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剧《云阳壮歌》中的英雄主义

2019-12-05陈浪

艺海 2019年10期
关键词:英雄主义

摘 要:本文针对茶陵县云阳演艺中心演出的大型现代湘剧《云阳壮歌》进行分析,从故事背景、情节设计、剧中人物、音乐特色以及舞台表现,如:舞美、服装、灯光等多方面论述剧中体现的英雄主义,以期为现代革命主义题材的戏剧创作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关键词:现代湘剧;《云阳壮歌》;英雄主义

湘剧《云阳壮歌》的故事发生在红色政权的摇篮——株洲茶陵。在硝烟弥漫的战争时代,在井冈山斗争最艰苦的时候,茶陵云阳村一次送出了包括新婚不久的秋林和春牛等三十九条汉子参加革命。战斗、牺牲、奉献……一曲曲英雄壮歌从此谱写。故事发生在红色茶陵,故事的编排、舞台表现以及音乐的设计无不体现出英雄主义色彩,本文也将从这几个方面来论述湘剧《云阳壮歌》中的英雄主义。

这是一个英雄的故事

1934年,井冈山战争最为艰苦和激烈的时候,玉姑和霞姑分别送走了自己的新婚丈夫春牛和秋林。江西老表铁保为了保护玉姑,与其扮演了15年假夫妻。15年后,春牛回到云阳山,发现玉姑已经成了别人的妻子,还有了一个十五岁的女儿盼盼。春牛愤怒、不解,陷入极度失落中:是玉姑薄情?还是另有隐情……。剧情起伏跌宕,可歌可泣,表现了革命者坚持、坚守、坚韧、坚贞的高贵品德。

在这个故事中,充满着英雄主义的色彩。39条走上井冈山参加革命的汉子是英雄;挺身而出保护怀孕玉姑的霞姑是英雄;结束战争还没回到家乡就去参加剿匪的秋林是英雄;为了玉姑的安危和清白,無怨无悔做了15年的假夫妻的铁保也是英雄。英雄可以是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战士;也可以是舍小家为大家的坚贞女性;更是在大义面前勇敢担当,无私奉献的铁血男儿。

英雄人物汇聚成了一个英雄的故事,全剧熟练运用了倒叙、插叙等手法,展现了茶陵人民忍辱负重、前赴后继的大无畏革命意志和忠贞、坚韧的优秀品格。故事的发生背景在国家危难之际,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井冈山脚下,距离革命最近的地方,故事中的人物有红军战士、坚贞女性、铁血汉子……这都是构成这个英雄故事的重要元素。

舞台表现中体现的英雄主义

湘剧《云阳壮歌》的舞美设计充分展现了三四十年代湖南湘东的地域特色,既符合时代背景,又对人物内心活动的展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舞台设计成了一个高低不等的平台,以山村中木质结构的房屋为主体,大青石、云阳山、铁索桥、翠竹池塘掩映其中,看似简单平淡的舞台设计与故事中人物的矛盾冲突起到了强烈的对比作用,更能凸显出在当时的情境下春牛、铁保、玉姑等一系列的英雄形象。当春牛来找玉姑询问真相时,舞台上留下非常大的空间,春牛的愤怒、疑惑、不解与玉姑的愧疚、矛盾、自责一一体现。这样的空间设计,形成了虚与实的强烈对比,是人物内心真实的写照。总的说,该剧的舞美设计完全融入到故事中,凸显出人物的大义、奉献、担当,展现出了真正的英雄主义。

剧中人物服装的设计也对英雄主义的展现起到了促进的作用。15年后,当春牛穿着一身绿色军装归来,既是英雄回归,也是故事矛盾的开始。玉姑的服装颜色从早期的橙色到后期的绿色,是人物情感的一个转换,衣服上的图案以竹子为主,打着补丁,体现了玉姑这15年来生活的清贫,内心如竹子般坚韧,不管在什么环境下,她都是那样的坚贞不屈。霞姑衣服上图案是梅花,象征着高洁孤傲,寓意着品格坚强,霞姑为了保护玉姑肚中的红军独苗,被白狗子熏瞎了双眼,在家中苦等秋林15年,她如梅花般坚韧不拔,她为了革命事业的牺牲是英雄主义的体现。剧中的服装设计与人物的性格相得益彰,把人物的英雄色彩体现的淋漓尽致。

灯光的使用对整个戏的情节推进起到了强化作用,舞台布景以写意、空灵为主,所以灯光的运用除了完美体现布景环境以外,更重要的是着力渲染和呈现人物的情绪色彩和舞台张力。从送郎当红军到霞姑被白狗子抓住时冷色调灯光的运用,既是内心的伤感绝望,也是对革命英雄即将奔赴战场的一种气氛烘托。画面一转,15年后,迎接我们的英雄归来,大红、大黄等暖色调灯光的运用,和前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当玉姑面对春牛和铁保陷入两难时,灯光选择的是冷色调,以深蓝色为主,象征着人内心的愧疚、纠结,当灯光集中到人物身上时,这三个人内心的挣扎也达到了一个顶点。灯光的外化、色彩的夸张,以及强烈的节奏,既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也对这些英雄人物的刻画和故事的曲折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音乐设计对英雄主义的烘托

大型现代湘剧《云阳壮歌》在保持湘剧唱腔本体特色的同时,强化了音乐的抒情色彩,唱腔音乐婉转、细腻、明亮、高昂,既富有多元化,有突出人物的个性。全剧以“送郎当红军”这首歌为主题音乐,在剧中的关键段落反复出现,用音乐说话,突出了全剧的英雄主义和革命情怀。

《云阳壮歌》的唱腔以湘剧典型的唱腔—高腔为主。在剧中,湘剧高腔运用长短句词格又加上了连续上下局变化反复,在表达玉姑陷入春牛和铁保两难境地的时;在春牛误会玉姑的时;在铁保想要成全春牛和玉姑的时,通过高腔的使用,促成了剧中人物情感的宣泄,成功刻画出了英雄人物的形象。在剧中的几个关键节点,锣鼓的变化使用不仅起到了“助节”作用,还渲染了环境,制造了气氛,表现出了39条英雄汉子奔赴革命的大义凛然,表现了云阳山妇女们的大度理解,表现了铁保性格中的坚韧、内心的无私,表现春牛和玉姑对革命的忠贞,对感情的坚守,一曲英雄壮歌由此诞生。整部剧的配器以民乐、弦乐为主,配以打击乐,节奏激昂、清新、明快,体现了革命英雄的正剧风格。

这是一个荡气回肠的红色故事,这是一段可钦可敬的革命情感,这是一首余音绕梁的英雄壮歌………

参考文献:

[1] 陈飞虹 .湘剧《洣水魂》观后的思考[J]. 艺海,2012(03)

[2] 于国良 .湘剧《洣水魂》的创作背景及时代价值 [J]. 大众文艺,2015(05)

[3] 陈飞虹 .湘剧高腔的音乐特色[J]. 艺海,2003(09)

[4] 刘会娟 .茶陵县湘剧艺术传承与发展研究[J]. 戏剧之家,2019(06)

作者:陈浪

单位:长沙市群众艺术馆

联系方式:18874966657

联系地址:雨花区劳动东路379号“一馆三中心”长沙市群众艺术馆

猜你喜欢

英雄主义
永恒的英雄主义
在当前电视剧中的审美取向和传播价值探析
现在流的泪,都是当初求P图时脑子进的水
失落的英雄主义
《老人与海》中的英雄主义解读
《老人与海》与《活着》的生命意识比较
《贝奥武夫》英雄形象在文本中的呈现
从丝绸之路的英雄形象美术塑造谈开去
涨知识
我的英雄主义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