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跨文化传播研究

2019-12-05殷俊雅各SWINGJACOBPRESTON江南大学数字媒体学院

创意与设计 2019年5期
关键词:寻梦环游记米格尔皮克斯

文/殷俊 雅各(SWINGJACOBPRESTON) (江南大学 数字媒体学院)

《寻梦环游记》是一部讲述一位年轻并有着音乐梦想的墨西哥男孩米格尔,在他人生成长中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由于他的高祖父埃克托似乎由于痴迷音乐而抛弃了他们一家,导致米格尔的高祖母伊梅尔达,在伤心难过之余对全家发出了音乐禁令。从此,家里不许出现任何乐器,并转行从事皮匠,成了皮匠之家。具有音乐抱负的米格尔不愿向命运低头,他偷偷买了一把吉他练习,并计划着去参加一个音乐会,结果阴差阳错吉他被外祖母发现并摔坏了。米格尔参加音乐会必须带着吉他去,于是他灵机一动去了曾祖父的坟地,准备拿到他在家庭合照里看到的曾祖父的吉他。结果却忽略了那天是亡灵节,亡灵节当天,生者之地和死亡之地的道路相通,所以当他拿到吉他的一瞬间,进入了死亡之地。进入死亡之地的米格尔,必须接受死去的亲人的祝福才可以回到活人世界,然而,他在死亡之地的高祖母让他保证,以后不再碰音乐,她才会送出她的祝福,结果米格尔答应后却因为食言,又回到了死亡之地。在寻找高祖父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真假高祖父,被关监狱,高祖母前来解救,并与真高祖父解除误会,到最后米格尔救回了在死亡之地即将魂飞魄散的高祖父,并回到了生者之地,并让整个家族又回归音乐之家。整部电影都贯穿了墨西哥亡灵节的文化,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寻梦环游记》是一部全是拉丁裔演员参与的电影,甚至包括制片人和联合导演都是拉丁裔。与之前的许多动画电影不同,这部电影被誉为墨西哥文化的真实写照。该片通过以讲故事的形式和特有的艺术风格,既起到了教育的作用,同时也提升了文化内涵。虽然很多人都质疑这部电影将墨西哥文化带到银幕上是否会失败,但是观众和影评家的评论证明它是成功的。该片于2010年初开始制作,当时导演李·昂克里奇(Lee Unkrich)对该片有了初步的想法。他最初假设,影片的主角应该是一个年轻的美国男孩,在处理母亲丧事的时候,他正在学习墨西哥文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这个想法被否绝了,变成了最终观众所爱的电影情节。从制作的一开始,在文化细节的准确捕捉上就出现了困难。对细节上极好的关注是保持影片各个方面准确性所必需的环节。李·昂克里奇保存着犹太人的传统,而皮克斯公司的大多数故事导演并不具备墨西哥的文化传统,这就造成了文化上的分歧。为了应对文化上的巨大转变,皮克斯公司的管理团队决定提拔阿德里安·莫利纳(Adrian Molina),他是一位有着墨西哥文化传统的动画师,从动画师变成一个故事艺术家。在莫利纳敏锐的目光下,在墨西哥传统文化的帮助下,他为电影的各个方面提供了无价的帮助。并在影片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由于他为电影《寻梦环游记》做出的巨大贡献,再次获得了晋升——担任影片的联合导演。这使莫利纳能够为推动每个场景增添了必要的细节,并且在讨论重要的文化方面的同时,又可以温和地教导那些不熟悉墨西哥文化的人,了解墨西哥丰富而又充满活力的文化遗产。

这部电影于2017年10月20日在墨西哥莫雷利亚国际电影节上公映。上映一周时间就成为墨西哥历史上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在第一个月内,这部电影还成为墨西哥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电影。在北美的其他地区,《寻梦环游记》也表现出色。这部电影获得了超过2亿美元的票房收入,并连续三周占据了票房冠军的位置。在这个充斥着高预算大片《冰雪奇缘》《海洋奇缘》等热门动画的时代,这是一项不易完成的壮举。或许最大的惊喜是《寻梦环游记》在中国的成功。皮克斯电影公司原来预计,在中国上映的第一周内将达到三千万到四千万美元的票房,没想到这部电影竟带来了超过七千万美元的票房收入。同时,这也是皮克斯公司在中国最卖座的电影,比之前的记录保持者《海底总动员》翻了一倍多。对皮克斯工作室来说,《寻梦环游记》的成功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因为他们没有想到这部电影会给目光敏锐的中国观众带来如此巨大的反响。

电影评论家们对《寻梦环游记》的评价很高。由于很少受到负面评论,这部电影目前在rottentomatoes.com(一个基于专业影评和观众评论的网站)上获得了97的分数(满分100)。在其他网站上,如metacritic.com或cinemascore.com,都给出了好评,81分(满分100)和A+。在cinemascore.com上只有80部影片获得如此高的评分,而它就是其中之一。它的超高好评肯定了电影制片人在选题发展的方向上所持有的谨慎态度,这促进了该部电影中心思想在文化艺术上的提升。这些文化上的情节要点是纪念死去的家庭成员,纪念他们,以及突显对家庭的显性和内隐的爱,来提醒你目前拥有的美好家庭的同时,不能忘本。

《千与千寻》和《生命之书》也是描绘了平行时空的两部电影。这两部电影都是在《寻梦环游记》之前拍摄的。由于《寻梦环游记》和这两部电影在这方面存在相似之处,所以就这点而言,《寻梦环游记》其实是存在一定的非议。日本动画电影《千与千寻》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动画电影之一。这部电影和《寻梦环游记》有着类似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孩子为了学会对家庭和生活的感激而体验死亡之地的故事。两部电影之间一个显著的不同之处在于:《寻梦环游记》尝试牵着观众的手,带着他们一起看,而《千与千日》则假设观众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已经对日本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寻梦环游记》也被比作2014年的《生命之书》。《生命之书》这部电影在运用平行时空的手法上,比《千与千寻》更像《寻梦环游记》。两部电影都是关于墨西哥文化和来世的理想。《寻梦环游记》是一个通过英语传播墨西哥文化的故事,《生命之书》是一个以墨西哥为背景的美国故事。因此,《寻梦环游记》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墨西哥文化体验。《生命之书》的制片人表示,他们在电影中特别使用了美国的音乐风格作为跨文化的方法,但是仅仅把一部电影放在另一个国家,加上一些文化的参考,并不能构成这部跨文化电影。《生命之书》票房相对较好,但没有《寻梦环游记》那么成功。它缺乏了《寻梦环游记》给予墨西哥文化的尊重。

许多影评人和影迷抨击或为《寻梦环游记》与上述电影的相似之处辩护。《寻梦环游记》从《千与千寻》中提取故事和情节要点,从《生命之书》中提取文化理念。利用前两部电影的成功和吸引力,皮克斯制作了一部全新的电影《寻梦环游记》。

墨西哥是一个面积较小的国家,对全球文化的影响微乎其微。当前,中美两国在世界媒体舞台上占据主导地位,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寻梦环游记》必须以启发的方式向它的观众传递墨西哥文化,而不是自命不凡或惹人厌烦。它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做到这一点:

一、绚丽的墨西哥文化艺术色彩

亡灵节是墨西哥纪念逝去祖先的节日。传统上它始于10月31日,结束于11月2日。正如影片《寻梦环游记》所描述的,这几天会通过祭品、祭坛、图画和口头故事来纪念逝去的人。这也是一种跨文化的节日,世界各地都有类似的节日。比如中国的清明节,过世的人会被他们的后代缅怀。就像墨西哥人的传统一样,中国人会去他们祖先的坟前,清理杂草,并献上水果、纸钱之类,或是来世使用的物品作为祭品。

墨西哥是一个具有丰富多彩艺术形式的国家。在《寻梦环游记》就蕴含着丰富绚丽的墨西哥文化艺术,其中代表墨西哥艺术主题之一是“糖头骨”。这些骨架上有典型的墨西哥纹样。“糖头骨”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最初的糖头骨是由糖制成,上面装饰着羽毛、珠子和糖衣等图案。糖头骨是墨西哥传统节日“亡灵节”的艺术装饰品,被用来装饰死者家属和朋友的坟墓和坟墓。头骨的重点是让死亡看起来不那么不祥和可怕,因此,它们是丰富多彩和有趣的。通常死者的名字会写在头骨的前额上。然后将头骨放在家人或朋友的祭坛上,在死者纪念日作为纪念物,如图1所示。

另外一个代表是帕佩尔·皮卡多剪纸。这是一种文化装饰工艺,将形状切割成薄纸,这种墨西哥民间艺术类似于中国的剪纸。传统的题材是鸟、花和骨骼。帕佩尔·皮卡多剪纸通常是为复活节、圣诞节和亡灵节等特殊场合而保留的。在死者去世的那天,剪纸经常被放在祭坛上。通常是通过把几个剪纸串在一起形成一个横幅。这些横幅可以挂在整个街道上,也可以挂在房间或家里的墙上,如图2所示。

图1 糖头骨

图2 墨西哥剪纸方式

图3 生者之地

图4 死亡之地

二、穿梭时空亡灵节的交错光影

《寻梦环游记》的场景设置是多样的,发生在两个不同的环境中——生者之地和死亡之地。生者之地和死亡之地的背景是两个平行的宇宙。亡灵节既推动了电影情节点向前发展又是米格尔冒险的场地,如图3所示。

生者之地充满了温暖的色彩,象征着生命、爱和家庭,所有这些都是温馨舒适的情感。相反,死亡之地充满了冷色——蓝色和紫色。即使是看似明亮的红色和黄色也是霓虹灯,传达出一种缺少温暖的感觉。这种视觉风格给电影一种平衡感,很像中国人的阴阳观念。这两个世界是彼此的镜子。它们相互平衡,甚至颜色也不例外。

《寻梦环游记》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了墨西哥“亡灵节”这一习俗,因为不同的祭品会在死者死后帮助他们。与中国传统不同的是,物质财富可以从生者之地带到死人之地;但是,使一个逝者在死者之地上获得成功,依托于在世的人对他们的缅怀程度。曾经失去朋友或家人的人都能理解,他们的记忆就像逝者的记忆活在自己的心里一样。一个人除非被遗忘,否则永远不会真正消失。这部电影反复提醒观众这个概念。不论背景如何,它以其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牵动着观众的心弦,如图4所示。

皮克斯工作室有一种独特的电影创作方法。这与梦工厂(Dreamworks)、索尼动画(Sony Animation)或其他工作室很不一样,皮克斯专门聘请了一名摄影导演,以确保电影中,达到观众所期望的类似实景摄像机拍摄的运动镜头,以便为每部电影增添真实的电影风格。电影中镜头的角度、光影被用来熟练地、艺术地构建《寻梦环游记》的世界。通过墓地的远景,米格尔去偷德拉库斯的吉他,就是一个完美的例子,如图5所示。在这个过程中使用了景深的控制,三分法和180度法。这些拍摄规则在整部影片中都得到了完美的应用。如图6所示,米格尔(位于画面的左三分之一)的前景,通过他来观察周围的世界。当观众到了好奇于后面的世界的时候,这时通过景深和焦距的控制,米格尔被塑造成了一个模糊的形象,而他身后的世界却成为了焦点。这个视觉效果在整个故事中被无数次使用,以指导观众理解导演的意图,解读每一个画面。宽幅的短焦镜头可以让一个小房间显得宽敞,而长焦镜头可以拍出美轮美奂的事物,使它看起来非常精致。一部真正优秀的电影会根据场景的需要非常灵活地使用焦距。如图7所示,很显然使用的是短焦镜头,这样就可以展现整个死亡之地,同时米格尔和他的狗,被创作者处理在前景中,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米格尔紧张的脸部表情,与其身后的事物产生的对比冲突,积极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图5 亮光和暗光场景

图6 焦点的虚实

三、新颖的音乐成就黑马逆袭

《寻梦环游记》用音乐作为情节手段,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墨西哥的音乐文化非常丰富,作家曼达利特·德尔巴科(Mandalit Del Barco)谈到《寻梦环游记》时指出:“音乐和家庭是墨西哥文化中两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寻梦环游记》对音乐的强调是向观众传授音乐在墨西哥文化中重要的作用力。

影片中的音乐大多来自阿克萨坎班达(Oaxacan Banda)风格。这种风格往往声音雄壮浑厚,通常是由一个大乐队演奏,演奏形式包括铜管和打击乐器。片中德拉库斯演奏的音乐几乎完全是这种类型。《寻梦环游记》故事的核心元素是音乐,联合导演莫里纳表示,他希望将音乐嵌入到故事中,而不是作为其他额外的部分。主人公米格尔对音乐的热爱,对吉他这一乐器的情有独钟,以及出神入化的演奏技巧,在整部电影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该片的作曲家迈克·吉亚奇诺(Michael Giacchino)先将该片的所有歌曲都用吉他创作出来,然后再将这些歌曲转用于其他乐器。

《寻梦环游记》作为皮克斯的第一部音乐动画电影。从一开始,制片方就一直回避创作音乐电影。他们宁愿用角色的动作来推动故事情节,而不是音乐剧形式。早期的迪斯尼动画电影大都是音乐剧,大部分电影时间都是用在歌曲上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华特·迪斯尼希望使用音乐和节奏来推动角色运动。它以一种娱乐的方式增加了影片的运行时间,同时又不会偏离故事。《寻梦环游记》采取了一种新的方法来使音乐成为故事中的一个角色。米格尔渴望成为一名音乐人,驱使他从德拉库斯那里偷吉他,并被驱逐到死亡之地。也是音乐让可可记住了她的父亲,让他继续在死亡之地上活着,这种联系是如此强烈,电影的音乐必须是完美的。音乐是故事里禁止米格尔返回生者之地的绊脚石,也是米格尔和埃克托团结在一起的力量,让他们发现彼此的骨肉关系,电影的高潮部分也是通过音乐,米格尔唱着《回忆我》的歌曲,让他的祖母可可回忆起她的父亲。因此可以说音乐是电影里无人格化的角色。

四、潜意识语言穿插造就语言文化传播

《寻梦环游记》为观众献上了一堂精妙的西班牙语言课。这部电影追求多样化,渴望用西班牙语来讲述。然而,在当今世界,英语是全球化语言,在国际电影界表现出色的电影往往倾向于使用英语。皮克斯的导演们巧妙地为这一障碍找到了一个共同的中间地带,通过“教”观众来实现。米格尔开始的独白就是一个例子:在前几句话中,米格尔用他的墨西哥口音模仿爸爸和妈妈的话。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种表达方式对于儿童来说是非常普遍的,可以指代他们的父母。他说话时带有浓重的墨西哥口音,把重点放在每个词的后半部分。这是一种对墨西哥人言语模式巧妙的灌输。在开场独白结束时,还有另一个“教”的技巧,米格尔提到他的曾祖母——伊梅尔达妈妈。一个讲英语的人可能会简单地将这种关系视为“曾祖母伊梅尔达”,或者一个讲汉语的人可能会将她视为“曾祖母”,而观众则立马就能领悟到墨西哥文化的差异。首先是祖母或曾祖母称谓的改变,比如说妈妈,代表的是,她是所有子孙后代的母亲。这在墨西哥文化中被视为尊重和家庭关系的标志。下一句是独白的最后一句,米格尔提到了亡灵节,用西班牙语讲完该句后,他又用英语翻译了一遍。这是一种富有创新的表达技巧,来教观众西班牙语。一旦观众被教授,电影就永远不会回到这个词的英文版本。这种技巧贯穿了整部电影,最终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西班牙语的魅力。

这种潜意识教学在电影中被广泛使用。在介绍曾祖母可可和奶奶(米格尔的祖母)时也使用了同样的方法。皮克斯不是简单讲述墨西哥文化知识,而是巧妙地运用情感和动作阐述了每一个新术语。正如米格尔奶奶的介绍一样,这个角色最初是通过亲切地责骂米格尔引入的,这表明她既爱他也管束他。然后,当米格尔说她被称为奶奶并且是可可的女儿时,她继续亲吻可可的前额。一开始的电影独白已经向观众解释了可可是伊梅尔达的女儿,通过巧妙的编曲以及西班牙语的穿插使用,向观众传达了文化,语言也推动了复杂的家庭主题动态的发展。

图5 亮光和暗光场景

五、通过意识共鸣对中国观众产生影响

或许,评估《寻梦环游记》跨文化传播是否成功的最好方法,是看看它在中国的表现。正如前文所论述的,《寻梦环游记》能够传达墨西哥文化,并使之与中国观众产生共鸣。《寻梦环游记》谦逊地向世界展示一种外国文化,通过音乐、语言和艺术的运用耐心地引导观众。

也许这部电影比其他任何方面都重要的是家庭的观念。皮克斯对《寻梦环游记》在中国的表现感到惊讶,但可以说他们应该预料到,有这样的结果。影片的中心主题贯穿始终——米格尔为家庭甘冒一切风险。米格尔承认他可能被困在死亡之地,但他的牺牲对他的家人来说是值得的。中国文化中家庭的力量是皮克斯发现的一个隐藏的金矿。这可能是电影中表现出来的最跨文化的人类的情感。人的某些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的,比如自我保护的需要,寻求关注或爱的需要,联系的需要。通常这种需要是由我们家庭成员来满足的。中国强烈的家庭意识是《寻梦环游记》跨文化成功的秘诀。通过挖掘家庭的跨文化之井,无论文化背景和语言如何,这部电影都能让所有中国观众产生共鸣。尽管文化上的重叠有限,但《寻梦环游记》的家庭观让中国观众能够理解。

结论

《寻梦环游记》可能只是一次侥幸,也许再也不可能捕捉到吸引观众进入剧院的魔力了。通过论文对《寻梦环游记》如何成功跨文化传播的分析,我们现在可以采取一些步骤,以便在未来的电影中重现这种魔力。如果动画电影创作者能找到其他的跨文化价值观,他们就可以用自身的艺术把全世界的观众都联系起来。中国是世界上有着古老和绚丽多彩文化的国家之一,充满了《寻梦环游记》式的故事。相信,如果可以结合好这种跨文化的价值观,那么中国在全球文化传播上将不可估量!

猜你喜欢

寻梦环游记米格尔皮克斯
寻梦环游记
最忠实的守墓犬
拿开以后
米格尔·安赫尔·佩雷拉: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寻梦环游记》:以死亡和爱跨越文化边界
当爱成为一种规则:《寻梦环游记》的 亡灵乌托邦
《寻梦环游记》冲奥受影响?(相关链接)
我们只有120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