关,家庭是青少年人格塑造的重要场所,也是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1.让家成为爱的港湾

父母的不良养育方式是青少年罹患人格障碍的重要因素,对子女否定、羞辱等行为可能造成孩子自卑、无助、不安全型依恋等心理问题,进而将家庭内的行为模式投射到学校及社会中,不利于社会化的过程,并容易产生情绪、人际、学习等多种问题。因此,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是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坚定磐石,有爱且尊重孩子的家庭,哪怕孩子在外遭遇再多的挫折,内心都是安定并有力量的,家永远是他们最有力的后盾和稳定的靠山。

2.科学反馈及时肯定

在爱护孩子的过程中,积极的赞扬与及时肯定可以给孩子带来行为的强化效应。在行为心理学家斯金纳的经典反射实验中,有一个培养小白鼠学习向右走的实验,三只小白鼠分别放入装有电击棒和奶酪的T型管中,A白鼠放入的是左边电击棒、右边奶酪的T型管,B白鼠放入的是仅右边有奶酪的T型管,C白鼠放入的是仅左边有电击棒的T型管。结果出乎意料,B白鼠最先学会往右走,A白鼠和C白鼠则什么都没学到,因为小白鼠在遭遇电击后因惊吓而呆在原地不敢动弹。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正面强化一个人的行为,最好的方法是对这个人的行为进行奖励,而过于严厉的惩罚有可能让孩子丧失探索性。及时的肯定可以让对方知道什么是对的,可以激励对方更多地重复这个行为。此外,夸孩子时需注意,避免赞扬先天优势与性质。比如夸孩子聪明,孩子容易关心自己的行为结果是否符合此性质,当他们觉得自己行为的结果可能达不到聪明时,就没有动力去行动。再如,夸孩子漂亮,则容易让孩子将先天优势归因于个人能力,忽视自身的努力。

3.给予空间树立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举止、价值取向对于孩子的人格发展有影响重大,许多家长将自身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在孩子身上,妄图让孩子遵从自己的意志,替自己完成难以达成的梦想。诗人纪伯伦在《关于孩子》一诗中写到:“他们借你而来,却不是因你而来,尽管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父母应让孩子掌握照顾自己的能力,能够独自生活学习,尽早独立。个体的独立人格与自由意志是生命存在的重要价值,父母只能给孩子以爱,却不能代替他们思想、灵魂的形成。切勿将未完成的心愿强加给孩子,家长不放弃自身对目标的追求,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人,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的稳定与支持也会让孩子健康成长,追寻自身生命价值的意义。因此,父母爱子女,需要有一定的边界,适当的距离能够给予青少年人格发展更广阔的空间。

(三)社会:营造好的环境

根据布朗芬布鲁纳的生态系统理论,人的行为受到周围环境不同层面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孩子们能够接触到的人与事属于微系统,孩子的家庭与学校属于中间系统,所在的社区、机构、国家等属于外系统,以及整体文化、价值观、标准等属于大系统。各大系统交互作用,不同程度作用于个体。因此,我们需要全方位、从各个角度关注孩子的人格发展与塑造。

1.减负减压,遏制“剧场效应”

“剧场效应”指剧场里的观众因前排有人站起看戏,导致后排的人也逐渐站起直至所有人站立观戏,观影的效果并无变化但所有人都更加辛苦。当前我国青少年学业负担过重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做不完的作业,超前的学习课业,学不完的才艺,家长秉持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激烈的升学竞争,令学生身心疲惫、厌世悲观。揠苗助长的培养方式,是教育的异化,也易造成人格的扭曲。剧场效应中每个人都是秩序的破坏者也是受害者。教育本是滋养灵魂、孕育智慧的过程,现如今正异化为制造背书机器、扼杀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屠宰场”。我国教育学家冯恩洪认为:“我们的教育过分重视了纪律和管制的作用,却忽略了自由和权利的价值,它过分强调了整齐和划一,忽略了个性张扬。我们都习惯于‘正步走,全社会必须重新审视当今教育的‘剧场效应[8]”。国家教育相关部门应出台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强监控管理;进一步规范培训机构,扼制超前学习现象;社区可加强宣传教育,纠正大众唯考试论的片面做法。社会各界共同携手,为孩子创造学习的清明之地。

猜你喜欢

心理学个体人格
以鸟喻人
“没有用”的心理学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跟踪导练(二)5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