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时机的选择及对母婴预后影响

2019-12-05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12期
关键词:孕产妇出血量胎儿

邓 开 丽

(潢川县人民医院 信阳 465100)

随着剖宫产手术的越发成熟,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相关研究表明剖宫产手术时机的选择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144例在医院分娩的孕产妇随机分为A、B、C组,各46例,剖宫产时机分别为未临产、临产6h以内、临产6h以上。所有孕产妇均具备剖宫产指征,均无其他重大系统的严重疾病。其中胎盘前置31例、妊高症37例、胎儿窘迫32例、糖尿病6例、先心病2例。A组产妇年龄22~35(29.72±3.24)岁,孕周(38.94±0.41)周,初产妇28例,经产妇18例;B组产妇年龄(29.91±3.19)岁,孕周(39.34±0.39)周,初产妇29例,经产妇17例;C组产妇年龄(28.92±3.86)岁,孕周为39~40(39.16±0.42)周,初产妇30例,经产妇16例。3组组间资料无显著数据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3组孕产妇进行剖宫产时机不同的剖宫产手术:A组孕产妇在未临产时进行,B组孕产妇在临产后6h内进行,C组孕产妇在其临产6h及以上进行。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3组的术中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术后排气时间以及切口愈合时间等剖宫产手术治疗情况。

术中出血量:使用容积法面积法测量产妇术中出血量,完全吸尽羊水后,记录吸至瓶中所测刻度,术中使用的面积为100cm2的敷料的充血量约为10mL,术中出血量=吸引瓶术后刻度-吸引瓶术前所测刻度-吸引瓶中所用冲洗液体积+弯盘中阴道出血量+敷料所吸血量。

新生儿窒息率:使用Apgar指数对新生儿进行评估,对胎儿出生1min内的呼吸频率、心率、皮肤颜色、肌张力和喉反应等情况进行检测,10分满分,每项2分满分,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10分为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A、B、C组孕产妇的术中出血量的数据之间均有显著的数据差异(P<0.05);A组和B组新生儿窒息率之间没有显著数据差异(P>0.05),但均显著大于C组(P<0.05);A、B、C组孕产妇的切口愈合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之间没有显著数据差异(P>0.05),见表1。

表1 3组孕产妇剖腹产手术及术后情况比对

组别例数术中出血量(mL)术后排气时间(d)切口愈合时间(d)新生儿窒息[n(%)]A组46153.5±24.2A22.3±4.840.1±4.35(10.87)B组46180.2±29.6B23.2±5.139.4±3.76(13.04)C组46121.6±21.424.5±4.439.8±3.92(4.35)C

注:A和C组相比,P<0.05;B和C组相比,P<0.05;C和A、B组相比,P<0.05。

3 讨论

有相关研究表明[4],剖宫产时机选择失误可引发产妇大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情况。在崔素娥[5]等人的相关研究中,胎龄为39~40周无引产禁忌症的孕产妇接受引产后可提升其宫缩能力,此时进行剖宫产能保证新生儿应激能力,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并可助益孕产妇子宫下段,减少术中的出血量,指出胎龄对剖宫产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本研究结果发现:A组、B组、C组孕产妇的切口愈合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没有显著数据差异(P>0.05),但A、B、C组孕产妇的术中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以及软产道裂伤等情况是导致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其中子宫切口出血最为常见,而子宫下段形成情况、下段肌层厚度、子宫切口裂伤和子宫血管受损情况等都是决定子宫切口出血量的主要因素[6]。临产6h以上的孕产妇术中出血量显著小于未临产及临产6h内的孕产妇,可能是由于临产时间较长,让产妇子宫下段形成较高的状态,减少胎儿分娩产生裂伤情况,术中对血管有较少的损害,切口裂伤和延伸的发生率小,最终术中出血量较少。而未临产及临产6h内的孕产妇由于子宫下段形成不良或者根本未成形,子宫下段拉伸不够完全,血管多、肌层厚、血运充沛,而使其在胎儿分娩时易引发切口裂伤,进而伤及子宫动静脉网、造成血肿,最终增加术中出血量。尤其是未临产孕产妇,产妇术前没有宫缩,手术中胎儿分娩后产妇子宫平滑肌难以进行收缩,子宫中的螺旋静脉未能得到生理结扎,不能及时让胎盘剥离面的血窦闭合,最终子宫出血量显著增加。本研究中,A组和B组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10.87%、13.04%,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显著大于C组的4.35%(P<0.05)。原因可能为由于未临产及临产6h内孕产妇仅有较小的子宫口开启长度,未能给胎儿以产道挤压,新生儿呼吸道中的羊水没有充足的压力而难以完全挤压排出,进而造成了新生儿窒息情况的发生。此外胎儿血液中儿茶酚胺浓度不足,延长了胎儿肺中羊水的吸收时间,易造成新生儿缺氧。而临产时间充足的产妇会产生规律的宫缩,可刺激胎儿产生肾上腺激素,而胎儿有规律的胸廓起伏让肺泡中有更多的表面活性物质让肺部成熟[7]。

综上所述,临产后6h以上时接受剖宫产的孕产妇术中出血量较少,新生儿窒息率较低,母婴预后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孕产妇出血量胎儿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孕期适度锻炼能够促进胎儿的健康
乡镇卫生院孕产妇保健的现状观察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